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1-18李晓丽

中外医疗 2018年34期
关键词:瑞舒伐阿托心血管

李晓丽

如皋市中医院心内科,江苏如皋 2265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过于油腻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冠心病作为典型的心血管疾病在心内科疾病发病率中占据着首要位置,药物治疗是临床上针对冠心病的重要手段,最常见的包括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1]。该次研究就以该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该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为例,按照数字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39例。A组39例患者中男 17例、女 22例,年龄在 45~70岁,平均(57.63±12.17)岁;B组39例患者中男20例、女19例,年龄在43~72 岁,平均(55.82±13.42)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提出的标准[2];②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他汀类药物禁忌者;②正在服用其他影像血脂药物者;③未签署同意书者。该次研究获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由患者或其家属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该院针对冠心病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降压、降糖治疗,给予硝酸酯类抗心绞痛、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3]。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 (国药准字H20080669)治疗,按照10 mg/d,嘱患者于晨起或睡前口服;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 (国药准字J20120050)治疗,按照20 mg/d,嘱患者于睡前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至少1个疗程,每个疗程为10周[4]。

1.3 观察指标

①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参照2015年《血脂异常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中国专家共识》[5]提出的疗效评定标准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价。显效:患者心绞痛、冠脉阻塞等症状完全消失,心电图检查显示Q波、S-T波正常;有效:患者心绞痛、冠脉阻塞情况显著缓解,心电图检查仅有异常Q波;无效:均未达到以上要求。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②血脂检测:分别采集入院时、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室温静置20 min待其凝集完全,3 000 r/min离心10 min,使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

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血脂指标为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 t检验;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AB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和74.36%,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

治疗前,AB 两组血脂 TC、TG、HDL-C、LDL-C 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97 3,t2=0.859 6,t3=0.129 7,t4=0.149 6,P>0.05);治疗后,A 组患者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t1=6.748 8,t2=14.392 0,t3=6.224 4,t4=16.680 9,P<0.05),B 组患者较治疗前也有显著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587 5,t2=9.094 7,t3=5.576 1,t4=14.212 5,P<0.05);AB 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t1=0.471 8,t2=1.963 0,t3=0.518 7,t4=2.318 9,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1例头痛、1例恶心呕吐、1例全身无力、1例皮疹,总发生率为10.26%;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3例恶心、2例发热、4例胃胀气、2例骨骼肌痛,总发生率为28.21%。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4 4,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不仅是指冠脉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等疾病,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2015年死亡统计数据,心血管疾病死亡占主要疾病死因首位;2016年Dysis-China亚组研究中,血脂异常二级预防患者中77.06%为冠心病患者。由此可见,对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种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降脂药物,可有效降低TC、TG、LDL-C等指标,提高HDL-C[6]。其作用原理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导致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降低。同时,这种药物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对于防治多种冠心病并发症有明显的效果。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mmHg]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情况[(),mmHg]

?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和74.36%,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比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更好,这可能是因为瑞舒伐他汀不仅可有效降低血脂,还可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炎性指标,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明显。同时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前,AB两组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 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我们,两种药物对于降低血脂,促进心血管扩张,预防冠脉狭窄和闭塞都有显著的效果。另外研究还指出,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6%,B组28.21%,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告诉我们,瑞舒伐他汀的耐受性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同类药物相似甚至更少。赖诚民等[7]报道显示,瑞舒伐他汀在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下,瑞舒伐他汀对骨骼肌、肝脏、肾脏功能的影响相较于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他汀类没有显著差异,只有当其剂量达到或者超过40 mg/d时会有微量管型蛋白尿的产生。

这与胡鸿妍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胡鸿妍针对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显示,瑞舒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95.3%,阿托伐他汀组总有效率为 87.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21.9%明显低于阿托伐他汀组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瑞舒伐他汀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优于阿托伐他汀组 (P<0.05)。再次证明,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效果较好,但瑞舒伐他汀的效果更好,安全情况也高于阿托伐他汀。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就冠心病来说,瑞舒伐他汀的疗效和安全性高于阿托伐他汀。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阿托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