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人类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传承探究
2019-01-19张王利
张王利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民族传统体育带有浓烈的宗教气息、和一个民族古代时期生活生产紧密相连,经过悠久岁月的传承其已经融合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拥有明显的民族烙印。发扬和继承民族传统体育,是继承其积极的“天人合一”理念,实现体育大众化、娱乐化的关键,是确保全民健身的基础。
1. 民族传统体育简要解析
1.1 民族传统体育时间界定。首先,对我国来说是近代世界体育传入我国之前的体育活动占据历史时间总和,其时间应该以1840年为界。其次,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体育大致与我国传统体育相同,都是现代竞技体育之前的那些带有传统色彩的体育所占据的历史时间为主。
1.2 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其指的是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了满足自身身心发展而出现的各种体育活动。对我国来说,民族传统体育有狭隘和广义之分。首先,狭隘的民族体育特指某一个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其次,广义来说则是中华传统体育。以刘德琼为首的一些体育研究专家指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主要分为武术、气功以及各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李鸿江则认为中华传统体育分为两部分即:中国传统体育和中国民族体育。中国传统体育指的是那些流行范围广存在于汉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民族体育则是每个民族特有的体育。世界范围内对民族体育的定义则是五花八门,从单个民族予以定义,或者按照古老文化流域为基础对其进行提炼,指出其中存在的一定的同一性。
1.3 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于我国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在狭义上拥有每个民族对应的特色,而广义上则具有中华体育的统一内涵。这种统一内涵来自于各族传统体育具有的“天人合一”以及“宗教属性”(仪式性、程序性、表演性),即中华传统体育的同一性。从具体分类上来说,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武术、健身、祛病、娱乐四种项目。
1.4 民族传统体育分类。是很难用现代竞技体育去具体划分分类,因为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仪式性、程序性和表演性。因此,笔者认为具体划分只能从规模和功能来划分。规模便是团体和个人,功能则是祛病、健身、娱乐。不过不管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其功能却是相近的:健身强体、祛病养生,其符合道教为代表的宗教思想体系,即遵从自然、遵从自然与人的关系。
1.5 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不可否认的是传统体育的竞技。竞技比拼的是技术和体力,其从古至今都存在着,这说明竞技是驱动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强大因素[1]。
1.6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体现。主要存在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教育价值等等。这些价值都和相对的历史时期产生紧密联系。能够流传至今的体育项目,这些方面的价值都是非常雄厚的。
2. 不同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体现
民族体育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不同时期不同的价值体现。第一,在原始社会,体育体现的是实用。因为当时原始人生活艰难,时刻被猛兽袭击困扰,很多体育项目都是狩猎转化而来,比如现如今的推铅球、掷铁饼、投标枪都是如此。原始社会的体育要和实际结合,谁的体能好技能高,谁就是部落的首领。此阶段的体育带有部落性质,和权威有紧密联系。另外,原始社会的体育和宗教有着紧密联系,很多体育出现在祭祀当中,更和部落军事相关。因为只有强大体育技能的队伍,才能确保一个部落的安全。第二,近代民族传统体育。此时期重要的目的是教育和健身。教育体现在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改造,比如提升人的耐力、意志,增加其拼搏进取之心,健身则显而易见的,通过科学锻炼可以提升人的体质。第三,现代民族传统体育。这一阶段的民族传统体育对我国来说,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满足各族人民体育需求,建立和谐统一且不失个性的体育文化,彰显我国文化的层次性和同一性,构建拥有强大向心力的社会结构。而更为直观的则是经济价值、教育价值、旅游价值、国民素质价值、文化价值等[2]。
3.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传承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由前文我们知道民族传统体育会因为历史时期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说明其具有一定的传承规律以及影响因素。对二者进行分析整理,对于我国乃至于世界民族体育的发展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3.1 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传承规律
