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陵山区中小学开展毽球课的可行性研究
——以来凤县为例

2019-01-19李春丽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来凤县毽球体育项目

李春丽

(湖北省来凤县体育运动场所管理站,湖北来凤 445700)

1. 毽球运动概述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从开始的毽子平踢比数,到了表演花样,逐步发展演变产生了花毽项目。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发扬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基于此,通过对来凤县中小学开展毽球课现状进行调查,为毽球课在武陵山地区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意见。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来凤县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毽球运动相关论文和书籍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对来凤县中小学部分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6份,收回率93%,剔除无效问卷5份,实际得到有效问卷样本181份,有效率为90.5%。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来凤县中小学开展毽球运动的现状

3.1.1 学生对毽球运动的认知程度

通过对随机抽样的20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中,有27%的学生喜欢毽球运动,相比男生毽球运动更受女生欢迎,有45.1%的学生人对毽球运动不了解。调查的结果是只有少部分学生参加过踢毽子,对毽球运动的认知较浅,甚至不知道毽球运动。

3.1.2 学生对开设毽球课的兴趣程度

许多学生对毽球运动不是很了解,但67.3%的学生对毽球课的学习表示感兴趣。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强烈的尝试愿望是他们对毽球课感兴趣的重要原因。毽球课具有潇洒的动作、矫健的身姿。

3.1.3 来凤县中小学开展毽球课的条件

3.1.3.1 来凤县中小学的场地设施

武陵山区是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毽球课的教学对场地的要求很低,适应性强的少数民族项目的开展对场地器材要求低。

3.1.3.2 来凤县中小学毽球课的师资

来凤县举办过湖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取得了女子团体第一的好成绩。虽然在教学上还没有开展此项目,但是能够在比赛上一举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我们的老师已经具备了很好的教学实践经验。

3.1.3.3 开设毽球课有利于中小学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的融合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要从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学校体育是它的必经之路。来凤县中小学开展毽球课的教学,弥补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不足。

3.2 毽球运动的特点、功能

3.2.1 毽球运动具有灵活性多样性

毽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是一种隔网相争的体育项目。作为一种休闲健康运动,毽球运动具有观赏性、灵巧性、集体性和对抗性等特点。毽球运动对性别、年龄、参加人数无任何要求。

3.2.2 毽球运动的健身功能

毽球运动对健康极为有益,踢毽球主要是用腿、脚部做接、落、跳、绕、踢等动作来完成的,使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很大的锻炼。而且还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扩大肺活量,提高机体的功能,培养人对时间、空间的立体感,提高定向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柔韧性也有很好的培养作用,可以锻炼人的身体协调性。参加毽球活动还能够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培养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3.2.3 毽球运动具有很强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都是体育场地缺乏,健身器材陈旧。毽球本身就很廉价,而且不容易损坏。毽球运动对场地的要求不高,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参加没有人数及性别的限制,组织方式灵活多变,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运动群体,且运动时间不受局限和相对比较安全。正是因为它的优势,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毽球被列为“最方便体育活动之首”。

3.2.4 毽球运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已经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放入了体育课的公共必修内容当中,可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拓展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推动中小学体育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在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的今天,将趣味性、健身性、运动性、普及性的运动项目引入,符合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经过调查及综合分析毽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得出在来凤县中小学开展毽球选项课是可行的。毽球运动本身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的民族性、传统性加强了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其进入体育课堂,不仅可以充实武陵山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对于毽球运动持续发展以及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 建议

4.2.1 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和渠道加大宣传力度

毽球的推广离不开宣传。运用大众媒介对毽球运动进行宣传推广,自然是最有效的手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多与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学技术交流,让大家更好参与到毽球运动中来。

4.2.2 将毽球运动作为学校特色内容进行普及

为保证毽球运动广泛普及和开展,学校应加强毽球运动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这一项目的开展和普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4.2.3 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主要是关于毽球技、比赛的规则、比赛方法等方面,要求体育教师可以自主创新,根据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活动形式,灵活的掌握毽球运动的技战术、比赛规则等,提高毽球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当然,如果要组建高水平的毽球队的话,还是需要引进专门的毽球教师。

猜你喜欢

来凤县毽球体育项目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毽球运动在中小学中的推广研究
恩施州来凤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来凤县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凤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现状与对策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越南毽球运动发展史回顾述评
毽球运动的推广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