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战略重点与发展方向

2019-01-19

图书馆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评估图书馆服务

柯 平

2017年是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之年,2018年是《公共图书馆法》宣传贯彻之年。评估工作一结束,应《图书与情报》魏志鹏先生邀约,笔者对自2015年1月启动至2017年底基本结束的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回顾与思考[1]。2018年12月在广东图书馆学会年会上,笔者作了关于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后评估时代”的主旨报告,应《图书馆论坛》刘洪先生邀约,将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政府决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1 后评估时代

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适应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环境、新形势和新任务,是图书馆创新驱动的一个动力,是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2]。2018年的3 个事件既给4年一次的公共图书馆评估进行了总结,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又给未来的评估进行了谋划,启动了新的征程。

其一是2018年1月9日,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汇报会在北京召开。时任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副司长白雪华,时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长、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时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陈力,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霍瑞娟,以及第六次全国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组组长、副组长等近30 人参加了会议。白雪华指出:“本次评估工作体现了‘五化’,即专业化、人性化、信息化、规范化、社会化。后续将会加大评估定级结果的应用力度,充分发挥评估中典型的带动和示范效应,同时也要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适时修订评估指标,改革评估方式和评估周期,通过评估提升服务效能、促进事业发展。”[3]

其二是2018年6月1日,在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公共图书馆评估分会场,柯平作了题为《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建设》的报告,总结了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的突出成就,针对评估定级后建设新的评估标准框架,提出了发展走向与初步设想[4]。

其三是2018年8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5],全国2522 个公共图书馆达到三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标准,其中首都图书馆等969 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天津市红桥区图书馆等519 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二级图书馆”,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等1034 个公共图书馆被评为“三级图书馆”。

至此,历时1年多(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终于落下帷幕。我国公共图书馆评估的历史在经历了前5 次评估之后,经过第六次评估全新模式的创新与检验,图书馆评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创造了新的高度和水平,图书馆事业从而进入一个新时代——“后评估时代”。

“后评估时代”是一个高标准的时代。第六次评估定级以崭新的标准为依据,这一标准建立在绩效评估理论和面向未来发展的引领之上,是前所未有的高标准,不仅直接推动了各地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变化,而且对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按照这一时代特征,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做好第六次评估工作总结,总结评估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与亮点,对照评估标准找出存在的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对策;而且要按照评估标准的指导,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发展重点,特别是通过纵向上自身变化与横向上同类图书馆的比较,定标比超,以更高标准谋求新的发展。对尚未达到等级标准的公共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根据评估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加快落实整改措施,帮助尚未上等级图书馆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全面、均衡发展[5]。

“后评估时代”是一个大事业的时代。经过6次评估,公共图书馆已成为涉及文化、信息与知识的一个大事业。在第六次评估即将结束时,迎来2017年11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这成为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公共图书馆法》赋予了公共图书馆承担社会教育职能,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将推动、引导、服务全民阅读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这样,未来的公共图书馆评估必须结合《公共图书馆法》规定的新的定位和要求,促进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特别是全民阅读、文化惠民与体系化的功能。

“后评估时代”是一个新环境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复杂多变的时代,不确定性与日俱增,挑战与风险无时不有,机遇与创新无处不在。

2 依法办馆,提高公共图书馆法治化水平

“后评估时代”以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束为分水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公共图书馆事业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图书馆事业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如果说“前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主要依靠政策管理和标准化管理,那么,“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事业主要依靠法治化管理。《公共图书馆法》成为国家管理图书馆事业的最高依据,适应了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从公共图书馆“法制化”到“法治化”,这是图书馆事业的一个进步、图书馆管理的一个转变。《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没有“法治”词条,对“法制(legalsystem,legality)”词条的解释为两种含义:一是泛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二是特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制度化、法制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这种意义上的法制与民主政治联系密切,即民主是法制的前提,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证。“同民主政治联系在一起的第二种意义上的法制,与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法治’的内涵是一致的。”[6]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李步云、李贵民将法治的一些原则和内容归纳为:一是要有良好的法律,二是法律要有极大的权威,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此外,还包括两项:一是必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二是要有分权,包括司法独立,建立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督制度,反对权力过分集中在少数人手里[7]。法治化作为新概念,是随着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促进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建设,公共图书馆法治化是社会主义文化法治的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说公共图书馆“法制化”是为了建立齐全完备的公共图书馆法律制度,那么,公共图书馆“法治化”就是确立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营造图书馆系统内外的法治环境,在管理上体现法治化思维和图书馆治理。