3.1.1 遵从优胜劣汰。民族体育是文化系统重要组成,其在传承过程中必然存在优胜劣汰。所谓优就是流传广阔且具有更加明显社会意义的会得到发展壮大。比如我国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当中的摔跤、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流传且社会参与性强的赛龙舟等等,这些体育项目因为具有强大的竞技性、社会参与性、娱乐性而流传至今。所谓劣就是除了体育本身基础价值之外,附加价值少且流传范围狭窄的传统体育。
3.1.2 地域性。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自然而然和当地民俗传统紧密结合,这便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传承呈现一种地域性特点。这一点在我国五十六民族当中得到充分体现,特别是那些少数民族更为明显。朝鲜族的荡秋千、侗族的草球、蒙古族摔跤、阿昌族蹬窝罗等等,正是因为民族特有而彰显出独有的神秘感、仪式感[3]。
3.2 具体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传承因素
3.2.1 环境因素。比如江河改变,可能会对当地开展的水上运动产生影响。
3.2.2 观念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观念也在改变,一些古老的体育活动会在现代思想冲击下而退出舞台。
3.2.3 人才因素。一些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育项目会因为人才因素而失传。比如白马藏舞作为一种特殊传统体育项目,会因为其舞蹈复杂,传承人稀少而可能逐渐没落。
3.2.4 科技影响。现代科技发展给生活习惯带来冲击,比如智能手机普及使得人们运动时间减少,这种现象正向少数民族地区下沉,这是一种非常现实而又影响力巨大的因素。
3.2.5 教育因素。我国教育虽然不断改革,但是体育教育相对薄弱。因为教育追求考试,导致学生运动时间少,间接地导致当地传统运动失去了群众基础[4]。
4. 文化人类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传承
在现如今的文化人类视域之下,我们主要要传承传统体育具有的健身、祛病、经济、旅游、交流等等对社会发展有利的价值。这些无疑对我国目前传统体育传承提出了很多要求。笔者认为通过以下这些方式可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传承。
4.1 增加民族传统体育竞技性。纵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拥有悠久历史的基本上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竞技性。比如马术、摔跤、赛龙舟、射箭等等。另外竞技性赋予体育一定的精神内涵,能够通过激烈比赛彰显参赛选手的积极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民族传统体育当中,参赛选手往往代表一个地区,通过选手的表现,可以彰显出该地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4.2 注重民族体育的仪式性。现阶段我国举行的民运会中表演方面的运动项目在减少。其实,这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伤害。虽然表演性民族体育会占据一定的份额,但是不能仅仅因此而削减其在大会中的时间。为了追求民族体育表演价值最大化,可以广泛地进行赛前选拔,调动各地区团队参与性,优中选优等同于科学地利用了表演时间。另外,可以通过创意手段,来以一个节目来融合不同民族体育表演项目,这样既让各民族参与到表演环节也科学地压缩了表演环节的时间。
4.3 经济搭台体育唱歌。各地区应该充分地挖掘传统体育项目,并将其作为文化资源,和当地旅游资源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这样便形成了经济搭台体育唱歌的模式,使得经济、体育、文化、生活等诸多因素融合,推进当地和谐发展。这一点目前在九寨沟等旅游胜地得到了一定的体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得到了挖掘,反过来也使得民族体育得到了推广和发展。特别是那些列入非遗的体育项目,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融入社会,获得肥沃的成长土壤。
4.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继承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主要是充分利用传统民族体育具有的仪式、特色等来凝聚民心,实现各族文化的融合,打造丰富个性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各民族以体育为平台,进行深度沟通。这其中的信息技术不可缺少,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对我国各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建立数据库,可以了解它们存在的状态,对于那些濒危的体育项目予以抢救。
4.5 让民族传统体育走进课堂。传统体育走进课堂是提升学生体质以及体育参与兴趣的关键。很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团体参与性,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非常有益。另外走进课堂,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价值得到传承的一个有力举措[5]。
5. 总结
对民族传统体育价值的传承并非是全盘传承,而是要对其存在的文化、精神、经济促进作用予以充分研究,要以批判的思维来进行。要总结不同阶段民族传统体育价值传承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要通过增加体育运动竞技性、社会参与性、增加民运会表演性、经济搭台、信息技术以及课堂教育等手段,来保证民族体育得到健康发展。总而言之,是要通过积极有效手段,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具有的精神教育、经济发展、民风建设等作用得到加强,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