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产纠纷?还是自我界限模糊?

2019-01-18马志国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儿子界限麻烦

文/马志国 图片提供/壹 图

心理困扰:因为钱和孩子闹得很不愉快

困扰匡先生的故事,也许很多老年朋友都似曾相识。

我今年70多岁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成家,也都人到中年了。大儿子没有稳定的工作,一直在老家。二儿子和小女儿都在城里工作。我退休前在文化部门工作,现在没事看看书,写点东西,老伴照顾家,也算老而无忧。哪承想,因为钱的问题,最近和孩子闹得很不愉快。

多少年来,我和孩子们在钱上都不大计较,谁需要钱了来找我,我都会帮一把。最早是二儿子买房,我掏了八万。几年后,小女儿买房子,我掏了五万。两年前二儿子买车,我又掏了三万。孙辈们也是这样。大儿子家的孙女考上大学买电脑,我掏了一万。去年二儿子家的孙子也上大学了买电脑,我也给了一万多。平时的几千几百的钱,就更不用说了。就这样,孩子们只要张嘴,要多少,给多少。

现在的情况是,二儿子和小女儿都有了自己的楼房,还不止一套。可大儿子还在老家,最近也想买个楼房。我就想把我的宿舍平房卖了,可以卖三四十万吧,帮助大儿子买个大点的房子,我们老两口也老了,将来就和大儿子住在一起。没想到,二儿子不高兴了,说我的宿舍卖了也该三家都有份,怎么能就给一家呢?我说:“你哥哥条件不好,就该帮帮他,过去也没少帮你们啊。再说,也不是白给你哥哥,我们还要在那里住到老。你怎么这么没良心?”为此,二儿子跟我生气,说我偏向。更可气的是,居然还传出话来,说我手里起码还有几十万。不错,刚退休那会儿老伴经营过一个小店,有些积蓄,但也都帮他们了,现在就是我们老两口那点退休金,哪还有多少钱?怎么越是帮他们,他们越没够了?说起来,真是让人又气又恼。您说,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这可让人如何是好?

心理解析:自我界限模糊导致的麻烦

乍听起来,匡先生的孩子确实有些可气可恼。老人辛辛苦苦一生的积蓄都给了儿女,儿女怎么能越来越没够呢?再说,好女不穿嫁时衣,好儿不吃分家粮,总是惦记老人手里那点钱,算什么好儿女?难怪匡先生又气又恼。

可是,仔细想想,也不能都怪孩子,就是让匡先生生气的二儿子也不是多没良心。匡先生和子女的经济关系,真的就像匡先生说的那样是模糊数学,父亲兜里的钱似乎就是孩子的钱,而且似乎父亲兜里的钱从来没被掏光过。如此,从孩子们的角度想,谁不惦记父亲的钱?于是,就难免冒出“三家都有份”的说法。

难道匡先生帮孩子还帮错了?虽然不能说帮错了,但确实有点心理误区。就是说,表面看来,似乎只是个钱的问题,根源却是心理上存在误区。

那么,匡先生的心理误区在哪里呢?

用心理学的话说,匡先生在处理家人关系上的心理误区叫作自我界限模糊。所谓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要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自我界限模糊,就是不能清楚地把握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似乎总是期望与他人融为一体,在心理上依赖他人,也想让他人依赖自己。

具体说来,自我界限模糊有很多表现。其中一个表现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一家人不分彼此”。一家人是应该亲密一些,但别忘了,“亲兄弟,明算账”,一家人也需要有每个人的自我界限。父亲应该在父亲的位置上,子女应该有子女的样子,丈夫是丈夫,妻子是妻子。如果彼此的自我界限不清,就会生出许多麻烦。

回到匡先生的问题上来,表面看来,匡先生的模糊数学似乎是经济上的界限模糊,其实,从心理根源上说,反映了匡先生和子女在心理上的界限模糊。这是我们中国许多家庭亲子关系上的一个普遍特点。

这种亲子关系上彼此自我界限模糊,具体的表现就是亲子心理一体化倾向,亲子之间有一条永远也没有断开的心理脐带,让亲子成了心理上的连体人。于是,在亲子关系上彼此依赖,缺乏独立,分不清彼此界限。而且,在亲子一体化心理中,与其说是子女缺乏独立意识,不如说是父母更缺乏独立意识。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啃老现象,其中的一个关键心理因素,就是亲子心理一体化倾向,就是亲子关系心理界限模糊,从而导致了亲子关系上的麻烦,导致了啃老现象。

这样界限模糊的亲子关系,必然导致很多麻烦。如果一个家庭就一个子女,麻烦也许还少些。当一个家庭有几个子女的时候,这种心理上的自我界限模糊,就不单单表现在纵向的亲子关系上,还会表现在横向的兄弟姊妹关系上。于是,家人关系上的麻烦就错综复杂了。这种错综复杂的家人心理关系上的彼此界限不清,也就必然会最终导致经济利益上的彼此界限不清。家人经济利益上的纷争也就在所难免了。

具体说来,匡先生与子女在经济上似乎是模糊数学,可是,匡先生现在要帮助大儿子的时候,似乎不再是模糊数学了。匡先生为什么觉得应该这样帮助大儿子?显然是自己算了一笔账之后,才觉得应该帮助大儿子了。可是,这笔账只是匡先生自己心里清楚,对家里其他人来说,可就不清不楚,很难不生出许多麻烦。

心理对策:来个“一家人明算账”

为今之计,匡先生该如何是好?

不错,如果有的是钱,如果可以无限地满足子女的需要,当然尽可以和子女继续模糊数学。但这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用说一般人手里没有多少钱,即便钱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继续模糊下去总不是办法。

还是那句话,亲兄弟明算账,亲父子也要明算账,而父母与几个子女更要明算账。

说到这里,匡先生也就领悟到,重要的不是跟孩子们生气了。现在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心理上划清自我界限。先反思自己过去在哪里存在自我界限模糊的表现,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在亲子之间尝试划清自我界限。这样,不仅可以免去许多经济纷争,还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少一些依赖性,多一些独立性。就是现在对大儿子的帮助,也应该在心理上划清自我界限的前提下来具体操作。二是经济上不再模糊数学。自我界限不再模糊了,接下来找个合适的时间,把孩子们召集在一起,心平气和地开一个家庭会议,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来个“一家人明算账”,商量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必要的话,还可以达成文字协议。如此明算账,如此划清界限,一家人才会多一分和谐。

猜你喜欢

大儿子界限麻烦
界限
小号
间隙
糟糕!我有大麻烦了
掰断筷子
破次元
掰断筷子
看看德国人的家庭界限感
“能麻烦你一下吗”“不能”
彼此麻烦,才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