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

2019-01-19肖红凌

图书馆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贫困地区流动

肖红凌

流动图书馆因投资少、见效快、灵活性强,能够补充图书馆固定设施的不足,增进对边远地区的覆盖,被视为文化扶贫和贫困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脱贫攻坚大局、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任务;应构建固定设施、流动设施和数字设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设施网络体系,研发配备新型集成化、便携式、多功能流动文化服务设施装备,转变流动服务观念,丰富流动服务内容,创新流动服务方式,逐步实现流动服务常态化,让基层、农村群众通过流动服务也能享受到内容优质、形式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已有不短的时间,其成效关系到贫困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否健全、贫困地区民众文化权益是否得到保障,为此,本研究试图回答:其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未来应如何发展?

《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这样定义流动图书馆:是远离固定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方式,是利用某种运输工具装备起来的图书馆,可以任意移动,定期将图书送至各个工矿企业、机关、农场、学校、居民点,开展图书借阅工作,举办群众性的图书宣传活动[1]。在国际上,流动图书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流动图书馆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地为读者送书上门或在交通不便的地方设置的图书流动站中办理借阅业务等,又称流动图书站;狭义的流动图书馆专指汽车图书馆(Bookautomobile)[2]。在本研究中,依据《“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是指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图书流通服务点和汽车图书馆。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和电话访谈法等,全面收集涉及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政策法规、研究文献和案例资料,探讨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之道。鉴于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伴随着我国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始于21世纪初,故将资料收集时间界定为2000年至今。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只是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点,也不是学术研究热点,相关材料不多,也很分散,本研究的一个难点是完整地收集相关资料。为此,资料收集采取如下策略:

(1)将检索范围扩大到贫困地区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基层图书馆、农村图书馆、信息贫困等领域,再从检索结果中筛选出涉及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的内容。

(2)对政策法规收集,2019年4月6~7日,通过中央人民政府网、文化和旅游部网等网站搜集到26部相关政策法规,探寻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政策法规依据。

(3)对实践案例收集,2019年4月9日~5月29日,对黑龙江流动图书馆、宝鸡市流动图书馆等典型案例,首先进行文献调研和网站调研,了解基本情况;随后进行电话访谈,访谈对象包括相关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共6 人,访谈总时长逾300分钟,主题包括但不限于建设主体、管理主体、运行情况、存在问题等;最后整理访谈内容,按照上述主题进行归类。

(4)研究文献收集涉及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和著作。在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收集上,2019年6月3~6日,在CNKI中检索到相关文献104篇,其中博硕士论文和会议文献10篇。在著作收集上,2019年6月10日,以“流动图书馆”为任意词,通过国家图书馆书目数据库、广州图书馆书目数据库、云晟文创智能采访管理系统检索到的图书相关度小;扩大检索范围,以“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图书馆服务体系”等为任意词再次检索,获得含有相关内容专著4部。

2 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现状

2.1 纳入政策法规

涉及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的政策法规共26部,其中政策23部、法规3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制定主体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法制办等、文化部、国家民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新出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务院扶贫办等,文化部颁布最多。在实施地域上,80%属于全国性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文化科技发展(创新)规划、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而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只有《“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从文本内容看,国家认识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流动服务是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决策呈现出一条清晰的轨迹:最初是单体流动图书馆,随后纳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后作为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组成部分;而“十三五”时期的思路是:构建固定设施、流动设施和数字设施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设施网络体系,体现开放、立体、实用、高效的设施建设新理念,以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跨越式发展。

政策法规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展现了国家对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的重视。但从实践来看,发展策略、财政支持、技术手段等规定具有一定的粗线条特征,约束力较弱,未来需要配套实施细则,强化政策执行的刚性约束。

2.2 嵌入相关研究

虽然与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相关的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多达104篇,著作也有4种,但并没有1篇文献或1部著作以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尽管相关研究只是或多或少涉及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但实际上这些研究对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也有所助益。在专著中,《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讨论了欠发达地区图书馆建设主体、管理层级、运行模式等[3];《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研究:全覆盖目标下的选择》认为由经济能力较弱的基层政府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即使全覆盖,也难以实现均等,应建立由总分馆、流动图书车、流通借阅点等构成的服务设施体系[4];《贫困地区公共阅读研究》认为贫困地区公共阅读资源应建立流转机制,建设由总馆、分馆和流动服务点组成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5];《西藏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与服务体系建设》认为政府主导、标准化、规范化等策略适用于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6],这些研究对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均具有指导意义。在期刊文献、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方面,研究主题包括:分析流动图书馆发展脉络[7-8],探讨贫困地区公共文发展策略[9-10],分析广大基层图书馆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11-15],研究信息贫困和数字贫困[16],这些研究对从全局视野建设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具有启迪意义。整体而言,目前对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的研究非常贫弱,需要专门开展基础研究和专题探讨。

