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平阳志》探赜
2019-01-19高瑞艳仝建平
高瑞艳 仝建平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中国地方志以起源早、持续久、类型全、数量多而享誉于世界。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一书统计,仅保存至今的宋至民国时期的方志就有8 264种、11万余卷。一般认为,山西地区最早的方志可追溯到魏晋时期的《上党记》,这亦可说明山西修志至少已有1 700余年历史。据统计,山西现存志书约有500种,其中政区志460余种、专业志30余种,而现存最早的山西方志刻本即为洪武《平阳志》。此书发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近年收入《中华再造善本·明代编》影印出版。迄今为止,鲜有对其整理研究者,仅王菡在《山西文献总目提要》中对其写过一篇提要。笔者现就洪武《平阳志》进行初步研究。
1 洪武《平阳志》刻本特点
洪武《平阳志》原书现存三册九卷,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系海内外孤本,2012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洪武《平阳志》残序有记“夫洪武壬戌春三月甲子金华朱□①可谨识。”[1]可知其成书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稍前,大概随后刊行,为明初刻本。对于该志作者的讨论,部分学者认为该志作者是张昌,然据张昌墓志铭考证,张昌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后修《平阳郡图志》,与洪武《平阳志》成书时间不符。故言洪武《平阳志》作者并非张昌,另有其人。原书版框高30.9厘米、宽19.6厘米。天头地脚留白甚多,符合明刻本大气之特色。卷首有署洪武壬戌春三月的残序一篇,每半页8行,行15字,落款为朱□可。正文每半页10行、行18字,注文双行小字。大黑口。双黑对鱼尾,四周双边。中书口鱼尾内标有卷数与页数,下方记有每页刊刻者姓名,但因年代久远,许多字迹已漫漶不清。每卷首行顶格书“平阳志卷第×”,平阳府、临汾县、赵城县、浮山县、翼城县、蒲州于次行空一格题,其余各县亦于首行空一格题各县名称。正文遇讳,如“圣朝”“朝”等提行空一格,遇“御”字提行顶格书。阅其内容,其特点有三。
1.1 三级纲目体例
洪武《平阳志》大致采用三级纲目体。卷一至卷四以平阳府为纲,下设州县、山川、风俗、土产、渠堰、关隘、城壕、陵墓、台榭、寺观、仕官、仙道、人物、驿传等对平阳府及各州县总说。卷五至卷九以临汾、洪洞、赵城、襄陵、太平、浮山、岳阳、曲沃、翼城、汾西、蒲县、蒲州及临晋等为目。每目下又有沿革、乡、里路、公廨、坛墠、坊巷、山川、风俗、土产、渠堰、陵墓、台榭、寺观、人物、仙道、驿传等小目以详述。这种体例,后世志书少见,各州县志单独成书,后汇总成府志,各州县目相同,清新简洁,查阅较为方便。
1.2 记述简洁
洪武《平阳志》记述简洁明了。以临汾县为例,涉及门目有沿革、乡、里路、公廨、坛墠、坊巷、山川、风俗、土产、渠堰、关隘、古迹、陵墓、台榭、寺观、人物、驿传等方面。该志涉及门目较为完备,但具体到某事某物时则寥寥数语。如卫青与羊续的记载,洪武《平阳志》载“汉卫青,字仲卿,平阳人。为大将军,封长平侯。”[1]“羊续,平阳人,为南阳太守。”[1]万历《平阳府志》中记:“卫青,平阳人,本姓正,武帝时拜大夫屡将兵出雁门,云中,伐匈奴,立大功,封长平侯,长子伉不疑登皆封侯。”[2]287“羊续,平阳人,其先七世二千石,祖侵司隶校尉,父孺太常。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至灵帝朝迁南阳太守,恶奢尚俭。府丞尝献生鱼,续受之,而悬于厅,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卒遗言薄敛不受赙,遗诏书褒美之。”[2]288相较万历《平阳府志》,洪武《平阳志》更为简略。