公共图书馆法治化是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未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大方向,重点任务有6 个方面。

一是加强公共图书馆法律宣传,营造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治环境。要加强《公共图书馆法》的社会宣传,通过媒体、社会工作等多种途径促进公民图书馆法律意识的加强,让公民学法守法,促进读者遵守图书馆规章制度,依法利用图书馆资源,依法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

二是公共图书馆必须确立“依法办馆”的基本原则,树立公共图书馆法律的权威。图书馆从业者要有法治化思维。“所谓法治并不只是法官检察官警察还有廉政公署,也并不只是填写好选票然后轻手轻脚地将其投入票箱,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法治像是人们每天呼吸的空气,像是常人举手投足的教养,像是无处不在的空间,常常无形地溶解在生活点滴里。”[8]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都要严格遵守《公共图书馆法》,以相关法律为依据,形成完备的与法律相配套的各种规章制度。图书馆员工应当加强图书馆法治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图书馆工作中的法律意识。图书馆馆长、书记等所有领导都要努力提高图书馆法治理论水平,提高治理能力,彻底根除图书馆管理中的“人治”现象。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鸿钧认为,人类社会典型的治道有神治、人治、德治和法治等4 种。“用通俗的话讲,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差异在于,法治是遵照规则治理社会,信法不信人;人治是依照个别人的意志管理社会,信人不信法;法治下所有的人都受规则约束,人治下有少数人(至少是个别人)不受规则约束;法治之法以保障民权为宗旨,人治之法以维护特权为目标;法治之法依循民众意志,人治之法跟着领导感觉。”[9]图书馆界要倡导法治,反对人治,避免在图书馆决策中少数人说了算,避免因图书馆馆长的频繁更替扰乱图书馆规划的执行。

三是政府依法加强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理。首先要落实政府责任。时任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张永新说:“《公共图书馆法》对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以法律形式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是承担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责任主体,规定了政府在公共图书馆设施建设、监督考核、制度保障等方面的职责。特别是以强化各级政府的保障职责为核心,对各级政府根据事权和支出责任有效保障公共图书馆提出了要求,从而为监督考核各级地方政府履责情况提供了法律的依据。”[10]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地方公共图书馆条例的制订,加强与法律配套的各种政策制定。实际上,很多地方政府和地方人大没有高度重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依法管理,还是停留在依靠政策管理的水平上,没有将《公共图书馆法》的实施以及配套制度列入具体工作日程,更谈不上执法了。因此,从全国来说实现了“有法可依”,但从地方来说,配套制度很不完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四是加强《公共图书馆法》实施检查,启动《公共图书馆法》修订研究。《公共图书馆法》自2018年1月1日实施以来已1年有余,地方政府应当和地方人大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全国人大、文化和旅游部应当制定实施检查的相关措施,推进《公共图书馆法》的全面实施,调查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监督和反馈机制。《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以后,也会反映法律条款中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其他文化立法一样,受到这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诸方面要素的影响和制约,成为这个特定时代的产物,不免存在某种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理想与现实冲突所无法达到的目标,这便是某些内容尚无法达到社会较高期望值的原因所在,诸如图书馆经费投入的比例、图书馆人员配备的数量、职业资格认证等问题。因此,适时启动《公共图书馆法》修订研究是有必要的。

五是加强地方立法,完善图书馆法律体系。我国20 多年来地方人大通过的图书馆条例先后仅有《深圳经济特区公共图书馆条例(试行)》(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管理条例》(2000年)、《湖北省公共图书馆条例》 (2001年)、《北京市图书馆条例》(2002年)、《四川省公共图书馆条例》(2013年)、《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2014年)6 部,《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条例》等还在起草讨论之中。在这方面,广州走在了前面,在2011年出台全国第一个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立法——《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条例》的基础上,2014年的广州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省会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法规,它以中山大学课题组扎实的立法研究为基础,代表了我国地方性公共图书馆立法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成果[11]。下一步应当以《公共图书馆法》为基准,大力推进地方立法,形成有全国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统一的纲举目张的完整体系。