2.3 流动图书馆有所发展但未普及

流动图书馆虽然是贫困地区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和文化扶贫的抓手,国家也进行扶持,但目前的建设责任主要落在贫困地区,广大贫困地区财政困难、资源贫乏,图书馆固定设施建设已非常不易,流动图书馆建设更难顾及,导致流动图书馆并未在贫困地区普及,其服务效益与民众需求存在巨大的落差。截至2016年,多数基层图书馆未配备流动图书车,不具备流动服务能力;而在配置了流动图书车的地区,海南通过流动图书车服务的人次占总服务人次3.6%,外借图书册次占总外借册次6.4%,甘肃通过流动图书车服务的人次占总服务人次5.4%,外借图书册次占总外借册次9%①。尽管如此,仍然出现了一些成果。比如,贵州2008年启动流动图书馆项目,以省馆为龙头、县馆为支撑,形成辐射乡村的网络[17];2018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阿佳讲故事”团队联合志愿者,赴拉孜县、班戈县等地开展“阿佳讲故事走进牧家”“优秀数字文化进寺院”等流动服务②。下文介绍几个代表性案例,能一窥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现状。

(1)黑龙江流动图书馆。黑龙江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18],这些地区的很多民众在阅读上可谓嗷嗷待哺。为此,2007年黑龙江省图书馆牵头启动“全省流动图书馆工程”[19],在贫困县图书馆、边防部队、边境农场、林业局(场)等建立79个流动分馆、73个数字分馆、28个流动站③;为强化流通和循环,将分馆按地域划分成7 个组,组内配送图书不重复,每年进行组内流动[20]。截至2018年,流动分馆累计配送图书619,258册、流通图书1,007,619册次③。

(2)宝鸡市流动图书馆。陕西省宝鸡市2011年获批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宝鸡市图书馆提出“馆点线制”构想,强化流动图书馆建设,旨在实现图书馆标准化服务项目的动态流转和循环配置[21]。宝鸡市政府配置流动图书车,但运行经费匮乏,未能按照预设的标准化配送线路进行集约化管理和集团化运营。尽管如此,宝鸡市馆及县(区)馆尽最大努力开展了流动图书馆服务,比如每周在社区、学校、公园等流通服务点开展服务④。

(3)“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宋庆龄基金会1987年设立该项目,在贫困地区建立乡村流动图书网点和学校图书室,流动图书车定期巡回送书,一般1年2次,曾在贵州、四川、甘肃等省份的贫困地区建立22所儿童流动图书馆,受益儿童153余万⑤。以甘肃省张掖市为例,1996年成立张掖市儿童流动图书馆,以市馆儿童阅览室为中心馆,配置1辆流动图书车,流动书箱和桌椅,以及15万册书,在23所乡中心小学设置流动点,2002年流动图书近60万册次,覆盖4万多位乡村儿童;也举办阅读活动,曾获得第四届“曙光杯”全国小学生征文大赛最佳组织奖。项目合作结束后,儿童流动图书馆陷入停滞状态,由于多数流动点设在贫困地区的学校,张掖市图书馆会在开展“三下乡”等活动时查看流动点,避免图书资源等流失⑥。

(4)金寨县图书馆流动服务。1990年安徽省金寨县图书馆争取到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项目实施4年,共在27个农村中小学设立流动图书服务点,共配送书籍3.4 万多册⑦[22]。2013年金寨县图书馆作为安徽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一体化建设试点单位,构建以县馆为总馆、乡镇文化站图书室为分馆、村农家书屋为服务点、流动图书服务点和流动图书车为补充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014年启动流动图书服务点建设,获文化部配送1辆流动图书车。截至2015年,建立乡镇分馆23个,村服务点231个,村校、部队、监狱等服务点16个;年新增图书10万册,每个服务点流转图书2次,每次流转新书逾200册、期刊20种[23]。

3 讨论

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政策法规日趋完善,业界践行普遍均等全覆盖理念。总体而言,各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3.1 共性

(1)专业服务,效益显著。已开展流动服务的贫困地区图书馆基本都能提供专业服务,效益显著。一是流动图书馆均以区域内资源相对丰富、专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经费相对较多的馆为龙头,通过流动图书馆带动其他图书馆(室),共享资源,协同服务,流动图书馆是贫困地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已成为业界和社会共识。二是流动图书馆可以满足边远地区群众的近距离阅读需求,能培养阅读风气,提升图书馆服务覆盖率和均等化。三是无论是省政府投入经费的贵州流动图书馆,还是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的黑龙江流动图书馆,抑或是与基金会合作的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都突破了一级图书馆只有唯一一个建设主体的体制,实现了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四是流动图书馆建设成本比固定图书馆低,实行扁平化管理和一体化运营,能实现低投入高产出。五是能提升馆员素养。流动图书馆馆员通过为贫困地区群众提供服务,往往能获得职业荣誉感;而当地图书馆馆员在与流动图书馆馆员共同服务过程中,能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亦能提高服务技能。不少图书馆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坚持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或在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资助结束后想办法维持服务,与此密切相关。

