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年)》看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困境与跨越

2019-01-19匡丽萍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武术中华评价

匡丽萍,王 珊

(郑州大学 体育学院校本部,河南郑州 450001)

中华武术是民族的瑰宝,是民族体育的一部分。武术于1961年被纳入《全国大、中、小学生体育教学大纲》,并成为普通高校的教学内容,至今已有半个世纪。武术在高校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中华武术在高校的发展困境逐渐凸显。《规划》[1]中明确强调“着力推进学校武术教育”,本文通过剖析现今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困境,以《规划》为出发点,寻求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跨越,以期为高校中华武术的教学改革指引新的方向。

1. 《规划》对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1.1 明确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地位

《规划》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依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整体部署及我国新形势下中华武术发展所面临困境而发布实施的,充分体现了中华武术作为一项民族的瑰宝的意义和价值。一直以来,中华武术在我国高校中都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规划》的颁布,明确提出要重视学校的武术教育工作,要通过《武术段位制》和《武术健身操》来推动学校武术课程的发展。同时各个学校应依据地方特色,创编地方性的《武术教材》,开设地方特色校本课程。从公共课程到校本课程,从大众武术到地方特色武术,无不彰显出国家对中华武术的重视,高校中华武术课程的地位不言而喻。

1.2 明确高校中华武术的文化自信

《规划》一共涉及九大项,其中有一项明确言明武术文化的特殊意义。第五大项指出要“大力弘扬武术文化,加强传统武术传承与保护”[2]。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武术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中华武术伴随着中华历史和文明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其早已成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而近些年来,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跆拳道、柔道已经严重威胁到武术的地位,且对武术文化和武术精魂产生强烈的冲击。高校作为传播中华武术的重要载体,应牢记弘扬武化教育、尚武精神、武德核心价值观的使命,通过科学的教学制度形成科学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保护机制,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1.3 明确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创新要求

中华武术绵延五千年,肯定与武术的传承创新密不可分。《规划》中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要对现今中华武术的发展进行多方位的创新。进行校园中华武术赛事、赛制的改革与创新:多开展校园中华武术赛事,让更多的习武者拥有展现的平台,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武术的学习,更好地传播武术文化。进行中华武术课程教学的创新:将高校中华武术课程教学与新技术、新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紧密结合,创新中华武术教学。进行中华武术科研创新: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武术的创新离不开科研,必须加强中华武术科研,以期为武术的全面发展奠定科技基础。

2. 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困境

2.1 教学目标定位模糊,且受限于传统思维

中华武术的教学目标是针对中华武术这门科目而制定的目标,其反映了高校在实施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时既定的方向和最终预期达到的结果,即反映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我国高校对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较为模糊。其大部分包含“掌握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了解相关武术常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等目标,但是对“传播武术文化和精神”、“养成武术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习武的观念”等却鲜少涉及。可以说,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目标较为局限,受制于传统的思维习惯,强调武术“育体”功能和短期效益,缺少对武术文化、武术精神和健康生活理念的传递。中华武术模糊且传统的教学目标定位已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中华武术课程的开展产生阻碍作用。

2.2 教学内容缺乏特色,且实用性较差

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指高校在开设中华武术课程时,在众多武术项目中选取的较具代表性的、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到两个武术项目,将其作为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当前我国高校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初级长拳、太极拳和初级剑为主[3]。学生没有选择武术项目的权利,只能接受安排。拳和剑的教学以固定的套路学习为主,缺乏特色,枯燥、乏味且难度大[4],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对武术学习的兴趣。而固定的套路学习实则是中华武术表演展示性的一种,当学生遇到突发情况时,其能发挥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仅有强身健体而没有特色,仅有表演展示性而没有实用性,让中华武术课程在高校的发展遭遇瓶颈。

2.3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且缺乏信息技术手段

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是指高校中华武术教师在进行中华武术教学时所采取的方法。纵观当今高校的武术教学,在理论教学上采用“填鸭式教学”的方法,在技术教学上皆沿袭传统的教学示范讲解的方法。理论教学方法让学生们被动接受相关武术基础知识,鲜少涉及武术历史和情节,使得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学习脱离武术精神。技术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一味的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大部分学科在教育改革中已经引入了新技术、新媒体的科学教育方法。而高校中华武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并未引入信息技术手段[5],技术教学也受制于中华武术自身的特点很难适应信息技术手段。

2.4 教学评价过于形式化,且方法缺乏科学性

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指教师在学期末运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本学期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过程和预期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以分数为最终的呈现形式。当今高校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考核内容。而在进行考核时,较为负责任的教师采取单人演示拳或剑的套路,而后进行打分的方法。而有一部分教师则是采取小组或班级集体演示的形式,对每个学生进行打分。剖去教师的行为,通过对套路演示的考核形式,学生们在进行中华武术学习时,偏向对套路动作的学习,而忽略其他,往往出现学生能够做一套完整的动作,却对套路名称和动作名称毫不知晓。这样一种教学评价方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不利于中华武术课程的良好开展,同时也有违通过教学评价以提供信息而改进教学的初衷。

3.《规划》促进高校中华武术教学的跨越

3.1 创新中华武术教学目标,倡导武化终身教育

针对中华武术教学目标受制于传统的现状,创新中华武术的教学目标是中华武术课程改革的关键。首先要从高校学生学习中华武术的目的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武术对增强身体素质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其次要从传承中华武术为出发点,明确武术文化、武术精魂的内涵,充分展现武术的魅力。要将高校中华武术的教学目标提升到武化的高度。武化与文化相对应,文化终身即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对信息知识进行学习;武化终身,即将武术学习、武术锻炼融入生活,伴随人的一生。

3.2 依据地方特色设置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

中华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岁月沉淀,已形成了具备当地特色的武术文化。因此,对于高校中华武术的教学内容不可一概而论。可模仿近年来兴起的校本课程的模式,对当地的特色武术进行教材和大纲的编制。一方面利于高校中华武术课程的发展。另一方丰富了当地特色武术文化的记录形式,更加有利于地域性特色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注重当地特色武术文化实用性的考究,在编制教材和大纲时,通过对特色武术文化传承人的咨询,挑选较具实用性的部分,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3.3 引入高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6]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合当今这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早已开始在教育改革中强调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我国也不断将多媒体设备等技术运用于教育之中,然由于中华武术课程的特殊性,新技术、新媒体在体育教育上的应用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在进行武术理论的教学上,多媒体设备已展现出绝对的优势[7]。学生们通过直观的视频、动画等对武术有更加栩栩如生的了解。而在武术技术的教学上,现今的多媒体设备则处处受制,很难展现其作用。高校科研工作者与媒体设备的制造者仍需继续努力,创造出不受场地和时间制约的新的体育教育工具。

3.4 扩展评价内容,完善中华武术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以技术动作的完成度为中华武术教学评价的主要方面,显然是不科学的。技术动作并不是中华武术教学的全部,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武术文化知识,武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因此,针对高校中华武术的教学评价应扩展评价的内容,将文化知识和实用性纳入评价范围,并将文化知识、技术动作、实用性三方面进行权重的划分,充分体现中华武术教学评价的科学性[8]。《规划》已体现高校中华武术课程的重要性,中华武术也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因此构建一套适用于中华武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教学评价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将对中华武术的教学产生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武术中华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