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运动项目的体能特征与训练方法
2019-01-19德娇娇
德娇娇
(天津市手曲棒垒球中心,天津 3001600)
我国虽然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已开始发展曲棍球运动项目,但时至今日我国大众对此项运动的了解并不全面,从事此项运动的年轻人较少,因此就要对此项运动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提高人们对其了解程度。曲棍球运动项目对提升我国国民身体素质,丰富我国体育运动项目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就要加强对曲棍球运动项目的体能特征与训练方法的研究,促进曲棍球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1. 曲棍球运动项目的体能特征
1.1 一般与专项速度素质
第一,一般速度素质。曲棍球运动项目中的一般速度素质可分为速度的方向与速率大小。在实际比赛中,运动员在带球奔跑过程中需要将对方的运动员摆脱,这时就要对带球的方向进行灵活的改变,在传球过程中也需要良好的对策与技巧,这样才能对运球的方向进行灵活的控制与改变[1]。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速度素质是由多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包括运动员的应急反应速度、位移速度等。同时曲棍球运动项目球的体积小,但是质量大,需要在mv=ft(m:质量,v:速度变化量,f:作用力,t:作用力持续时间)的动量公式下对动量进行计算,所以只有在较大的速度下,才能对球体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能够按照既定的方向进行移动,因此运动员的速度一定要快。第二,专项速度素质。运动员在比赛场上优异球技技巧的表现就需要通过专项速度素质实现。在该运动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是通过弯腰动作来降低重心的,同时也要保持高速的运动,所以运动员具备较强的专项速度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并在运动员的一般速度素质的配合下,高效完成比赛。
1.2 以快速力量为主
快速力量是曲棍球运动项目的显著特征之一,对运动员的体力消耗较大,也需要良好的耐力与最大力[2]。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运动距离均在7000m以上,因此就需要良好的耐力来完成比赛。曲棍球运动项目在比赛中不允许运动员进行身体接触,但在实际的比赛过程中身体碰撞常有发生,因此运动员的快速力与最大力的掌握,能够在比赛中降低碰撞产生的伤害。曲棍球运动项目的计分是以射门来统计的,远程射门的完成就需要运动员良好的最大力,能帮助运动员进行快速的带球与射门,这时守门员也需要极快的速度进行扑救,所以快速力量无论是对运动员还是对比赛来说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此类项目中表现出的劣势为体能不足,这也是我国在训练中需要加强的地方。
1.3 有氧、无氧供能
曲棍球运动项目在实际比赛过程中双方运动员都有较为激烈的攻防,从供能的角度来看,运动员需要磷酸原供能以便更好的完成比赛过程中的对抗与冲刺。当运动员完成比赛后,运动员需要进行及时的休息与调整,在休息完之后还需进行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这就使得在能量供给中糖酵解代谢系统、氧代谢供能系统也参与其中。所以曲棍球运动项目主要供能方式为无氧供能,辅助以有氧与无氧的结合供能[3]。
1.4 灵敏素质
运动员在实际比赛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对项目的预期能力的综合表现称之为灵敏素质,在实际比赛中表现为运动员体位与动作的快速转变。曲棍球运动项目每一场比赛都有不同的特点与状态,这就使得无法对比赛进行复制,因此对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要求较高。运动员具备灵敏素质能够对对方的干扰进行合理的躲闪,从而完成传球与射门。该项目具有团队协作的特征,需要队员的良好战术与配合,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比赛。所以运动员在良好的灵敏素质下,才能将自身的状态进行有效的调整,进而高质量的完成比赛。
2. 曲棍球运动项目训练方法
2.1 力量训练
在力量训练时需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第一,卧推。通过卧推训练,能够促进运动员胸部外侧集群力量的发展[4]。在具体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仰卧在卧推架上,将双脚置于地上,双手握住杠铃,并且将宽度保持在一肩半。将杠铃下降到乳头位置,将双臂伸直将杠铃推起。外展肘关节,挺起胸膛。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髋部不能离开卧推架,并且向上运动需进行呼气,向下运动则需要吸气,并持续练习。第二,双臂坐拉引。通过双臂坐拉引训练,能够对运动员的上背部肌肉群进行力量的提升。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运动员坐在滑轮组前,将双脚进行固定,这时双手要将拉力滑轮组把手握住进行操作。双脚需要顶在固定物上,并且身体前倾,这时就可以开始双臂或者单臂练习。只有运动员保持足够的力量,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比赛,进而提升比赛成绩。
2.2 速度素质训练
2.2.1 反应速度训练
运动员在抢球游戏中进行训练。将实心球围在中间,球的数量要比参与游戏的人数少一个人。在教练发布开始号令后,运动员要围绕实心球慢跑,当教练发布抢球号令后,运动员开始抢球,没有抢到球的人被淘汰,这时将实心球减少一个,并且淘汰的运动员在旁边观看。在比赛过程中每完成一轮,给运动员计一分,最后对运动员的积分进行比较,得分多者获胜。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5]。
2.2.2 动作速度训练
在进行动作速度训练过程中,需要将训练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对实心球的快速传接训练与快速背肌转体训练。第一,对实心球的快速传接训练。在该训练下能有效训练运动员的胸部、肩部等肌肉的爆发力,进而提升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在训练过程中将运动员进行分组,2个运动员为一组,运动员面对面站定,并且将膝盖微曲,二人的间距控制在3.5m。运动员的双手都持曲棍球,并将其放在胸前,两个运动员开始进行连续的传球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在接球时将双手伸直,手臂要进行弯曲与伸直的交替训练,这样才能对手臂、肩部肌肉进行锻炼。在对快速背肌转体训练过程中,是为对背部肌肉进行力量进行提升,并提高肌肉技能。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山羊训练完成。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要保持膝关节的伸直,并在这样的训练下将背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提升。同时也要在训练过程中按照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增加训练强度,将重物置于双手手心,然后将双手进行交叉并置于头后,这样能有效增加背部的肌肉力度。2.3 灵敏度训练
在进行灵敏度训练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运动员的头脑清醒与身体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对比赛过程进行合理控制,并且在比赛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对运动员进行灵敏度时训练需要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2.3.1 教练要通过合理的战略战术提升运动员对灵敏度的认识,并且对战术有深入的剖析,这样才能对运动员的灵敏度进行提升。
2.3.2 教练要将优质的曲棍球比赛视频进行播放,并要求运动员进行观看,让运动员对双方的战术、技能等进行分析与学习。
2.3.3 通过其他运动项目,提升运动员的灵敏度,比如散打等项目。
2.3.4 让运动员在音乐等艺术的熏陶下,不断提升想象力,想象力在比赛中十分重要,由于该运动的无可复制性,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想象力,并且在比赛中出奇制胜。运动员灵敏度的提升,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提升在运动场上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3. 结语
曲棍球运动项目是我国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扬体育精神,提升我国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促进曲棍球运动项目的发展,能够让我国在国际上的体育地位与影响力更进一层。因此就要对曲棍球运动项目的体能特征进行分析,这样能更好的制定训练方法。在提升曲棍球运动项目的整体水平时,就要从运动员的综合素养入手,所以通过力量训练、速度素质训练、灵敏度训练能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良好表现,进而促进我国曲棍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