(2)保障缺失,规范较弱。从目前情况看,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多采用项目制。有些地区有比较完善的规划,但由于保障缺失而无法完全实施,如宝鸡市流动图书馆。有些地区甚至未能立项,以延伸服务形式开展活动,如西藏流动文化服务。黑龙江流动图书馆开展10余年,完全靠利用政策法规和项目争取经费。缺乏制度保障,仅仅采用项目制,导致流动图书馆发展很不稳定。此外,流动图书馆从建设定位、运营模式、评估考核到具体业务,缺乏较强的规范性,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3.2 差异

(1)建设主体不同。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主体是设置经费、人员经费、文献与设备购置经费以及运行经费的基本来源[12]。建设主体的意识和支付能力决定了各地的支持力度不同。各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主体往往不同。黑龙江流动图书馆经费来自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建设示范省、国家公共文化云应用等专项,中央政府是实质的建设主体。宝鸡市流动图书馆属于国家级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子项目,当地政府是主要的建设主体。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宋庆龄基金会设立,它们是建设主体。中央资助项目、贫困地区政府和非盈利组织投资流动图书馆,往往缺乏持续性和稳定性。

(2)管理主体不同。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的管理主体各不相同。比如,黑龙江省图书馆作为黑龙江流动图书馆建设主体,委托地市馆对所辖分馆进行工作指导、业务培训与年度考核;宝鸡市馆负责全市流动图书馆管理和运营;宋庆龄基金会负责儿童图书馆项目管理和运营。不同管理主体实施不同的管理方式,导致管理模式、运营方式、服务效能、考核机制各不相同。

(3)覆盖层级不同。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差异导致服务区域和覆盖层次不同。黑龙江流动图书馆覆盖地域是全省边疆地区、边境农场、林场、边防部队、哨所等。贵州省流动图书馆辐射全省乡村。宝鸡市流动图书馆原计划覆盖市―县(区)―乡镇―村,但受人力、财力、交通等限制,只能在局部地区开展服务。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面向全国贫困地区儿童,覆盖面曾达到20个省份贫困地区乡村,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寥寥无几。

3.3 艰巨

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已成体系,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本模式是:市馆作为中心馆,县(区)馆实行总分馆制,配置自助图书馆、流动图书车,构成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但广大贫困地区的图书馆,一方面近年虽然地方政府努力投资,但欠账多、基础弱,加上地方财力有限,仍然普遍缺乏建设保障,离规范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路途遥远[12];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往往地广人稀,山高路远,普遍布局固定图书馆网络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服务成本高昂,服务效能不高。但是,在贫困地区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馆员们最深的感触是越往基层,群众需求越强烈。从国内外实践看,流动图书馆是服务偏远地区的最优选择之一,这正是政策法规要求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的根本原因。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流动图书馆,并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这个任务非常艰巨,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大投入;也需要社会各界关注,积极参与建设;还需要业界探索和学界研究,提供实践经验和学术支撑。

4 发展策略

基于贫困地区财力逐级减弱现实,以及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经验和教训,本研究建议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发展策略。各级政府应积极作为,根据各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以及流动图书馆建设目标,一方面推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将建设主体上移到合适的层级。

4.1 强化制度保障

近年财力较强的上级政府开始主动分担基层图书馆建设责任,但这种责任没有制度化,上级政府的参与具有不彻底性和非稳定性。《公共图书馆法》《“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为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因此应加强制度保障。第一,各贫困地区由省馆牵头,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各层级图书馆实际,推动出台贫困地区图书馆建设管理政策法规,确立流动图书馆制度。第二,公共图书馆界发挥行业力量,推动建立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政策法规的落实机制。第三,贫困地区图书馆应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保障。

4.2 上移建设主体

确定了图书馆建设主体,意味着就确定了设置经费、人员经费、文献与设备购置经费、运行经费的基本来源[24],这对保障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发展具有根本性作用。将建设主体从财力薄弱的本级政府上移至财力和协调力较强的更高级别的政府层级,能打破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体制障碍。

(1)省级财政较好的地区,采取“省级政府+当地政府”模式,由省级财政承担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大部分经费,贫困地区市县财政负责小部分经费。

(2)省级财政较弱的地区,采取“中央政府+当地政府”模式。《公共图书馆法》第7条规定国家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央财政可通过转移支付形式,承担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主要经费。同样,贫困地区市县财政承担流动图书馆小部分经费。

