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生活观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的意蕴和路径探讨

2019-01-19顾燕峰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共同体生活

顾燕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主题和初心本色。马克思为人类建构了实现人的本质回归的美好生活世界。因此,将创造“人民美好生活”这一目标纳入马克思生活观视域下去分析和思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思想的丰富意蕴,更好地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

一、为人类建构美好生活世界是马克思生活观的核心要义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未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在马克思看来,生活的价值是人的自由存在、人的自由发展和实现原则。他希望通过革命实践恢复人的本性,建立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这是一种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活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生活。在这样一种生活中实现人的本质的回归。人成为生活的真正目的而非工具,人的需要、创造力、社会关系、活动、个性等,不再受到物的支配,不再是“畸形的”。

其一,美好生活源自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考察人类的生活,将实践看作是生活的本质。他认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及其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他彻底否定和超越了传统哲学经验的抽象概念,强调实践的现实性。马克思始终强调,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活动的目的在于人的需要的满足。人既是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实践活动的践行者,也是实践活动的受益者。对实践主体的重视使得马克思对实践的阐述真正回归到了现实生活的本真意义。

物质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建构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构成现实生活的生成机制。物质生产活动,也就是生产实践。“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除了物质生产外,生产实践还生产着各种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劳动资料的占有和使用关系,分工和协作关系,劳动产品的交换、分配与消费关系等。通过实践活动,人类具体的生活样式得以全面展开。

其二,美好生活是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交往。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是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交往关系结构。他进一步揭示了现实生活过程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关系所组成的维度空间。这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人类美好生活世界的重要呈现。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本质上表现为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马克思指出:“由此而来的是把他自己的历史作为过程来理解,把对自然界的认识(这也作为支配自然界的实践力量而存在着)当作对他自己的现实躯体的认识。”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人认识、把握和改造自然界,使之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人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受自然界客观必然性的制约,这两方面关系的实现都依赖于物质生产实践。

人与社会的关系和谐表现为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在社会交往关系被异化的状态下,不存在美好实现的条件。马克思揭示了货币对共同体的破坏作用。马克思认为,在货币共同体中,“人的依赖纽带、血统差别、教养差别等等事实上都被打破了,被粉碎了”,人的独立“一般只不过是错觉,确切些说,可叫作——在彼此关系冷漠的意义上——彼此漠不关心”。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体现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马克思强调了物质生活的重要性,批判理性主义只强调精神幸福而忽视物质幸福,但是,也批判感性主义只强调物质幸福,忽视人的精神幸福。马克思认为,人要实现真正的幸福,就要将感性从动物性层面上升到人的层面,实现对人的自我本质的真正占有。这样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的真正融合,人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

其三,美好生活是人的合理需要的有效满足。马克思建立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的需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的生理需要;第二层次是从事生产和劳动的需要;第三层次是自我发展的需要。人的需求不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要,而是表现为交往、审美等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创造价值和满足需求的统一。从马克思对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的需要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的多层次的需要。他批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出现了异化。同时,个人的需求要与社会整体需要相适应,要合乎道德和理性,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相适应,这是一种合理的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应越来越表现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满足他人需求的过程也是实现和发展自身价值的过程。

其四,实现美好生活必须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期望通过实现制度的革新来实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边是产品过剩,一边却是饱受贫困的工人。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已经达到了违反人性的顶点,无产阶级的人性受到了极大的扭曲,毫无幸福可言。无产阶级“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59页。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使命是全面地发展自己一切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度。马克思所说这种制度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下,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6页。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活观

早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面对中外媒体记者,就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他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并多次阐释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就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在党的十九大上,他更加全面地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生活观,具有丰富的意蕴。

其一,人民美好生活是从个人富裕到国家富强的“大美好”。“中国梦”包含了国家、民族、人民三个层面的幸福,国家要实现富强,民族要实现振兴,人民要生活幸福。三者之间相互渗透,互为支撑。没有国家的富强就没有民族的振兴,更谈不上人民的生活幸福。反之,如果人民生活不幸福,就称不上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这三个层面将个人幸福和国家民族的共同幸福有机结合在一起。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是孤立存在,而是通过个体的劳动和交换彼此之间的劳动成果进行相互满足,从而构建起相互关联的社会关系。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互制约的。因此,个体脱离社会,个人幸福很难实现。而从社会整体性角度看,社会幸福根植于个人幸福。无数的个人幸福构成社会幸福的基础,社会幸福成为个人幸福的综合反映。只有个人幸福和国家的富强协调统一,才能实现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美好生活正是包含从个人到国家、从小我到大我的“大美好”。

