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的影响研究
2019-01-18容兆珍
容兆珍
(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茂名 525200)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精神科疾病,以慢性或亚急性为主要表现,在青壮年人群中好发[1]。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常规抗精神药物治疗仅有改善症状的作用,但治疗期间,因多方面因素影响,极易出现各类不良情绪,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影响[2]。为此,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除了要积极治疗,还应做好护理,包括精神科常规护理与心理疏导。本文就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如下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有完整资料,确诊满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3],意识清晰,能配合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不愿意配合研究,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意识障碍等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40例患者。常规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9.45.3岁(20-57岁)。联合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9.95.1岁(20-59岁)。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精神科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联合组则采取精神护理与心理疏导干预:①精神护理:第一,做好认知宣教。利用床边宣教与集体讲座等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以及诱因与治疗目的等,及时解答疑惑,纠正他们过去不正确的认知,从思想上主动接受护理干预。第二,树立良好的榜样。将本院成功案例或表现良好的患者请来实施现场说教,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其他患者,促进他们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提高治疗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②心理疏导:第一,做好安慰与护理。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每天有效沟通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并对患者处境表示同情与理解,利用亲切的称呼与亲拍手背等方式予以鼓励、安慰,减轻心理负担,促进配合。第二,指导患者宣泄情感。负面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与康复效果,严重情况下会诱发过激行为,甚至有终身性影响。因此,在护理期间,鼓励患者将真实的感受宣泄出来,并指导他们在烦躁时予以自我暗示或放松训练等方式缓解情绪。
1.3 观察指标
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评价护理前与护理后SDSS评分与BPRS评分,并比较分析。
1.4 评价标准
护理满意率采取本院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评分100分,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将满意率与较满意率之和计护理满意率;SDSS评分参考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而BPRS评分参考简明精神病量表[4]。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取SPSS20.0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s)表示、t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
联合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n(%)]
2.2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分析
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联合组前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n(%)]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至今未能明确统一,可能和遗传、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有关,会导致患者有思维、感知觉、情感、行为等变化,主要特征为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本病患者常有性格改变与言行古怪等表现,容易出现被害妄想症、幻听及关系幻想等,治疗中应采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5]。但从过去临床报道中看出,单纯采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还需结合其他护理措施,尤其是心理疏导,才能尽量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常规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而联合组则采取精神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干预,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评分与BPRS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联合组前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有长期精神异常、思维退缩等表现,且需长时间住院,容易导致他们在心理、正常社交上产生障碍,药物治疗期间需积极做好护理干预,重视心理方面的疏导,对于减少患者复发,促进生活功能恢复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几年,整体护理模式逐渐深入人心,在常规精神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将患者作为护理服务中心,针对性采取护理,从患者的行为、健康知识、心理情绪等方面干预,予以安慰与鼓励,促使他们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彼此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治疗,通过了解患者深处的感受,缓解不良心理应激。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缺陷与精神症状,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