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9-01-18董瑾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董瑾

摘要:近年来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确保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效果,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因此,在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应做好相关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结合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教育需求,建设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的信息化系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其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很多机遇,但是迎来一定的挑战,应结合具体的教育需求,正确进行信息化的改革,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一、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模式分析

(一)素质教育分析

应用技术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其目的并非提升就业率,而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合理的方式完成素质教育工作。在相关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将育人作为主要工作,应正确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增强其抗压素质,属于创新创业教育较为核心的部分。应用技术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中,素质教育主要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体系有机整合在一起,遵循全面性的原则。

(二)多元化的创业实践活动

目前在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已经和实践操作相互整合,并搭建出良好的实践教学工作平台。一些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开始规划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园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全面提升整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果。与此同时,应用技术大学已经开始创设相关的模拟实验室,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正确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

近年来在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从根本上引导大学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实践操作技术。在应用技术大学的大学生,已经大量积累了专业知识,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夯实基础,在提升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整体的专业教育效果。

二、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措施

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合理的进行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要,应予以一定重视,总结相关的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一)创设较为真实的情境

应用技术大学的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树立正确观念,总结丰富经验,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效果,优化工作模式和体系,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为更好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合理的进行信息化建设,使用先进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境,增强整体的工作效果。例如:合理的使用实践操作模拟软件技术、游戏道具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实战模拟技术等进行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真实的情境模式,引导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使其掌握各种实践操作规律,并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各种创新创业知识,提升其學习效果,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二)改善基础设施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改善基础设施,按照具体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完善相关的基本教学条件,例如: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应的网络信息技术平台,采用信息化的模拟软件还有道具等进行处理,将不同信息化技术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增强整体的工作效果。与此同时,在信息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可以使用先进网络信息技术平台,引导工作学生在相关的平台中进行创新创业的竞赛,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平台学习各种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中了解学生的创新创业特点、缺陷等等,以此针对性的开展指导工作,全面增强整体的教育工作效果。

(三)丰富相关的信息化技术

应用技术大学在创新创业的而教育工作中,除了要合理采用先进的模拟软件技术、游戏道具技术等等,还可以利用职业素质的相关测评系统、网络系统、微课程系统、视频系统、微信平台等等,整合各种信息化教学资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每位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其创新创业能力,增强整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在使用相关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求遵循科学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原则,统一标准提升整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达到预期的信息化工作目的。

(四)拓宽实践操作的范围

应用技术大学相关部门在学校之内,应该正确设计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可通过比赛形式、讲座形式和论坛形式等拓宽实践操作范围,增强整体的教育工作效果。在学校之外可以使用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等等,引导学生到学校之外进行参观,并参与到市场调查活动和项目设计活动,正确转化各种成果,使得学生在企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操作中,可以形成正确的体验感,及时发现自身在创新创业中的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五)创新教学评价措施

应用技术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应重视教学评价工作合理实施,创新教学评价措施,促使各方面工作的合理落实和严格实施。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主体就是教师、专家、学生还有社会人员,利用定性方式和定量方式开展相关的评价活动,也可以邀请教学专家还有社会人员利用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价,围绕着学校的宏观政策、教学成果等综合开展评价活动,以此公平性和客观性的完成相关评价任务。在此过程中,应重视网络课堂建设评价、网络课程设置评价、网络教学效果评价等等,遵循科学化的原则,在综合分析和考察的情况下,采用正确的方式开展相关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活动,达到预期的教育工作目的。

(六)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

为更好的开展应用技术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应建设相应的课程体系,积极创新改革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模式,增强各方面工作效果。首先,应明确具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将素质教育与其相互整合,并使用信息化资源对课程进行调整,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其次,应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相关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方法、学科的前沿内容、创业基础内容、就业基础内容”等等,并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设置网络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将课程的学习与学分体系相互整合,遵循递进性的原则,并创设出相应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服务。与此同时,应建设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针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和先进技能的培训,使其可以掌握各种关于创新创业的教育指导技能,提升整体的教育指导工作效果,优化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机制和体系,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结语:

应用技术大学在实际发展的进程中,应总结相应的经验,按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需求,正确开展指导工作,建设信息化平台和系统,引导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关于创新创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全面提升各方面的教育效果,优化教育体系,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丁蓉.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3):122-333.

[2]王晓燕,赵倩.信息化时代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研究[J].丝路视野,2018,47(3):37-165.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期环境工程专业办学模式探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中国开启“应用技术大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