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评估价值
2019-01-19龚旭东
龚旭东
409600重庆市彭水县人民医院,重庆彭水
糖尿病属常见代谢性疾病,持续较高的血糖指标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管疾病,由此导致重要脏器组织受到损伤和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1]。糖化血红蛋白的生成量与血糖指标有着较为密切关系,且相比之下糖化血红蛋白更加稳定,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可对血液抽取前4~8 周内的血糖平均指标进行有效判断,是体现较长时间段血糖控制效果较好的指标[2]。
资料与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糖尿病患者104例,分为微血管病变(A 组)和无微血管病变(B 组),各52例,另选择52例同期健康检查者为对照组。A 组男30例(57.69%),女22例(42.31%);年龄45~80 岁,平均(59.8±12.9)岁;病程1~12年,平均(4.7±2.9)年。B 组男31例(59.62%),女21例(40.38%);年龄44~79岁,平均(60.9±11.2)岁;病程1~12年,平均(4.2±3.1)年。对照组男28例(53.85%),女24例(46.15%);年龄44~79岁,平均(60.1±9.7)岁。
微血管病变诊断标准:①有较为明显的视网膜病变等眼科表现;②有较为明显的神经肌肉病变;③合并有肾脏病变,尿蛋白在3.0 g/L 以上;有以上1 条及以上诊断为微血管病变。
研究方法:所有患者血液抽取前12 h禁食,抽血当天早晨抽取外周静脉血,把抽取标本放置在抗凝管中,0.5 h 内进行血浆分离,并送至相关检测室,进行检验[3]。血糖检测仪器为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方法使用己糖激酶法完成。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完成。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 22.0 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三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情况比较:A 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为(9.53±1.13)%,空腹血糖指标为(12.75±4.74)mmol/L;B 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为(5.41±0.98)%,空腹血糖指标为(7.47±1.74)mmol/L;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为(3.93±0.63)%,空腹血糖指标为(4.45±0.81)mmol/L;对比发现,A 组各项指标与B组和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B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较高。
讨 论
糖尿病属常见临床疾病,主要原因为机体出现内分泌紊乱,导致胰岛素分泌的质和量出现异常。相关研究指出,该疾病与环境、遗传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4]。糖尿病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微血管病变,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血管增殖和微血栓形成等为主要临床体征,为多脏器损伤的病理基础。患者出现纤溶亢进和高凝血状况时,较易出现神经血管广泛硬化、心脏的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若较为严重可能致残,更严重者可能会致死。因此应进行及早诊断,并进行有效治疗,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
微血管病变通常情况下症状不够明显,早期诊断比较困难,缺乏相关早期诊断指标。患者确诊时已多为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使接下来的治疗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本研究中,A 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指标水平高于B组和对照组,B组各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看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空腹血糖指标要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和正常人群的相关指标;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空腹血糖指标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综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病情反映较为准确,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