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分析

2019-01-18杨砚亭卢国华

中外医疗 2018年34期
关键词:结膜球菌葡萄球菌

杨砚亭,卢国华

1.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常州 213000;2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江苏常州 213000

正常人体结膜囊长期暴露于自然界,直接与皮肤相连,出生后不久结膜囊内就可出现细菌,并随生活环境及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1]。一般情况下,结膜囊内的细菌多为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1-2]。当施行内眼手术时,这些细菌可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造成感染,后果严重,轻者引起患者视功能损害,重着甚至需要摘除眼球。因此,分析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状况,做好术前结膜囊无菌化准备,对于预防围手术期眼内炎极为重要。

该研究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8年7月入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193例(386眼)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对患者行双眼结膜囊分泌物细菌培养及鉴定,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的白内障患者193例(386眼),其中男73例,女120例,年龄41~92岁。入组标准:患者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1年以上。裂隙灯检查存在明显晶体混浊。行眼科常规检查除外眼睑、睑缘、结膜、角膜等眼表慢性炎症,泪道冲洗通畅无脓。采样前1个月患者未使用任何抗生素滴眼液。

1.2 标本采集

采集时患者坐位,头后仰,向上注视,采集人员翻转患者下睑皮肤,充分暴露下穹隆部,将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由内向外旋转轻拭下睑结膜囊,反复两次,注意不遗漏内眦部且避免接触睫毛或睑缘等部位。

1.3 细菌培养及鉴定

将已采集标本的棉拭子涂布于血琼脂平板培养基,置于35℃恒温细菌培养箱培养48 h。若无细菌生长,则为阴性。若有细菌生长,再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膜囊阳性菌分布状况

386眼标本共培养出阳性菌生长164眼,阳性率为42.49%。阳性标本中,单菌生长148眼,占90.24%,多菌生长16眼,占9.76%。单菌生长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48.78%),其次是革兰阳性杆菌(35.98%)和革兰阴性杆菌(5.49%)。 见表1。

表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结膜囊阳性菌分布状况

2.2 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年龄的关系

>70岁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7.12%(98/208),≤70岁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7.08%(66/178)。>70岁患者与≤7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4,P=0.047)。 见表 2、表3。

2.3 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性别的关系

男性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3.75%(63/144),女性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1.74%(101/242)。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9)。见表 4。

表2 不同年龄段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

表3 不同年龄段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比较

表4 不同性别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比较

2.4 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糖尿病的关系

糖尿病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2.70%(39/74),非糖尿病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0.06%(125/312)。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P=0.048)。 见表 5。

表5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比较

2.5 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季节的关系

按春(4~6 月份)、夏(7~9 月份)、秋(10~12 月份)、冬(1~3月份)划分为4个季节,4个季节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 50.00%(56/112)、44.00%(44/100)、29.35%(27/92)和 45.12%(37/82)。

春夏季节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7.17%(100/212),秋冬季节细菌培养阳性率为36.78%(64/174)。春夏季与秋冬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P=0.040)。 见表6。

表6 不同季节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比较

3 讨论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尽管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正常成人结膜囊可有细菌存在,在进行白内障手术时,这些细菌可通过手术切口进入眼内,引起感染,因此分析患者术前结膜囊带菌状况,做好结膜囊无菌化准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1 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

回顾文献报道,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在38%~68%不等[3-6]。宋林等[3]对538例哈萨克族白内障患者的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发现538例标本中有214例培养出阳性菌生长,阳性率为39.8%。阳性菌以G+球菌为主(88.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常见(66.4%),其次是微球菌(9.8%)。王著玲[4]对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发现G+球菌占总检出菌的6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列第三位。该研究,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42.49%,阳性标本中单菌生长占多数(90.24%),多菌生长占少数(9.76%)。单菌生长中G+球菌、G+杆菌、G-杆菌常见,构成比分别为48.78%,35.98%和5.49%,G-球菌未见。多菌生长均为G+球菌和G+杆菌共存。G+球菌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葡萄球菌。此外还检出了不很常见的缓慢葡萄球菌、木糖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优美颗粒链菌、粪肠球菌、克氏库克菌等G+球菌,以及极小棒状杆菌、解脲棒状杆菌、植生拉乌尔菌等G+杆菌,大肠埃希菌、甲基杆菌、荧光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鲁氏不动杆菌等G-杆菌。

3.2 影响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的因素

常见的影响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的因素有患者年龄、地区、民族、季节、干预因素(术前滴眼药水,结膜囊冲洗等)等[3-5,7]。该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带菌率明显增加,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同[3,5],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与患者年龄增大,抵抗力下降、泪液分泌减少、结膜囊自净作用减弱、眼表防御功能降低等相关[1]。

此外,该研究还发现,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0,P=0.699),与国内[3-5]大部分研究一致。但国外[8]亦有研究表明,男性是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尤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凝固酶阴性棒状杆菌的增高更为明显,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与患者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人口学特征等相关。

该研究,糖尿病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为52.70%,而非糖尿病患者为40.06%,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的重要因素 (χ2=3.910,P=0.048),与既往研究结果相同[4-5.9]。聂昕等[5]的研究还发现,糖尿病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增高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程度正相关。一方面,由于糖尿病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更高,另一方面,由于此类患者的免疫力和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均较非糖尿病患者低,术后伤口愈合较慢,故糖尿病患者发生术后眼内炎的风险更高,临床上更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结膜囊无菌化准备。

季节也是影响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的危险因素,春夏季节患者结膜囊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秋冬季节(χ2=4.220,P=0.040),与国内[7]研究一致。 这是由于大多数病原体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对患者结膜囊细菌的生长繁殖产生了影响[7]。

然而,该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局限于在江苏常州地区进行,不能代表其他地区白内障患者结膜囊带状况;②在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的同时,未行药敏试验,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结膜囊可有细菌存在,年龄、糖尿病、季节均是影响带菌状况的重要因素,通过术前对患者结膜囊带菌状况进行分析,可为围手术期结膜囊无菌化准备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结膜球菌葡萄球菌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结节病合并隐球菌病的研究进展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株副球菌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特性研究
如何防治眼睑结膜结石复发?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结膜切除术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鸡葡萄球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