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

2019-01-19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核心技能素养

张 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随着科技时代社会不断地创新,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与能力,将来才能立足于社会。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发展各个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自此,教育界的学者逐渐将研究重点转移至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体育学科作为可以提高学生们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们要想以后能够适应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节奏,就要具备较强的核心素养能力。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能力,高校体育教学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顺应当前科技时代社会不断发展的步伐。

1. 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理念和方针,是实现科学教育具体化的纽带。就定义而言,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日益复杂的信息社会中,面临多变的生活情境时,能够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能力等切实解决问题的一种必备品格。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则是以学科的形式对核心素养具体化的表现。关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权威的定义,但是总体而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掌握了终身体育锻炼所必需的,全面发展中对于运动的认知、学习能力以及对于体育运动的情感等素养。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技能的养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一般具有三个特点:

1.1 运动能力与运动认知

运动能力是指人体本身的协调性,是人通过神经系统等的协调,完成各项特定体育动作的能力。一般又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人体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动作,包括爬、走、跑、跳、攀登、投掷等,而专项运动能力则是指一些竞技比赛类的项目技能,基础运动能力是专项运动的基础。运动认知是一种基于对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等的感知、思考,是掺杂着人类主观情感的一种认知。

1.2 健康行为和健康知识

体育运动是针对所有人的运动而言的笼统概括。而体育健康则是根据个人的身体、心理以及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之后的放松的方式等。健康知识是指如何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能够主动去将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掌握全面的健康知识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参与体育运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体育情感的养成和体育品德的培养

体育习惯可以陪伴人们的一生,通过培养大学生体育情感可以让其建立良好的体育习惯,因此体育情感的培养应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体育情感培养能让学生由内心产生对体育的热爱,最终形成终身运动,强身健体的良性循环。体育品德则是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包含着学生体育不怕吃苦、坚韧不拔的精神,也包含着竞技赛场上尊重对手、尊重比赛规则等高尚的体育品格,对于学生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情感与体育品德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他们共同构成了体育核心素养的情感依托。

2.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现有高校的体育课程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培养目标偏离"核心素养"

当前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很多是为了满足国家教育的要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以这些短期的成果作为培养目标,而忽略了体育对学生长期的影响。

2.2 考核形式单一

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以学生是否取得合格成绩为标准,因此,学生们在选课时很大程度上将"是否较容易通过"作为选择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很可能因为害怕不能通过考试而放弃个人喜欢但是不擅长的体育科目,因此,高校的体育课程在检验教学结果时不能仅仅以单一化的标准来评判。

2.3 选课模式不科学

学校要求学生在一学期之内选择一门体育课程进行学习,但是短短八个学时的学习,根本不能保证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课程学习,不能有效满足国家"核心素养"培养的号召。

2.4 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高校体育教学形式,都是采用大班式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师不能有效兼顾每位同学,是否适合该项运动,是否能够熟练掌握技巧等,因此也就导致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不能被有效地激发,大大降低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3.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校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3.1 提高体育学科教师队伍的核心素养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课都是采用自选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可以自主地选择3-4门体育项目来作为必修。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教师是教育的核心支柱,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应该首先不断提升个人素养,除了具备体育教学必备的专业知识、技能、专业的教学能力外,还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学习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

3.2 为学生建立更为科学的体育课程学习体系

根据国家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树立"终身参与体育"的理念,首先,学校体育教学的范围应该涉及各个方面,例如:体育理论与健康知识课程、专项技能课程、身体素质课程以及必修的游泳课程等。其次,课程的时间跨度应该较大,保证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学习的课程应该遍布整个大学四年的过程,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是需要长久坚持的,是贯穿于人一生的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从而才能有效培养学生与体育品德相关的坚韧不拔的做事意识与精神等。

3.3 建立更为完善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的改革中,体育评价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课程成绩构成都是最终的一次考核,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产生畏惧心理。学校以及教育者们应该明白,体育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而不是要求学生某些动作或者顺序必须按照规定。因此,基于核心素养下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应该摒弃传统的方式,而是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专项技能与身体素质结合的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按照核心素养的方向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素质。

3.4 加强体育教学育德功能的实现

所有的教育都最终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想让学生更好地成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也不例外。德育作为一个人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人的成长中作用不可忽,而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品德塑造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对于学生在面临困难时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毅力的培养上的作用,要不断强化学生在体育学习当中养成不怕失败、勇于挑战的自我的精神,以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各高校要严格依据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战略目标,注重体育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在国家"培养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下,体育教学者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们日后个人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学校要通过提高体育学科教师队伍的自身素养、为学生建立更为科学的体育课程学习体系,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不断加强体育教学育德功能的实现等一系列的方式,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养人才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核心技能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