其二,人民美好生活是从物质富裕转向五大文明同步提升的“整体美好”。中国梦不单单是“物质梦”,更是 “文明梦”。人民的美好生活首先在于物质生活的富裕。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庄严承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6页。十个“更”传递出与民便利、为民让利,把改革红利不断转化为民生利好,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同时,明确提出到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等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所描绘的人民美好生活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同步提升的“整体美好”。

其三,人民美好生活是从人民共创到人民共享的“过程美好”。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为之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挫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渐总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逐步探索出一条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途径。十九大描绘了我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美好蓝图。如何绘就这张蓝图,让所有美好的规划成为现实,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奋斗。“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美好生活的实践过程本身就是个人创造性得以发挥的过程。既让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又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美好生活就是从共创到共享的奋斗过程。

其四,人民美好生活是从价值导向到科学布局的“现实美好”。我们所要建设的美好生活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具有科学的规划和实现路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力量。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党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谋发展,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发展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做到回应人民期待、解答人民关切。为了将这一目标落到实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形成并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制定了路线图和时间表,让这一目标成为人民可期的“现实美好”。

三、马克思生活观指导下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路径探讨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离不开马克思生活观的指导。如何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生活出现的深层次矛盾,需要运用马克思对生活的分析方法,从现实生活矛盾出发,关注人的创造实践,关注生活关系结构的和谐,不断改善影响幸福感的宏观要素,探索通向美好生活之路的有效路径。

其一,实现社会扎根,增强生活的稳定性。无根成为我们生存的社会的最大展现,社会无根性导致社会沙化,即个人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离析。社会是他的,而非我的,非我化社会是社会成员无法分有社会,除了在时间上无法分有社会之外,在空间上同样也产生这种疏离感,不知道社会在哪里,不知道社会是谁的。社会成员的退出和人在社会中的消失,让位给社会规范、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等抽象存在,活生生的东西被闷死了,社会成为死寂的社会。我们所追求的美好生活是有根的生活。只有有根的社会才是稳定的社会,只有有根的生活,才是美好的。在现实与虚幻的张力之中社会如何扎根?社会结构的和谐化、社会运行的人本化、历史文化的绵延性、社会行动的情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社会的根性。实现社会扎根,首先,要处理好处于下部的根系和上部的枝蔓之间的关系问题。破除对于西方现代性繁盛枝蔓的逻辑崇拜、逻辑诱惑,对中国走“现代性之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决定了该问题域的开启一开始就是双面的,既要立足中国,又要立足世界,任何一种“单足状态”都不可能使得思想真正挺立和有效力。其次,要处理好根系养分问题。养分来自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西方先进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等。第三,要处理好根脉问题。要使自己的根系有力量,不仅注重养分的来源,而且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根脉吸收机制,使得诸养分能畅通、和谐地流入自身。这个根脉不是利己主义者,而是强调和谐共生机制。显然,没有合适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再多的养分也无济于事。最后,要处理好根系问题。必须通过诸多“根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稳固“扎根”。①《社会根理论评述摘要》,《社会观察》2013年第7期。

其二,构建社会共同体,激发生活的聚合力。

社会共同体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价值和目标,通过成员的共同参与、真诚合作所形成的成员间及成员与共同体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1887)中指出:共同体是基于如情感、习惯、记忆等自然意志形成的一种社会有机体,一般来说,共同体包括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等三种不同形式的结合形式。②[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页。人类共同体可以“看作是一个拥有某种共同价值、规范和目标的实体,其中每个成员都把共同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共同体不仅仅是指一群人,它是一个整体”。③俞可平:《从权利政治学到公益政治学》,刘军宁等:《自由与社群》,三联书店,1998年,第175页。共同体体现的是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马克思论述了人类共同体的发展会经历三种形式,即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假的或虚幻的共同体、真实的或真正的共同体。他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联合和革命实践会创造出“真实的或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①在印欧语系的诸语言中,“团体”、“联合体”、“社区”是同一个词,并且与“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者”同一词根。“交往、联合以及仍然以交往为目的的叙谈,对他们来说是充分的;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谊在他们那里不是空话,而是真情,并且他们那由于劳动而变得坚实的形象向我们放射出人类崇高精神之光。”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32页。这种“崇高精神”集中表现为,“在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理,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论证的”。这个原理就是“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3-374页。这是一种基于人的本质基础上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让人们在共同生活中体验到确定性、归属感和幸福感,从分散的“我”团结成“我们”,美好生活的建构才能得以实现。

