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内涵、特点及亮点
2019-01-18布成良
□布成良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70 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不仅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且又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
一、中国道路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多认为“中国道路”比“中国模式”的提法更科学。但对“中国道路”的内涵并未取得广泛共识,理论界给予多种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把“中国道路”理解为中国自古及今的发展道路。陈晋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视域,把中国道路划分为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时代)发展道路,近现代革命道路(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改革道路几个宏大发展阶段。“由远及近地说,中国道路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近代以来的历史孕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奠基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来自不易。”[1]
第二种观点,把“中国道路”理解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陈先达认为,“中国道路,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包括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经历的全过程。对过去来说,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对现实而言,它就是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对未来而言,它就是中国为之奋斗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共产主义。”[2]
第三种观点,把“中国道路”理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认为这一道路的起点始终为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严书翰把中国道路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56—1966年),毛泽东艰辛探索的阶段;第二阶段(1978—1992 年),邓小平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阶段;第三阶段(1989—2002年),江泽民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 世纪。第四阶段(2002 年至今),胡锦涛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
第四种观点,把“中国道路”理解为特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包括毛泽东等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政界和学界多数同志持此观点。如《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P25-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十讲》第二讲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5](P20),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第五种观点,个别学者把中国道路的政治发展之路等同于中国道路。如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袁义才认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即所谓中国道路。因为国外政治体制可划分为民主和专制两种类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并不具备民主或专制体制的典型特征,则被称作“中国道路”或“第三条道路”等[6]。
由此可见,对“中国道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中国道路”有广义、狭义上理解,从广义上说,“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社会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追求自身发展、有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从狭义上说,中国道路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道路,不是近代中国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革命历程,而是中国共产党从执政开始,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理解是以“四个现代化”的总体理念提出的。毛泽东一再强调中国建设现代化的问题,并不断对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进行调整、充实、完善。1953 年12 月制定的《关于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指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7](P704)1959 年12 月—1960 年2 月,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是要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根据这一设想,周恩来在1964 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指出,要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因此,中国道路是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的,尽管后来经历了严重曲折。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及其之后的几代领导人接力探索,逐渐找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从1952 年到2018 年,中国GDP 从679 亿元增加到90 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174 倍,人均GDP 从119元增加到64644 元,按不变价计算增长70 倍。按市场汇率计算,2018 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3.6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20.5 万亿美元。2018年人均国民收入达到9732 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70年的发展史表明,中国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缺衣少食的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从封闭僵化有被开除“球籍”危险的境地发展到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成功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道路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条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4](P26)这是一条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可是,国内外都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无非是实行“市场化”,走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黄亚生就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从其他国家的身上找到影子。[8]质疑、否定中国道路的声音多年来从未间断。
中国共产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践证明,中国道路是实现现代化的成功之路。
从理论上看,中国道路具有鲜明的特色,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至少有以下三点不同: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性质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对外扩张是资本主义的本性,也是资本主义道路的一个显著特征。约瑟夫·熊彼特把资本主义的兴起称为开启了“海盗式的帝国主义时代”,因为它在开拓世界市场的同时,使“贸易与开拓殖民地相联系,与毫无节制的剥削殖民地相联系,与非公开的战争相联系”。[9](P506)这种侵略式扩张和掠夺,给许多国家造成无尽的灾难和痛苦。因而,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当然,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逐步纠正了早期的野蛮状态,通过民主法制、社会保障等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走上了有序发展道路。当然,资本逐利的本性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主要动力就是掠夺财富和扩大市场,不可避免导致世界性或地区性冲突和动荡。
中国现代化发展之路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去获得资源和开拓海外市场。1979 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同年3 月底,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1980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特别是在青年当中,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制度,说什么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这种思想一定要大力纠正。”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解决四个问题”,或者说必须具备四个前提,即“要有一条坚定不移的、贯彻始终的政治路线”;“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要有一股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10](P237、248-265)
与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不同,中国只能以社会主义道路选择融入全球性现代化进程之中。中国式的现代化反对对内压迫和剥削、对外扩张和掠夺,主张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
(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主导下发展成熟、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
传统观念把计划经济看作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看作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得益于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关系认识的逐步深化。由党的十二大时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一个伟大创举”。1992年“南方谈话”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认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3 年11 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 年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