六是加强公共图书馆法治化理论研究。公共图书馆法治化需要坚实的理论支撑,需要学科理论指导。以往的图书馆法研究,主要是图书馆界的单方面研究,法学和其他学科参与较少。今后需要图书馆学界与法学界共同研讨,解决公共图书馆法治化的科学基础和法学基础问题,提高图书馆立法水平,增强图书馆法律制度的学理性和法理性。除基础理论研究外,还要研究《公共图书馆法》对高校图书馆及其他类型图书馆的影响,研究《公共图书馆法》与相关法律的协同。要加强图书馆法制史研究,加强对世界各国公共图书馆立法跟踪研究。还要呼吁建立图书馆法学学科,构建公共图书馆法治化理论体系,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培养图书馆法治化高级专门人才。

3 科学创新,注重服务品牌滋补

将创新作为一种追赶时髦与作为一种业务要求,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会产生盲目创新、假创新、乱创新等现象,有的图书馆为创新而创新目的在于参加各种评奖,根本不考虑用户是否需要;有的图书馆为走在兄弟馆的前列,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上,结果荒废了基础业务;有的图书馆给部门和馆员很大的创新压力,没有理顺创新与日常工作的关系,这些都导致图书馆服务遭到极大的破坏,实际上在优质服务上起了反作用。创新是一种科学行为,图书馆的任何创新都必须符合图书馆工作与事业发展规律。

“前评估时代”图书馆服务主要追求的是三个方面:一是基本服务活动开展的多样化和读者受益面;二是服务效果和读者满意度;三是服务延伸、服务布局、网点和体系化建设,这些在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中都有体现。如果说“前评估时代”图书馆服务是数量导向,那么“后评估时代”图书馆服务是质量导向。“后评估时代”图书馆服务必须有更高的目标,这就是“服务三化”。

3.1 服务菜单化

经过六次评估,公共图书馆服务活动越来越多,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加上图书馆人的主动创新,在原来的服务基础上,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来吸引读者。然而,很多图书馆说不清到底有多少项服务,没有一个清晰的服务“清单”或服务“菜单”,也不明确新增的服务与以前开展的活动是什么关系。今后图书馆服务应当细分化,建立起服务的逻辑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列表,供读者选择。图书馆服务要从基本服务做起,第一步实现基本服务菜单化,然后进一步实现全部服务菜单化。有了菜单,就应当有每一项服务的数量与质量要求,有相关的服务细则,有相应岗位的详细说明。

公共图书馆标准化虽然提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很好地落实。历次评估推动了文献加工整理的国家标准采用,但服务标准化是一个薄弱环节。全国图书馆标准化委员会做了很多的努力与相关推动工作,国家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出台后,做过大规模的宣传,在服务理念上起到了一些作用。其他一些标准如文化行业标准《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规范》(WH/T71-2015)、《社区图书馆服务规范》(WH/T 73-2016)等没有得到广泛的重视。实际上,由于这些标准没有强制性,很多图书馆没有严格实施这些标准,而发达地区很多先进图书馆在某些方面已超过这些规范的要求,因此呼唤地区标准和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出台。浙江省地方标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DB33/T 2011-2016)结合浙江实际,设定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图书馆服务标准,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建立完善的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区标准、学会标准密切协同的图书馆服务标准体系,并在图书馆服务中得到严格实施,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这些标准也会成为“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评估的重要依据。

按照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图书馆服务应当做到内部的、外部的、交互式等3 个方面的承诺。已有一些图书馆实行了对读者的承诺,但是像“方便读者,简捷高效;讲究卫生,保持安静”这样的承诺显得空洞,而“天天办证,全年开放”这样的承诺也不够明晰。今后图书馆应当在加强对外读者承诺的基础上,加强内部部门和馆员承诺,以及馆员与读者的交互,推动服务的不断改进,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全面实施服务承诺是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

3.2 服务项目化

文化项目给公共图书馆服务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和保障条件,第四次评估和第五次评估都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作为评估的专项,形成了项目推动与评估推动并进的局面[12]。各地也将图书馆服务项目列入文化项目,通过项目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提升改造。文化项目成为“前评估时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一个重点和标志。在“后评估时代”,在已有文化项目继续实施的基础上,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和新兴服务应当申请专项经费,多途径获得立项支持,如馆藏地方文献项目、智慧化服务项目等。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项目化是今后图书馆服务的必然趋势。

项目管理是一个专业领域,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主,按照项目活动程序对项目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目标管理,有任务特定、专人负责、权力集中、方式灵活、计划与控制方法等特点[13]。图书馆的重点项目应当借鉴项目管理的方法,全面实施科学的项目管理。