1.3 史料征引丰富
援引史料时,洪武《平阳志》并未一一列举史料来源,但从志书内容上看,征引史料痕迹亦较为明显。经整理,该志所征引史料可分为4类:一是天文地理志,如《尚书禹贡》《汉书天文志》《汉书地理志》《晋地理志》《水经》《太平寰宇记》等;二是历代方志,如《平阳旧志》《平阳志》《(临汾县)旧志》《(洪洞县)旧志》《(浮山县)旧志》等②;三是正史、政书、经书类,如《左传》《春秋》《史记》《汉书》《魏书》《通典》《资治通鉴》等;四是诗类、杂记、小说,如《诗经》、《说苑》、《都城记》、县厅壁记、西严子诗、吕洞宾诗等。这些征引史料仅为现存三册九卷中的部分征引材料,由此可推知,整部洪武《平阳志》在纂修中所征引史料应不在少数,且多为明代以前史料,较为珍贵。
2 洪武《平阳志》的文献价值
洪武《平阳志》是现存最早的山西方志刻本,明清时期除《文渊阁书目》对其有过记载,其余公私藏书目录都未著录该书。因此,洪武《平阳志》原书的保存,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
2.1 史料价值
洪武《平阳志》保留了大量明初平阳府的文献史料。该书“乡里目”“公廨目”“坊巷目”保留明初平阳府地域范围、行政机构及城内分布格局,对研究平阳地区地理沿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古迹目”与“陵墓目”记载了明以前历代平阳府的文物古迹及名人陵墓,除文字记录外,亦在地图上标出古迹、陵墓的位置信息,为后人考古调查与发掘提供线索。
洪武《平阳志》保留山西最早的府县地图。洪武《平阳志》在纂修体例上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府有总图,州县有州县图。三册九卷共保留十四幅地图,即平阳府总图,临汾县、洪洞县、赵城县、襄陵县、太平县、浮山县、岳阳县、曲沃县、翼城县、汾西县、蒲县、蒲州及临晋县各州县地图。以平阳府总图为例,图中包括平阳府及下辖六州二十九县的地理位置分布,包含灵石巡检司、白浪渡巡检司、盐池巡检司在内的17个巡检司的位置分布。州县图中则更为详细具体,含庙宇、公廨、山脉、遗址、先贤陵墓等。这些都为研究明代行政区划变迁、地理位置分布提供了最为直接的研究材料。值得一提的是,在洪洞县图中还出现了石炭窑、铁冶、黑磁窑等手工业生产基地,这也为研究明初平阳地区经济情况提供了史料。
2.2 辑佚价值
洪武《平阳志》成书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文献史料价值珍贵。该书保留许多久已失传的古籍文献,这些史料的保存对后人研究有一定的价值。例如:
(1)《平阳志》
约元代修。明初尚存,后佚。洪武《平阳志》卷五、卷七征引三条。
按《平阳旧志》云:“临汾之见于各州者不一”。[1]
平山,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平水之源出焉。《平阳志》云:“平山即《尚书》所谓壶口,高五里,盘踞一十里。”[1]
本县(浮山县)按《平阳志》云:“尧子丹朱食邑之地。”[1]
(2)《(平阳)郡县志》
明以前修,明初尚存,后佚。
妫汭水,《郡县志》出河东县雷首山[1]。
(3)《(浮山县)旧志》
明以前修,明初尚存,后佚。
[故]郭城,在县南一十里,按《旧志》载神山县故郭[城]是也。后魏书襄陵入擒昌有故郭城,其城南北西三面险绝,唯东面平夷,又曰丹朱邑[1]。
[秦]王岭,在县北四十里。按《旧志》隋末亲王世民从高祖起晋阳,南破宋老生。世民从霍山东分兵诡道,潜行至柏壁,以扼前锋,即此为名。岭有秦王庙[1]。
以上所列旧志,仅为洪武《平阳志》中部分可辑条目。明代以前地方修志情况不甚明确,而洪武《平阳志》中所征引旧志条目恰可证实明代以前山西南部的平阳一带,大概州郡县皆有志。
2.3 校勘价值
(1)史料校勘