无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还是“决定性作用”,中国都没有按照西方经济学理论进行改革。西方经济学大多主张让市场自然发育,强调政府要尽可能少干预市场。即使在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期,西方国家也没有放弃对市场采取放任的自由主义原则。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既自然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又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市场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形式,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运行,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大限度地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内在活力和经济创造力。市场经济与不同经济制度结合就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就不能按照西方自由放任的模式发展经济,而要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和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个重要特征。”[11](P506)实践证明,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解决了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难题,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走出了一条富民强国的成功之路。
(三)中国是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内嵌合作、共享精神的现代化道路
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按时间先后划分为“早发—内生型”和“迟发—外诱(生)型”两类。进入20 世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已经将全球瓜分完毕、整个世界市场主要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已经很难走通经典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现代化就是西化”成为骗人的鬼话。1933 年7 月,上海的《申报月刊》曾刊出“中国现代化问题号”特辑,讨论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应该走个人主义、社会主义的道路,还是走外国资本所促成的、国民资本所自发的道路?在16 篇专论文章中,只有1 篇完全赞成走私人资本主义道路,5篇赞成社会主义方式,9 篇主张混合方式。[12](P356-357)
中国的现代化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掠夺本国人民和殖民地附属国人民老路,“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中国开启现代化起始阶段得出的唯一正确的结论。而当今世界已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国只能在参与、适应并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探索符合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进入21 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1](P354)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经济发展正在实现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战略转变。中国道路是一种内嵌合作精神的发展道路,是在对外开放中主动参与世界体系,并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悄悄改变世界。但它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在全球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三、中国道路的最大亮点
中国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依次推进、分阶段实施的发展之路,这是中国道路的亮点之一。
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但始终没有实践路径。毛泽东曾计划用50—100 年的时间,实现“四个现代化”。他在上世纪50 年代说:“1911 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45 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45 年,就是2001 年,也就是进到21 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当然,“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13](P116、302)毛泽东提出要在20 世纪末实现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探索遭受严重挫折。
改革开放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1987 年,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4](P251)为此,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提前完成,前两步目标顺利实现。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的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规划,指出21 世纪的头50 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000 年翻一番,使人们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体制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5](P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11](P36)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如何完成这一执政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我以为,实际上是提出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步,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是党的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前后衔接、接力探索的路线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的有机统一。
总结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成功走完现代化的“前半程”。但中国道路开辟和发展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有激流险滩,也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当代中国处于矛盾凸显期和改革攻坚期,所面临问题复杂,矛盾突出。表现为收入差距拉大、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社会秩序失衡、伦理道德失范、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等等。早在1993 年9 月,邓小平同弟弟邓垦说,“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16](P1364)
如何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至少解决了以下两大难题,成为中国道路发展的最大亮点:
1.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着眼于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一是注重普惠性、基础性民生建设。我国已初步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70 年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35岁,2018 年达到77 岁,远高于世界平均预期寿命72 岁。[17]当前,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方面基本公共服务,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
二是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现在,我国大部分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各地发展基础和条件不同,还有不少困难群众。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三是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发展是硬道理,离开经济发展的基础谈民生改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善民生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拉美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教训表明,不切实际的高承诺、高福利,或者失信于民、政府垮台,或者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不能被福利民粹主义绑架民意,要使人民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自身奋斗的目标。改善民生,政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要竭尽全力而不是有所保留,锲而不舍而不是半途而废;量力而行,就要立足国情而不脱离实际,遵循规律而不胡乱承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反腐败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驰而不息狠抓作风,雷霆万钧反对腐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多年来想刹而不能刹住的歪风邪气刹住了,“打虎拍蝇”的成效世界瞩目。据统计,自2012 年至2017 年,共有440 多名省军区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8900 多名厅局级干部、6.3 万多名县处级干部违纪违法受到惩处。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又是难点问题。民生无小事,我们解决民生问题取得巨大成就,但民生的改善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仍需努力。反腐败斗争成果显著,但对反腐败斗争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不能低估,仍然任重道远。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标本兼治,从治标入手,为治本赢得时间、赢得民心。而治本之策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道路贯通历史、现在。回顾历史,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来者,中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聚焦现在,中国注重党的领导力量、市场经济驱动力量、人民主体力量配合,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拓展这条道路,才能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才能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