其三,追求公平正义,确立生活的规则性。公平正义反映了人们从道义上、法理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合理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和利益格局的诉求。社会的基本公正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旦缺乏了基本的社会公正,社会不稳定甚至失序就会成为可能。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社会动乱的具体原因不论如何,归根结底都是由社会不公引起的。公平正义有两种,一种是机会、权利的平等,即如佩雷尔曼所谓的“凡属于同一基本范畴的人应受到同等的待遇”;④佩雷尔曼:《正义、法律和辩论》,荷兰瑞德尔出版公司 ,1980年,第11页。另一种则不仅要实现人们的机会和权利平等,而且还要避免社会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公正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公正的体系化规则。社会主义追求事实上的公平正义。我们所要建构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社会。它要在实现规则、机会、权利平等的前提下,照顾到每一个阶层、族群和个体之间的差异,逐步消灭“不同等的个人天赋”所形成的“天然特权”。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5页。我们要从两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一方面必须斩断权力参与分配的问题,必须不断地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取代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从而使按劳取酬这一形式上公平的分配原则与实践相一致;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按劳取酬这一形式上公平的分配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权利”,从而不断地限制这种权利。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个人的能力差异以及个人情况的其他方面的差异来进行分配,而不能在按劳分配的名义下实施完全无视个人差异的、满足于使用同一尺度来对待本来不同等的个人的分配方式。重点是要在立法、司法、行政、管理过程中有效保障人们在权利、机会、过程等方面的平等,⑥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和谐湖北”研究中心:《论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05 年第11期。使人们在同样的衡量标准之下得到公平的对待。⑦余金成、赵华灵:《和谐社会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7年第5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主体地位、依法治国三者统一的原则。要坚决推行党内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⑧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要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要加快社会法制体系的建设,维护司法的独立、公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推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做到机会均等、过程公平、结果合理。

其四,超越资本逻辑,回归生活的多向度。马克思肯定了资本的作用,也对资本的那种反人性的本质做出了极其深刻的揭露。英国学者 I·梅扎罗斯指出,资本的幽灵正在投射到世界每一个角落,“资本的历史优势”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完全确立”,今天的人类“都生活在为资本所牢牢控制的世界中”。①I·梅扎罗斯:《超越资本——关于一种过渡理论》,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在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人与物之间总会凸显一种悖论关系。人的生活状态改善首先需要创造物质财富,但物的张力又可能导致“物支配人”的局面。用生活状态的提升来定义发展有助于消解悖论,实现人与物的辩证统一,实现人的主体地位与物质生活条件的辩证统一,从而把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结合起来。阿马蒂亚·森用人们“享受有理由珍视的生活”的“可行能力”和“实质自由”来定义发展,创造财富、增加收入等等是不可缺少的“功能活动”,“但它们最终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是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②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从现代化发展史来看, 无论是“早发”国家还是“后发”国家,都有其固守“物本”发展观使其发展付出很大的代价的经验教训。美国学者里夫金在2004年出版的《欧洲梦》一书中,从人类社会世纪转换的视角,严厉批判了以追求经济增长和个人物质积累的物质主义世界观为内容的“美国梦”,指出经济活动并不必然能提高人们的幸福度,GDP“能衡量一切,只除了那些让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更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物品,而是如何享受自己的生活。”③杰里米·里夫金:《欧洲梦》,杨治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第60页。用科学发展观扬弃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发展主义,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从人的生活出发实现人与物的统一。衡量发展的标准是人民的生活福祉状态,而不是GDP。只有超越资本为轴心的发展才能让生活回归人本身,让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人的生活。

猜你喜欢

马克思共同体生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马克思像
爱的共同体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