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肺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1-18张银杏
张银杏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肺癌是临床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是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临床死亡率较高,且发病率在逐年递增[1]。临床调查发现引发肺癌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与吸烟、环境、遗传等因素与其相关[2]。对于肺癌临床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首选化疗为主要治疗手段。但长期的化疗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肺癌化疗效果,本次对心理护理进行了探究,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研究患者数量为80例,均需要进行化疗治疗,被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各组40例患者。观察组(40例)中,男女比例为7:3,平均年龄(,57.37.6)岁。对照组(40例)中,男女比例为8:2,平均年龄(59.79.7)岁。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被选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且除患有肺癌外并无其他合并症发生,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2)排除标准,排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排除精神疾患患者,以及保守治疗患者;排除妊娠期、哺乳期、过敏体质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其他基础治疗措施一致,具体治疗过程如下:
1.2.1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日常检查,手术室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
1.2.2 方法:观察组做好基础护理并辅助心理护理措施,具体措施为:(1)心理评估护理:做好心理评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要有正确认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心理护理计划制定,同时进行疾病知识的健康宣教,使患者更清楚的认识疾病,缓解患者的不安情绪,重视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取得家属的配合,在情感上和精神上全力支持患者,增加其治疗的信心,同时护士在护理工作时态度要温和,工作要仔细,以自身热情感染患者的主动性。(2)化疗期心理护理:长期化疗对患者身体与精神有极大考验,化疗期的患者容易发生不良心理状态,主要特点以焦虑、抑郁为主,同时也可伴随多疑、沮丧等情绪,患者外在表现是不与人交流,自卑等。因此护理患者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心理变化,多与其沟通,传递积极信息,同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让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更多的理解与陪伴。(3)健康指导:从患者个人角度出发,结合疾病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主要可从入院、治疗、出院三个不同阶段进行制定,相关内容要符合患者在不同阶段的疾病治疗需求,定期进行健康指导,加强患者健康观念。(4)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心理护理必不可少的一项护理措施,主要集中体现在社会人员与家人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通过多种途径对社会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使其理解肺癌化疗的相关知识,给予肺癌化疗患者更多理解,同时让患者家属更多的陪伴患者,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1.3 效果评价
评价不同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变化。护理满意度从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方面进行评价,生活质量应用QLQ-CCC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从躯体、心理、社会进行评分)与KPS评分(功能状态评分)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中所用全部数据均录入数据统计学软件SPSS23.0中,其中(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设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护理满意度效果分析观察组护理效果非常满意34例,总满意有效率97.5%,而对照组护理效果非常满意有28例,总满意度护理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
应用QLQ-CCC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与KPS评分(功能状态评分)进行评价,其中观察组生活质量与功能状态均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xs,分)
3 讨 论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中的基础护理措施,也是一种特殊性、必不可少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是专注护理患者心理健康的措施,它是根据患者疾病特点及治疗特点制定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从患者的生理、心理方面进行全面护理[3],稳定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同时为治疗提供基础。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治疗恢复环境和专业的基础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在治疗期发生并发症和心理障碍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也同样证明,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是肺癌化疗护理措施中关键的护理措施之一,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