3.3 服务品牌化

图书馆创新服务要逐渐培育形成品牌,实施品牌管理。第六次评估标准首次在“服务管理与创新”下设立了“服务品牌建设”指标,并在评估标准细则中明确了品牌建设的具体要求:(1)图书馆服务品牌,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者这些要素的组合所构成,它在一定地域内,因具有较高服务品质、辨识度而被读者广泛知晓和认可,它可以是已经注册的服务商标,也可以未予注册;(2)凡图书馆服务品牌者,一般有较为完整的服务模式,有3年以上持续使用的事实;(3)提供每个服务品牌的佐证材料。这对于今后公共图书馆服务品牌化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虽然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评估标准推动下开始有了品牌意识,并努力创新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的图书馆还拿到了国际图书馆创新奖,但是,总体而言,公共图书馆的品牌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却对品牌没有全面的认知,在品牌建设上有不少误区,有的图书馆将全馆的重要服务活动都算作品牌,甚至把刚刚开展的阅读创新服务或大型讲座也看作品牌,存在“重品牌轻建设”现象;认为只要有了影响力就可以成为品牌,忽视了服务的质量和品牌的内涵,把主要精力放在宣传推广上,有的服务品牌只在形式上做文章,做了几年做不下去,没有可持续性,存在“重影响轻内涵”现象;一些图书馆盲目创品牌,没有理论指导,学术研究也跟不上品牌建设需要,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现象。王世伟指出,在公共图书馆追求更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是否拥有服务品牌乃至知名服务品牌已成为衡量一个公共图书馆(或体系)服务能级的重要标志。服务品牌是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资源,也是衡量公共图书馆服务品质和水平的重要标志[14]。他提出的服务品牌7 个度(服务品牌高度的文化、服务品牌深度的内容、服务品牌长度的人才、服务品牌力度的技术、服务品牌宽度的融合、服务品牌广度的覆盖、服务品牌厚度的体系)为品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8年初,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在上海启动公共图书馆创新创意优秀案例评选,笔者作为大赛评委,发现不仅东部发达地区有很多优秀案例,而且在中西部地区也有很多好的案例。例如,贵州省图书馆的“贵图阅读剧场”案例,2017年7月“贵图阅读剧场”在贵州省平坝监狱进行首次展演,服刑人员和监狱管理人员等200 余人观看了演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情节和表演引发了观众的共鸣,许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演出结束后,阅读推广人立即对原作品进行分析解读,使观众进一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引发大家阅读原著的欲望。又如,包头市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案例“妈妈帮”亲子阅读系列活动,在母亲节开展体验妈妈怀胎十月辛苦、母亲节手工制作鲜花送给妈妈等活动。这些案例表明,图书馆要积极培育,经过不断的优化提升,形成服务品牌,创造品牌价值。

一般来说,服务品牌不表明服务的内容,而是展现服务的质量、可信度等。知识管理是将其作为一种智力资本进行管理,“品牌缺少维护和滋补就会失去价值,而滋补品牌的主要方式是作广告或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15]。要加强图书馆服务品牌的管理,除了服务品牌的宣传推广外,还要重视以下问题:评价每一服务品牌具有哪些方面的价值;评价每一服务品牌的读者信赖程度;评价在图书馆同类服务中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性;是否有部门或专人负责品牌管理;是否有相应的制度或办法支持品牌管理。

4 从建设绩效导向转向服务成效导向

在“前评估时代”,图书馆一直重视建设,并逐渐加大服务的比重,从“以建设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在“后评估时代”,图书馆虽然不会放弃建设任务,但已从强调建设的规模和数量转向强调建设的管理,在整个图书馆管理中更加强调全面质量管理(TQM)。所谓卓越绩效(Performance Excellence)模式,就是由美国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和欧洲质量奖等著名质量奖项所体现的一套标准化的全面质量管理实施办法。我国2004年8月发布国家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19580-2004),2012年3月发布修订版。按照鲍德里奇2013-2014年的卓越绩效准则,七大类目分别是“领导”“战略计划”“顾客”“测量、分析和知识管理”“员工”“运营”“结果”[16]。东莞图书馆在我国图书馆界率先实施卓越绩效管理,已经证明卓越绩效模式应用于图书馆的价值。