汉臣曹参,洪武《平阳志》载其“击魏王于曲阳”[1],万历《平阳府志》记其“击魏王豹于平阳”[2]219。曲阳之地,《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上曲阳,定州恒阳县是。下曲阳载定州鼓城县西五里。”[3]2017平阳之地,即今临汾。《史记》记有高祖二年(前205年),魏王豹反,时任假左丞的曹参“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3]2017后又夺取平阳,尽定魏地。高祖便赐曹参食邑平阳。是故万历《平阳府志》中所说“击魏王豹于平阳”不成立,洪武《平阳志》记载更为准确。
(2)诗文校勘
刘汲,字伯深,南山翁之子,天德三年(1151年)进士。释褐庆州军事判官,入翰林为供奉。自号“西严老人”。有《西严集》传于家[4]。洪武《平阳志》记:
[西]岩子,[姓]刘名汲字伯深。金大定间进士,仕至翰林供奉。当为是县令,有诗云“山城无事早休衙,闲逐东风看落花。行处不教呵唱闹,恐惊林外野人家。”又诗云“故柳长楸倚翠□,水光岚气[袭]人衣。清闲岁月无多事,山简何妨倒载归。”今县北五里下库村有石刻[1]。
成化《山西通志》载其诗文有:
蒲县下库村留题二首
山城无事早休衙,闲逐东风看落花。
行处不教呵唱闹,恐惊林外野人家。
古柳长楸倚翠微,水光岚气袭人衣。
清间岁月无多事,事简何妨倒载归[5]1150。
第二首诗中首句“古柳长楸倚翠微”与“故柳长楸倚翠□”,“故”,《说文解字》释其为“所得而后成也。”《汉语大词典》释有:“原因;事,事情;特指祭祀之类的事;意外的或不幸的事变;事理,法则;指旧的、过去的事物;旧识、旧交;死亡;弑、杀;原来的、旧时的”[6]等意,比照“故”的每个释义,可取“原来的、旧时的”之意以修饰“柳”字。“古”字有“古老的;时代久远的;古旧”之意。结合诗文可知,作者是想表达悠然惬意之心境,“古”字使用不如“故”妥贴。颈句“清间岁月无多事”与“清闲岁月无多事”,此句应是在传抄过程中将“闲”抄成“间”。尾句“事简何妨倒载归”更符合七言绝句平仄要求,但“山简何妨倒载归”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箸白接篱。举手问葛彊,何如并州儿。’高阳池在襄阳,彊是其爱将,并州人也。”[7]山季伦即山简,即西晋名士司徒山涛第五子。山涛酒量很大,传说饮酒八斗才会醉。山简作为其子,饮酒酣畅,醉酒而归。李白《襄阳歌》中还提到:“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如泥。”后人便沿用山公醉、山翁倒载等说来表现醉酒、心醉神往或借代像山公一类高雅之士。此处应指此情此景使作者心醉神往之意,故借“山简倒载”之典来呈现。是以洪武《平阳志》记载此诗更为准确,成化《山西通志》所记可能是传抄错误所致。
3 洪武《平阳志》相关问题考述
洪武《平阳志》以残本存世,无作者、无题跋、无完整序文,置留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明清地方志书对平阳府在战国时期建置记载分歧很大,洪武《平阳志》作为现存最早的山西方志刻本,亦有其参考价值。现将相关问题考证如下。
3.1 平阳府在战国时期的建置
洪武《平阳志》记平阳府“战国属韩,后属赵。”[1]但在万历《平阳府志》中却有平阳“在春秋时实晋大夫韩康子邑也。文公又十六传至靖公,为其大夫韩赵魏三家所灭,共分晋地。魏侯都安邑,其地属魏。”[2]55两志关于平阳府在战国时期的建置问题有着明显分歧,孰是孰非,需谨慎考证。查目前已出版的明清《山西通志》、明清《平阳府志》、民国《临汾县志》及《大明一统志》中关于春秋战国时平阳地区建置沿革的记载,主要有以下说法③。
(1)平阳府“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有此记载的主要是洪武《平阳志》“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1]与《大明一统志》“平阳……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8]
