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能力培训的必要性

2019-01-19于大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4期
关键词:全民技能培训

于大君

266061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

社会大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许多意外事件。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1]。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呈日益上升趋势,青少年已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2],逐步成为青少年第1、2 位死因。如果能进行有效地现场救护,则可大大提高医院急救成功率和疾病的治愈率,大大降低死亡率。

现 状

目前,有许多针对大学生急救认知能力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大学生的急救知识现状及需求。向希等[3]通过对337 名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整体抽样,利用自设急救知识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意外事故损伤急救、心肺复苏处于较低水平,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急救知识水平。张军根等对浙江26 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急救能力自我评价与实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大学生急救知识、急救技能薄弱,对一些基本的急救技能如止血、搬运、外伤固定等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心肺复苏、脊柱外伤的搬运、脚扭伤的紧急处理等急救技能的客观测评正确率低。李秀华等[4]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240 名大学生进调查,从所有被调查学生对急救复苏知识的掌握程度看,许多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的欠缺,并对医学类学生和非医学类学生做出横向比较,有少数非医学专业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还应该着重加强非医学专业学生对急救意识的培养。罗江辰等[5]的研究发现,对意外情况发生呼叫急救电话,所有被调查的大学生几乎都能清楚的报出3 个应急电话110、120、119,但是对于112、122 等救援电话几乎想不到。在调查的内容中,被调查大学生对局部挫伤、拉伤的急救处理回答正确率最高,可能与学生在平时肌肉拉伤或挫伤的发生率较高,了解了一些预防和急救的方法有关系。从目前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急救技能的需求与兴趣非常高,可以看出在校学生对掌握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医疗知识和急救技能很差,施救意愿低下。

目前国内仅有少部分高校开展了学生的急救技能培训[6]。即使开展急救技能培训的高校大部分缺乏相关师资和统一教材,培训内容不完整、不规范,受训学生数量低。这是大学生急救技能弱的主要原因。高校开展急救技能培训主要缺少资金与师资队伍。

掌握急救知识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国民的急救能力,公民的急救水平可以用来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7]。最早开始对在校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培训的是1960年的挪威[8],以后各个国家陆续开始了对学生的相关培训。德国设立全民救护日;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要求高危岗位如煤矿、天然气等必须考核急救;美国的大学生把急救培训作为一项考试科目,高中入学开始就要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进行自救。有些外企要求应聘者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一些国家还把急救知识能力作为考取驾照的必备条件。

思考与对策

国外院前急救队伍的主体是非医务人员,而我国院前急救工作主要是由专业医护人员完成的[9-10]。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现场救护,可以大大提高医院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对于如何提高全民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许多学者都对此表示关注[11],希望加强大学生的急救技能培训。在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对新知识的掌握更加迅速准确,掌握有效的现场救护知识,不但可以在突发事件中充当急救先锋,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救护,还可以利用知识传播载体的作用,将急救的意识传承下去。

大学生获得急救知识的途径多样,绝大部分来源于非专业性老师、家长、朋友以及一些网络视频、电视、广告等,因此会造成急救知识误导。专业规范化培训主要是在大学期间获得,但现状是参加过急救技能培训的大学生数量少、累计培训次数更少;培训老师的身份、培训形式和学校重视程度是大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大学生中普及现场急救知识,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树立急救意识,让学生理解,急救应该是全民掌握的一项技能,不能仅仅依靠医学人员。从国家层面,建议加强对媒体和培训机构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统一规范的高校急救培训考核评估体系;并在社会各基层组织积极开展现场急救宣传活动,开设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讲座。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广播、传单、社团等对大学生普及急救知识;如果有条件可以开设现场急救相关课程,把急救培训作为一门必修课。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开拓者,大学生急救能力的提高,会使全民的急救水平会得到普遍的提高。

猜你喜欢

全民技能培训
全民·爱·阅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可持续全民医保
画唇技能轻松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