“后评估时代”的图书馆服务以效能为核心,更强调图书馆服务的效率和效果。《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GB/T28220-2011)将服务效能(Service Efficiency)定义为“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各项资源在满足读者和用户需求中体现的能力和效率”。王世伟等进一步解读为“服务效能是评估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准的重要尺度。服务效能可从多个维度来认知,如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准确率等”[17],将开放和提供服务时间作为展现服务效能的重要指标,而这一指标在历次评估标准中都有体现。

第六次评估以绩效评估理论为理论基础,在“3E”(Economy、Efficiency 和 Effective)理论基础上,增加1 个基于公共图书馆的公众文化属性的Equity,形成由“4E”构成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理论模型[18]。尽管如此,在评估标准设计上,鉴于公共图书馆缺乏绩效意识的现实,绩效指标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正是“后评估时代”的评估标准应当予以解决的问题。

在国际上,图书馆服务的好坏,一般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方面是质量,主要看它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是价值,根据用户利用图书馆服务增加的成效且经过评估方认可的部分来认定[19]。按照国际上图书馆评估从绩效评估发展为成效评估的趋势,未来的公共图书馆评估中需要绩效评估和成效评估双理论指导。按绩效(Performance)评估理论,是要评估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和开展的其他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并评估图书馆为开展这些服务和活动所配置资源的效率,重点是关注图书馆投入与产出及效率。而按成效(Outcome)评估理论,是以图书馆用户为中心来计划和评估图书馆项目或服务,这些项目或服务用以提供解决特定用户需求并设计达到改变用户的目的,重点是关注图书馆服务影响与效果[20]。因此,可以参考ISO《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 (ISO11620:1998;ISO11620:1998/Amd.1:2003)和《电子图书馆服务绩效指标》(ISO/TR20983:2003),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美国ALA《公共图书馆服务成效评估》等,不仅要强化绩效指标,也将适当考虑成效指标。要通过图书馆利用、文献信息使用、文献信息存取和参考服务等具体指标,反映图书馆的输出和价值体现,特别是要证明图书馆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以及图书馆服务对于社会的贡献与重要价值。

5 空间与资源融合转型

在“前评估时代”,图书馆的空间和资源是两个相互依赖且独立的要素,两者发生着数量和规模的变化,但没有根本上的改变。2018年7月15日,笔者在苏州召开的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新环境下图书馆资源重新定义与馆藏质量评价》的报告,提出“空间即资源”的观点,图书馆的空间是一种可开发的资源,空间具有多维价值,图书馆可以围绕新型空间开展服务:学习空间服务、信息空间服务、交流空间服务、表演空间服务、休闲空间服务[21]。

在“后评估时代”,在公共图书馆从传统图书馆到现代复合型图书馆转化的基础上,图书馆的空间与资源将进一步转型。在“前评估时代”,图书馆处于“转型前”,图书馆通常作为一种物理设施存在,文献资源建设是其中的三大支柱(文献资源、服务、管理)之一,空间和资源决定用户;在“后评估时代”,图书馆处于“转型中”和“转型后”,转型后图书馆作为一种空间存在,具有复合、泛在等许多新的特征[22],用户决定空间和资源。空间和资源两大核心要素的转型又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整体转型。

5.1 转型特征一:空间资源一体化

传统图书馆的空间与资源是可以清晰地分离的,空间和资源各自有其独特的功能作用,易于区别和掌握。随着空间的不断变化和资源的不断变化,空间与资源开始融合,并逐渐走向一体化。例如,杭州图书馆近几年发展主题图书馆,已建成了生活、音乐、电影、佛学、科技、运动、盲文、棋院、环保、城市学、健康、自然、国际港、诗歌、艺术、茶文化、法律、李白诗词文化等18 个主题图书馆,就是将空间与特色资源整合的一种创新模式。这样的变化给今后的图书馆评估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评估标准中反映这种变化、指导今后图书馆的空间建设和资源建设是一个重要问题,如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功能重塑、辅助空间的利用率等是否作为新的衡量指标,目的在于推进图书馆转型。