(2)平阳府“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嘉靖《山西通志》载“春秋时,实晋大夫韩康子食邑也,后三家分晋,而魏都安邑,其地又属魏。”[9]万历《山西通志》记“而平阳在春秋时实晋大夫韩康子邑也,后三家分晋,而魏都安邑,其地又属魏。”[10]康熙《山西通志》有“春秋时,韩康子食邑。后三家分晋,而魏都安邑,其地又属魏。”[11]雍正《山西通志》“春秋属晋。战国属魏。”[12]光绪《山西通志》“春秋属晋,后属韩氏。战国属魏。”[13]万历《平阳府志》“而平阳在春秋时实晋大夫韩康子邑也。文公又十六传至靖公为其大夫韩赵魏三家所灭共分晋地,魏侯都安邑,其地属魏。”[2]55康熙《平阳府志》记“《文献通考》:晋州古尧舜之都,所谓平阳也。春秋时属晋,战国属魏,秦属河东郡。”[14]民国《临汾县志》载“韩康子食邑,魏都安邑,取平阳,于是平阳又属魏。”[15]
(3)平阳府“战国属魏,后属赵”。成化《山西通志》记“(平阳)唐尧都畿之地,春秋属晋,战国属魏,后属赵。”[5]7
按:春秋时韩贞子从韩原徙居平阳,并在此定居。三家分晋后,韩以平阳为都,直至韩武子(公元前424—前409年在位)时将都城迁至阳翟。因此,战国前期,平阳属韩毋庸置疑。故而上述三种观点可并为两种,即“平阳属魏说”与“平阳属赵说”。现考辨如下:①平阳属魏说。一说“魏都安邑”后,其地属魏。依史书所载,魏都安邑期间(?—公元前339年),韩都平阳,又将都城迁至阳翟,后迁至郑。按“魏都安邑,其地属魏”,“平阳属魏”之说应在韩迁都阳翟之后、魏迁都大梁之前。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形成三晋联盟,多次以联盟形式一致对外。《史记·魏世家》记:“七年,伐齐,至桑丘。九年,翟败我于浍。使吴起伐齐,至灵丘。”[3]1842《史记·赵世家》亦有“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3]1798又“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于中人。”[3]1799甚至在魏国迁都后,三家亦有合作。“五年,与韩会宅阳。……十四年,与赵会鄗。”[3]1844《史记·赵世家》记“二十四年,魏归我邯郸,与魏盟漳水上。”[3]1801因而在魏国迁都大梁之前,韩、赵、魏三家形成利益共同体,魏断不可能在韩迁都后随即占领韩之旧都(对比秦以平阳威胁韩,韩故事秦),破坏三家联盟。故平阳属魏可能性不大。另据《国策地名考》引《竹书纪年》所云:“梁惠成王二十九年,齐田盼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16]192《国策地名考》认为该平阳“此本卫地,战国时属魏,距今长垣县约百里。即策文所指也。或云即鲁之南平阳,固远不相涉。”[16]192“长垣县”即今河南省长垣市。综上,魏迁都之前,平阳属魏可能性不大;而“魏之平阳”更可能是指原卫国之平阳,后属魏地,并非“尧都平阳”。②平阳属赵说。此说法多因《史记·赵世家》中有“赵之平阳”之记载。据《史记》卷六载:“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3]232然《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平阳故城在相州临漳县西二十五里。”又云:“平阳,战国时属韩,后属赵。”“(武城)即贝州武城县外城是也。七国时赵邑。”[3]232即攻平阳,后又平定平阳及武城,这说明二城相距不远。若此处为尧都平阳,武城位于今邢台市武城县西北部,二者相距约有五百多公里。若取《括地志》所释,平阳位于相州临漳县西二十五里,与武城相距二百多公里。尧都平阳与相州平阳,二者相较,后者可能性更大。《国策地名考》对“赵之平阳”记载有“案此平阳即在邺城县,魏郡邺城有平阳城。……今临漳县西二十五里,有平阳城,距邺五里。”[16]159邺城位于相州临漳县西南二十五里之地,其中隔平阳之故城。故“赵之平阳”应是相州临漳县(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附近的平阳,而非“尧都平阳”。《太平寰宇记》以平阳战国时曾属赵,云:“晋州平阳县,今理临汾县。禹贡冀州之域,星分参宿。尧舜所都平阳即此地。