APP下载

天津市河东区丽苑小学民族体育花开校园

2019-04-10

天津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课间天津市民族

花样跳绳、顶罐、打花棒、跳竹竿、大板鞋、霸王鞭、投壶、风火轮……这些趣味十足的体育项目,是天津市河东区丽苑小学(以下简称“丽苑小学”)学生多年以来体育锻炼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丽苑小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双主体,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以体育文艺活动为载体,以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特色,充分发挥多年来民族体育项目优势,组织全校师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大课间”活动,为师生营造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体育课、大课间、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阳光体育的热情,打造“阳光教育”特色校园文化。

丽苑小学将民族体育纳入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的推进中,学校积极参加市级、区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不断总结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反复研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把“快乐、主动、健康、发展”作为开展课间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为了使民族体育活动有序进行,在不断完善原有竞技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分年级安排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内容:低年级的孩子好动、爱玩,但身体协调性、肌肉力量较弱,因此为一二年级安排了动作简单易学、极具趣味的顶罐、双飞舞等项目;三四年级的学生进行打花棒、跳竹竿等运动,姿态优美、富于节奏、热烈欢快,有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氛围;到了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则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大板鞋、霸王鞭、抖空竹等难度较高的项目。学校不但根据年龄和年级来分层安排活动项目,还根据季节的变化,对大课间的活动内容进行相应调整。

为了保证民族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丽苑小学全体教职员工从软件、硬件两个层面全面保障活动安全、有效开展,力争做到三个到位:管理到位、人员到位、器材到位。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大课间的民族体育活动当中,学生的大课间也成为了教师的活动时间。在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引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是辅导者和参与者,提高了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了教师这些“大玩伴”的加入,学生开展活动的劲头更足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在大课间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得到进一步增强。

经过几年的发展,丽苑小学“民族体育大课间”活动多次在天津市进行展示、推广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丽苑小学被评为天津市“阳光体育”活动先进学校;在天津市首届阳光体育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曾代表河东区参加天津市少数民族运动会,在板鞋竞速、顶罐和团体接力等项目多次蝉联冠军;学校还连续多年被评为“天津市民族体育活动先进集体”。

丽苑小学以传统体育资源为基础,结合学生特点,积极开展有特色、高水平的民族体育活动,通过制定正确的锻炼目标、科学的锻炼方式、合理的运动负荷,使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学生的欢迎。2008年,学校被授予“天津市民族体育传统学校、天津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等称号,丽苑小学并以此为契机,在课堂创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课间天津市民族
我们的民族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多元民族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