5.2 转型特征二:空间资源从硬化到软化

传统图书馆的空间与资源的突出特征是“硬化”,转型后空间和资源的突出特征是“软化”。具体来说,空间和资源两大要素将从“静态化”向“动态化”转变;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从“固定化”向“不定化”转变;从“可用化”向“体验化”转变。从评估标准而言,第六次评估标准在“图书馆建筑设施保障”下首次提出“功能适用性”指标,这对长期以来只重视建筑的“硬化指标”是一个突破,其设定的4个子项包括符合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图书馆分区与空间合理性、读者服务配套设施齐全、无障碍设施条件健全,都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导向性。然而,仅仅设定馆舍面积、藏书量、新入藏数量等传统的静态指标是不够的,既便增强数字空间和数字资源的比重,也不能从根本上推进图书馆转型,必须加大创新指标,强调动态化指标设计,根据变化的环境和需求提供可塑性的空间和资源,强调读者对空间的体验性和对资源的体验性,这些作为图书馆转型的新要求应当纳入评估范畴。

5.3 转型特征三:空间资源从量到质

在“前评估时代”,空间与资源适应了传统图书馆的要求,图书馆作为“有机体”生长的初级和中级阶段,必然把追求数量和规模放在首位。而到了“后评估时代”,空间和资源必须考虑现代化图书馆的要求,图书馆作为“有机体”生长的高级阶段,必然以质量为中心,实现转型目标。具体来说,空间和资源两大要素将从强调建筑面积转向强调空间富媒体;从强调家具设备和计算机设备总量转向强调图书馆设备和辅助设施的品质;从强调藏书与信息资源总量转向藏书与信息资源质量;从强调馆藏品种转向馆藏特色。从评估标准而言,第六次评估标准开始注意到质的要求和反映质量的指标,除文献资源保障的数量指标外,强调数字资源建设,将有自建数字资源出版、数字资源质量较高等作为加分项,还设定了“数字资源与传统文献的关联揭示”等指标,以导向图书馆建设中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6 重视现代技术应用,促进图书馆智慧化

图书馆从“前评估时代”到“后评估时代”,一直处于现代技术对图书馆的挑战之中,每一次挑战都会带来图书馆的巨大变革。计算机技术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手工劳动和基础业务,将图书馆员从繁重而枯燥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网络技术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业务流程,文献传递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相连,图书馆资源联盟和服务联盟真正建立起来,为资源共享提供了丰富的平台和先进条件。数字技术彻底改变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与服务,资源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数字馆藏和虚拟馆藏成为现实,数字图书馆建设几度掀起高潮。这些看似外部环境特别是技术环境对图书馆的挑战与直接影响,实际是图书馆现代化进程的必然。

正因为如此,第六次评估标准在业务建设中专门设立了“新技术应用”指标,强调应用数字化技术,将馆藏统一数字化揭示平台、图书防盗检测、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智能图书上架、自助借还、24 小时自助图书馆、馆内图书流通动态数据分析能力等作为加分项,其他在服务和管理中也设置了很多与技术应用相关的指标,如服务数据显示度、智能化管理等[23],目的在于通过强化新技术应用促进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转型升级。深圳图书馆一直重视图书馆技术应用,首家全面采用RFID 技术,研制“RFID 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在建设“图书馆之城”过程中,研制推广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整合推出了语音咨询服务平台、深圳文献港APP、三微联动、支付宝服务等多个技术服务平台和联合采编平台[24],在公共图书馆界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2018年6月27日,笔者在长春召开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理论、方法与技术学术研讨会上作了题为《知识服务与图书馆转型》的报告[25],从知识服务的角度提出了“双空间”“双轨制”“双趋势”的环境问题。对应到图书馆,也处于这样一个“双面性”的格局,从“双空间”看,文献交流的虚拟与现实同步;从“双轨制”看,文献载体的纸媒化与数字化同步;从“双趋势”看,文献加工的集成化与碎片化同步。这样的“双面性”有利的一面在于易于实现多样性保护、获取文献更加便捷、有利于文献长期保存,而其带来的问题和弊端在于图书馆的成本迅速增大、图书馆面临的压力增大、文献控制与保障的难度加大,等等。

公共图书馆要应对技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改变,又要保存优秀的传统文化;既要应对传统阅读和全民阅读对纸质文献的需求,又要迎接大数据时代,发展数字资源推进数字阅读。解决图书馆面临的环境复杂性和双面性,以及带来的前所未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压力和困难问题,将是世界级的难题。实践已经证明,仅仅靠发展数字图书馆和复合型图书馆难以解决,发展知识服务和智慧图书馆可能成为新的解决方案。