《公共图书馆法》第4 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政府预算,并及时、足额拨付。贫困地区市县财政承担流动图书馆部分经费,这是履行地方政府责任的体现,也是增强地方政府图书馆意识的手段。

(3)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社会力量是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但要吸取儿童流动图书馆项目等经验教训。社会力量参与,应由政府作为共同建设主体,纳入贫困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统筹规划。

4.3 推行专业管理

(1)省级文化主管部门可委托省馆作为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管理主体,这是实行专业化管理的一个选择。省馆具有面向全省开展业务辅导的职能,也具备专业管理能力,能够承担起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管理职责。法国设有省外借中心图书馆,利用汽车图书馆为乡村服务点提供服务,阿尔岱什省外借中心图书馆的汽车图书馆每年穿梭230个驿站,提供100多万人次外借服务,还负责志愿者培训、阅读推广[25]。

(2)探索行业管理,以推动包括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在内的全国流动图书馆建设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中国图书馆学会可以设立流动图书馆专业委员会,承担行业管理责任。美国设立了流动图书车及延伸服务协会(Association of Bookmobile & Outreach Services),制定管理标准,设立流动图书馆日[26]。

4.4 深化专业服务

(1)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流动图书馆虽然体量小,但面向的是贫困地区的多类型读者,应挖掘自身的人文和空间价值,打造成涵盖图书借阅、休闲娱乐、信息交流、技术普及等功能的文化服务平台。一是阅读服务转型。贫困地区群众的阅读需求包括娱乐性和发展性两类。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贫困地区以满足增长才干、实现自我等为价值追求的发展性需求,以及提升生活品质的高层次娱乐信息需求呈上升趋势,流动图书馆阅读服务应顺应新型需求进行转型,比如将产业信息、体育娱乐信息纳入服务内容[27-28]。二是开展阅读推广。流动图书馆在调研服务地区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举办兼具文化性和娱乐性的阅读推广活动。三是信息素养教育。信息贫困在贫困地区非常明显,流动图书馆可以助力贫困地区跨越数字鸿沟。四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和老人多,可发动志愿者进行帮扶。五是服务手段现代化。顺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既可以将固定图书馆的现代服务手段应用于流动图书馆,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总馆和服务点,开展参考咨询、数字阅读、线上培训等。

(2)服务设计科学化。贫困地区往往很偏僻,用户非常分散,流动图书车在路线、地点和时间安排上需要科学化。比如,面向农业劳动者,选择农闲时节;面向学生,选择假期。此外,流动图书车作为图书馆与大众沟通的方式[29],需要通盘考虑安全性、易用性、舒适性、亲和力。在安全上,流动图书车必须遵守《WH/T 76-2016流动图书车车载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以适应贫困地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在精致服务上,可以设立专题流动图书车。法国设立了富有特色的婴幼流动图书馆、艺术流动图书馆、音像流动图书馆,以及为老人服务的蓝色文化图书流动车,每辆流动图书车赋予诗意名字,成为一道道风景线[25]。空间设计应关照用户需求。法国塞纳-马恩省婴幼流动图书车分为两个部分:后半部分靠壁是两排矮小的凳子,地板铺上地毯,便于孩子在车厢内享受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图书;前半部分是特制盘子,装满图书,布置了适宜的阅读空间[25]。日本大阪市街角号汽车图书馆排列图书时,特意将儿童读物排在车内架上,成人读物则排列在外侧,打开汽车左边的门,成人站在车外就可以选择图书;为方便残疾读者,车的尾部专门设计可供轮椅上下的通道[30]。

4.5 开展科学考评

为推动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吸纳图书馆业界和学界专家、资深图书馆馆员、流动图书馆用户、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建立考评小组。考评小组应有科学的考评机制,坚持周期性考评。考评小组既要科学考评建设主体,也要科学考评管理主体,更要分析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发展问题、原因和发展思路。有理由相信,在建设主体明确化、管理专业化、经费保障化、资源多样化、服务专业化、考评科学化框架下,贫困地区流动图书馆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贫困地区民众的阅读权利,助力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注释

①根据《中国图书馆年鉴2017》统计资料,以及2016年各地公共图书馆基本情况数据计算得出。

②相关报道见:http://m.xinhuanet.com/xz/2018-06/04/c_137228989.htm。

③数据由黑龙江省图书馆资源共享部负责人提供。

④资料来自对宝鸡市图书馆负责人的电话访谈。

⑤资料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项目第四周期各地工作总结会议资料汇编(1996)。

⑥资料来自对张掖市图书馆该项目参与人的电话访谈。

⑦部分资料来自对金寨县图书馆原馆长吴建国先生的电话访谈。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贫困地区流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流动的光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