书谓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亦此地也。春秋属晋,战国属韩,后属赵。”[17]按《括地志》所云,平阳故城“战国属韩,后属赵”,故而笔者推断《太平寰宇记》在纂修时误以平阳故城为晋州平阳县,引用其“战国属韩,后属赵”之说,实则有误。而洪武《平阳志》与《大明一统志》记载与《太平寰宇记》相似,亦采用此种错误记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洪武《平阳志》的整体价值。③平阳属韩说。依据李晓杰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先秦卷》中载“王安九年(前230),秦灭韩,至迟此时平阳属秦。”[18]《史记·韩世家》记:“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3]1866这说明,在战国初期平阳为韩县。后景侯六年(前403),韩将都城迁至阳翟。公元前375年,韩灭郑后,将都城迁至郑。乃至此时,平阳仍属韩。《战国策》卷三十记有“秦正告韩曰:我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日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韩氏为宜然,故事秦。”[19]秦用韩国大县相威胁,以达到合纵连横之目的。宜阳、平阳为韩之大县,郑为其国都。乃至公元前307年,秦破宜阳,“而韩犹复事秦,以先王墓在平阳。”[3]1726另,出土战国时韩国的钱币有“平阳”方足布[20],这亦可证明战国时平阳属韩直至韩被秦亡而属秦。故笔者认为平阳“春秋属晋,战国属韩”的可能性最大。
综上所述,战国时,韩继尧后都于平阳。但在其战略目标转移后,将都城迁至阳翟,后徙至郑。正因如此,平阳建置归属出现分歧。然经考证,史书、地理志等所记“魏之平阳”本卫县,后属魏,在今河南省长垣市附近;“赵之平阳”实为今河北省临漳县附近。而据史实及考古资料推断,战国时期,平阳在失去都城功能后,一直作为韩之封县存在,直至韩被秦亡而属秦。
3.2 洪武《平阳志》卷数
洪武《平阳志》现存三册九卷,据王菡在《山西文献总目提要》中推断,洪武《平阳志》“全志三十余卷”。洪武时期,平阳府所辖一府六州二十九县,在现存的三册九卷中涉及到一府一州十二县的记载,换言之,在亡佚卷中应还有五州十七县的记载。洪武《平阳志》卷一至卷四为平阳府总说;卷五,临汾县、洪洞县;卷六,赵城县、襄陵县、太平县;卷七,浮山县、岳阳县、曲沃县;卷八,翼城县、汾西县、蒲县;卷九,蒲州及临晋县。由现存九卷内容可知,每卷最少包含两县或一州一县的记载,具体依照各县(州)的内容多少而定。由此可推,其余五州十七县,若以每卷含两县或一县一州,那亡佚卷至多十一卷。因此,洪武《平阳志》最多二十卷。且据《文渊阁书目》卷十九“旧志”所记“平阳志,四册”,按现有三册九卷推断,洪武《平阳志》可能不到二十卷,更遑论三十余卷。
4 结语
洪武《平阳志》作为山西现存最早的志书刻本,其价值毋庸置疑。该志全文采用三级纲目体例,涉及门目繁多,设计清新简洁,方便读者查阅;志书文字记述比较简略;史料引用非常丰富,粗略统计残本九卷所征引史料20种以上。且保存最早的平阳府地图十四幅,亦可为研究明代平阳府地理、行政分布等提供最直接的史料。洪武《平阳志》编纂时间早,其所征引明代以前史料得以保留,如明以前平阳府旧方志在洪武《平阳志》中辑出8种。其资料丰富,有一定的校勘和辑佚价值。但洪武《平阳志》亦存在问题亟需解决,平阳府战国建置各志书记载出现分歧,经考证平阳战国属韩可能性最大;洪武《平阳志》现存三册九卷内容,按《文渊阁书目》所记及现存内容推断,原书可能仅有四册,不到二十卷。
注释:
① 志书中漫漶不清、无法识别之字用“□”代替;可据上下文推知,用“[补]”表示所补之字。
② 洪武《平阳志》中所引旧志、图经多以旧志、郡县志、图经等命名,笔者此处采用刘纬毅在《山西方志概述》中对洪武《平阳志》中征引方志的命名。
③ 需明确各史书对平阳府战国时期建置沿革的记载,仅是指平阳府府治所在地之沿革,不包含其下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