第一步是实现“体验化”。图书馆应用新技术的目的不仅在于处理图书馆的业务,更在于直接应用于服务,给读者增强技术的获得感。体验技术、体验设备成为图书馆的新宠,新技术体验不断吸引着读者进入图书馆,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亮点,用户教育与数据素养、创新支持与下一代OPAC 系统等将图书馆的体验从低级推向高级,融入到知识服务之中。

第二步是实现“智能化”。通过参考咨询智能化、大数据服务与科技查新升级服务等,特别是加强机器人在图书馆的应用,促进图书馆智能化。2018年元旦,上海图书馆引进第一台机器人馆员——图小灵[26]的举措引起业界关注,成为新一波图书馆机器人浪潮的先声。笔者曾以德国汉堡市公共图书馆虚拟聊天机器人“Ina”为例,提出“虚拟图书馆员”这一新的馆员类型[27],这个时代即将到来。

第三步是实现“智慧化”。虽然人们热议智慧化的图书馆构建或者未来的目标是智慧图书馆,但“智慧图书馆”还只是一个理论上的概念和图书馆界的美好愿景,理论与实践均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没有一个原型,也不能清晰地描述其结构与组件。可以肯定的是,智慧化不能等同于智能化,也不是高级的智能化,智慧图书馆有可能成为图书馆的转型目标。可以预见的是,智慧化和智慧图书馆一定会以智能化和知识服务为基础,图书馆开展的竞争情报服务、决策支持服务、智库服务等高层次服务将为智慧图书馆奠定基础。

在“后评估时代”,公共图书馆将面临更多的复杂的技术挑战。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无需责备图书馆反应不够快速和敏锐,我们要的是一种应当挑战的态度与行动。公共图书馆界重视技术并没有错,但简单的跟踪技术或技术应用是不够的。公共图书馆应当组织起来,开展新技术研发,发展“图书馆科技”。

7 制订情景规划——为“十四五”图书馆战略规划做准备

我国图书馆管理从宏观上来说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战略管理3 个阶段。第六次公共图书馆评估专门列出了指标,直接推动了公共图书馆从科学管理上升到战略管理。“十三五”期间,我国产生了公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两个范例:广州图书馆的《2016-2020年广州图书馆发展规划》和东莞图书馆的《2016-2020 东莞图书馆“十三五”战略规划》[28]。

以往的图书馆科学管理局限于图书馆要素科学化,且以标准化为重要标志,而图书馆战略管理不仅仅从要素化管理上升到体系化管理,强调面向未来,而且建立从制定到实施到评价的科学的规划流程管理,以战略为中心,强调运用规划工具,主要借鉴和采用了组织的战略规划工具。从BAIN & COMPANY公司的系列报告看,战略规划工具在组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9年调查结果中,有10 种工具的使用率超过50%,使用率最高的前3 种工具为战略计划(88.8%)、使命和愿景陈述(85%)、标杆管理(76%);2009年调查结果中,使用率最高的前3 种工具依然是标杆管理(76%)、战略计划(67%)、使命和愿景陈述(65%)。虽然到2013年所有方法的使用率已经低于50%,而且2015年的调查中,前3 位已变成客户关系管理(46%)、标杆管理(44%)、员工敬业度调查(44%),战略计划的使用率下降到44%[29],但战略规划工具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这些变化一方面说明战略规划工具早已得到广泛应用且变为成熟的工具;另一方面说明管理领域新的工具开始受到重视,并可能取代传统工具的地位。

在“后评估时代”,图书馆应当为“十四五”战略规划制订提前谋划,做好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要以传统的工具和方法为基础,积极应用新的工具与方法。以情景规划为先导成为未来战略管理的重点。情景规划(Scenario)是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ning)的先导,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想象过程,规划了组织机构不同的未来路径,这个过程吸纳了不同层面的人员参与;后者是管理工具,是分配资源的过程,相对刻板。Steve O’Connor、Peter Sidorko 撰写的《想象图书馆的未来:图书馆与信息机构情境规划》 (Imagine Your Library’s Future:Scenario Planning for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Organisations)一书,不仅介绍了情景规划的方法,而且将情景规划作为决策工具,作为组织机构发起或准备变革的工具,强调变革的重要性。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近年来图情行业的变革可谓日新月异,这仅仅是开始,与其他行业立竿见影及具有毁灭性的影响相比当然应如此。试想,金融领域,货币币值的波动以及价格可能会立马导致公司的停业甚至倒闭,图书馆行业极少面临这样的威胁。也正是因为如此,让人们相信变革的紧迫性,相信未来更美好是非常困难的。换句话说,由于我们行业一直以来的稳定性导致一定程度的安于现状,这很难建立紧迫感,而恰恰紧迫感的建立对于图情行业至关重要,这也是变革的重要一环。”[30]这应当引起图书馆界的深刻反思,并理解图书馆创新、变革与转型的必要性。

