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品管圈提高住院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准确率

2019-01-18秦丽丽宋湘云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50期
关键词:干粉品管圈准确率

秦丽丽,宋湘云,景 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吸入治疗是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用药途径之一,被广泛用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采用吸入疗法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小[1][2]。干粉吸入剂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疗效,因此能否正确使用吸入剂是决定疗效的重要因素[3][4]。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干粉吸入器主要有圆盘型吸入器(准纳器)和涡流式吸入器(都保)。国外研究表明,患者由于不规范使用干粉吸入剂,导致治疗失败、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等严重后果明显增加[5][6]。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与管理[7],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8]。我科2017年应用品管圈活动,以提高住院患者吸入剂使用准确率为主题,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5年12月以自愿参加原则,由呼吸科9名护士组成品管圈小组,全体投票后确定圈名为同心圈,并设计圈徽,含义:全体圈员手拉手,同心协力,同呼吸、共命运,建设呼吸科的美好未来。QCC活动按戴明环PDCA的步骤进行,即P阶段:主题确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D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C阶段:效果确认;A阶段:标准化、检讨和改进,共10个步骤进行。品管圈小组成立后已开展两期活动,主题分别为: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使用率。

1.2 品管圈的应用

1.2.1 选定主题

2017年5月小组成员结合工作经验,并进行文献查证,运用“头脑风暴”法收集、筛选确定主题“提高住院患者吸入剂使用准确率”为这次QCC活动的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日程及工作分配,拟定活动总时间为8个月。

1.2.2 现况把握

设计查检表,以中国哮喘联盟认可的吸入装置正确使用“三部曲”,即打开、推开、吸入和拔出、旋转、吸入[9]为基础对患者吸入技术进行评估。结合相关文献,将吸入技术拆分为6步,即打开、上药、呼气、吸药、屏气和漱口。由经过培训的三名护理组长为查检员,观察2017年5月8日-5月28日住院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情况,患者进行操作,护士在旁观察并进行相关提问。以划“正”字方法查检患者每一步的错误次数,患者6步均正确方可视为吸入剂使用准确。共观察42例患者,完全正确的27例,干粉吸入剂使用准确率为64.3%。累计错误次数为50次,其中呼气方法不正确13次,屏气时间过短12次,吸药方法不正确8次,上药方法错误7次,未漱口5次,打开方法错误5次。将错误原因绘制出柏拉图,根据80/20原则,确定改善重点为呼气和屏气两个步骤。

1.2.3 目标设定

根据目标计算公式计算出目标值为89.2%

1.2.4 要因分析

全体QCC成员结合文献,全面认真研究,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从人员、方法、时机、制度和环境这几方面广泛收集原因,绘制原因鱼骨图,逐层展开,得到能够直接采取措施的末端原因。末端原因有:(1)宣教方式单一,均为口头宣教,患者不容易理解、记忆。(2)干粉吸入剂使用以前为床位医生直接对患者进行教育,护士教育较少,未经过统一培训及考核,自身对干粉吸入剂的知识掌握不到位。(3)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缺乏评价。(4)患者配合程度差。观察21名护士对患者宣教情况,对护士的干粉吸入剂使用知识进行考核并记录,与患者交流使用吸入剂的感受,对末端原因逐条确认,应用这次调查情况和调查问卷得出数据进行要因确认,确认真正原因:(1)缺少图文并茂的宣教材料及方式。(2)科内缺少吸入剂使用标准流程。(3)缺少对护士的知识培训及考核。(4)缺少健康教育跟踪评价。(5)缺少家属参与。

1.2.5 制定对策

根据5条真因,结合实际工作,拟定以下对策:(1)设计图文并茂的干粉吸入剂健康教育手册发放给患者,同时做成醒目的展板放置于科室公共健康宣教栏,定时在科内显示屏播放干粉吸入剂使用视频。(2)制定吸入剂使用标准流程。(3)将吸入剂使用列为科室专科护理项目,科室统一培训,组织干粉吸入剂操作及药物知识、作用、副作用等相关理论知识考核。(4)护士对患者进行宣教时科室质控组参与检查,有不正确或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纠正。(5)建立吸入剂使用登记本,从发放吸入剂开始连续三天跟踪评价患者掌握情况,有问题再次宣教,出院前再次评价。(6)指导患者吸入剂使用时同时指导家属,告知需长期使用,需要家属共同参与。(7)患者出院后一周内电话回访,再次评价患者吸入剂使用情况并给予指导。

1.2.6 实施措施

按照拟定对策实施,强调全员参与。实施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转动PDCA,做好质量持续改进。(1)科室开展健康教育手册设计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批量印制后发放给患者及家属。(2)护士自身改变观念,药物使用指导为护士工作职责,应熟练掌握并教育病人及家属相关知识。(3)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床位医生共同参与劝说,选择长期与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属接受教育。(4)由专人定期检查吸入剂使用登记本及电话回访记录,督促床位护士连续跟踪,及时关注患者掌握情况。

1.3 效果评价

1.3.1 有形成果评价:对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6步骤进行评价,运用柏拉图,计算品管圈开展前后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正确率,计算目标达成率、进步率。评价开展品管圈前后护士对干粉吸入剂的使用掌握情况,理论考试80分为合格,操作考试90分为合格。

1.3.2 无形成果评价:于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就圈员的积极性、责任感、沟通配合、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自信心、荣誉感8方面进行评价,每项每人5分,用雷达图比较其自我评价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改善后住院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准确率为84.5%,目标达成率82.1%,进步率30.3%。

2.2 护士培训前后干粉吸入剂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P均<0.01

2.3 圈成员能力比较

项目 改善前 改善后 活动成长总分 平均 总分 平均积极性 21.87 2.43 39.87 4.43 2责任感 24.39 2.71 39.87 4.43 1.72沟通配合 23.13 2.57 39.87 4.43 1.86凝聚力 21.87 2.43 36 4 1.57解决问题能力 14.13 1.57 30.87 3.43 1.86品管手法 18 2 30.87 3.43 1.43自信心 19.26 2.14 33.39 3.71 1.57荣誉感 25.74 2.86 42.39 4.71 1.85

3 讨 论

品管圈活动目的是发挥基层员工无限的脑力资源提出改善创意,提高品质意识 、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使工作更到位,工作品质更高,改善现场问题的能力更高,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繁荣企业[10]。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首创,其品管圈活动逐渐运用至医疗服务行业。发展到现在,已是医院 “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依据,参与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品管圈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有效结合,可以解决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中的许多问题,能使基层护理人员学习新的知识,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通过品管圈活动,将最终成果标准化,制定了干粉吸入剂标准操作流程,改进了健康教育促进方法,使呼吸科住院患者干粉吸入剂使用准确率大大提高,加强了呼吸慢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培训、考核及参与标准化流程的制作等方式,护士观念发生转变,主动宣教意识加强,对干粉吸入剂知识掌握也得到提高。通过集体讨论、学习来解决问题,使圈成员组织上下互为一体,切实提升科室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实现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全面提升,最终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干粉品管圈准确率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2015—2017 年宁夏各天气预报参考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如何扑救危化品火灾
高速公路车牌识别标识站准确率验证法
水成膜泡沫与超细干粉灭火剂联合灭火试验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