“十三五”还有1年多就将收关。公共图书馆在战略管理上有两大任务:一个是要做好“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检查,总结公共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的成绩与问题,为未来的规划提供借鉴;另一个是要改变以往等到每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局时才开始制订规划的滞后性做法,以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提前考虑未来的战略。公共图书馆要为“十四五”战略规划提前做好情景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围绕核心的驱动力做出情景假设;根据不同的情景假设制定战略(或者应急计划);观察环境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并相应调整战略和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很有可能出现多种情景,这就需要对战略做出较大的调整。由于这种情景规划将具备高度不确定性和关键性的宏观环境因素和变革驱动力进行不同的组合,以此对图书馆所面对的信息环境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科学的分析,这对于制定成功的战略规划特别有用。

8 培育新一代馆员与组织文化

人是影响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秉承“图书馆学五定律”,从以“读者第一”“用户至上”为基本原则,到“一切以用户为中心”为基本理念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图书馆精神和图书馆的价值观。然而,在图书馆强调读者重要性的同时,并没有充分重视馆员的作用与价值,甚至出现轻视馆员价值,或者导致馆员与读者并不平等的管理思维。既使在“用户第一”与“员工第一”的争论中,还是最终放弃了“员工第一”的立场。

在“前评估时代”,图书馆评估标准主要是围绕读者展开的,而对于馆员,只关注整体上的人员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和领导班子结构,提出了员工发表著作和论文的要求,有些过高的要求并不符合实际。第六次评估的一个进步就在于从实际出发,去掉了那些超出馆员能力和千篇一律的过高要求,只在省、市两级图书馆设置了“年员工人均发表论文数量(篇)”指标,“年均出版著作总数(种)”也只是作为省馆的要求。此外,在重视馆员培训数量与质量的同时,设置“员工能力评估”,强调馆员能力提升。特别重要的是,将组织文化作为对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新要求提出来,设置了“使命、愿景与团队建设”和“荣誉体系建设”两个新的指标,激发公共图书馆建立自己的组织文化,以支持图书馆服务。

关于图书馆馆员的重要性,“在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即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的建筑物占5%,信息资料占20%,而图书馆员占75%”[31],这个说法被图书馆界反复引用,却没有文献来源。由于图书馆的发展对图书馆员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有关21世纪图书馆员的文献颇多,笔者也曾撰文提出,21世纪图书馆员除了承担信息加工与管理员、信息检索与咨询员、知识组织员和知识传播员4 个基本角色外,还将承担网络信息导航员、知识资源管理员、数字资源专家、信息素养师4 个新的角色[32]。10 多年过去了,这些已基本实现,数据管理等新的角色已浮出水面。

在“后评估时代”,随着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管理等各要素的变革,特别是图书馆转型的需要,不仅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推动图书馆员的“换代”,新一代馆员呼之欲出。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将馆员发展列入工作日程,重点培育新一代馆员,重新发现和评估馆员价值。

在“后评估时代”,组织文化在图书馆转型中变得更为重要,转型需要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需要组织再造,需要更加深刻的人员与岗位调整,没有良好的组织文化,可能导致变革的障碍乃至转型的失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快速发展,在建筑设施、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网点建设、现代化技术应用等很多方面已经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有些已经超过了发达国家,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也使我们对事业发展的未来充满了自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书馆在经费、人力资源等方面还存在显著的差距,特别是软件建设与管理上整体比较落后,反映在标准建设、图书馆统计、绩效管理、职业认证、战略规划等方面,组织文化建设还没有形成图书馆界的强烈意识与普遍行动。因此,笔者在2017年出版的《图书馆组织文化:CIS、形象设计与文化建设》一书中呼吁,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图书馆业务与管理的迫切需要,必须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图书馆组织文化,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纳入图书馆战略规划,并提到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33]。

猜你喜欢

评估图书馆服务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去图书馆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