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普教授运用二龙汤治疗老年痹症经验

2019-01-18温金莉靳昭辉高普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痹症高普痹证

温金莉 靳昭辉 高普

100093北京市海淀区香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1

10009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科,北京2

痹证是一种老年多发病、常见病,因其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的特点,给广大老年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酸楚麻木,肿胀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西苑医院高普教授医术精湛,博采众长,从医40 余年,长期致力于临床老年病的研究。高老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临床中广泛应用二龙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痹证,取得较好疗效,现将高老运用二龙汤加减治疗痹症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对痹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痹证是由于机体正气亏虚,营卫空虚,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导致外邪(风、寒、湿、热邪)乘虚内侵,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滞而为瘀,血瘀进一步影响气血的运行,经脉不通,故见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认为外感风、寒、湿是导致痹证的常见病因。痹证的病因分为内外因,内因为机体正气亏虚,营卫不固;外因为风、寒、湿、热邪浸淫人体。在痹证的病机演变过程中,均与血瘀关系密切。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行迟缓而为血瘀;寒性凝涩,使经脉收引,血行迟缓,甚至血液凝滞,而导致血瘀;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阻滞气机,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邪热入血,伤津耗液,使血液黏稠凝滞,形成血瘀;风性走窜,善行而数变,所到之处,阻滞气机,气血失和,筋脉失养,气血凝滞而为瘀。不论内外因,均通过闭阻经络,造成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滞机体,脉络痹阻,发而为痹[1]。

因机立法

根据痹证气血壅滞,脉络痹阻的病机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以活血止痛、祛风通络的二龙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痹证。二龙汤组成:穿山龙25 g,川地龙12 g。主治痹证见肢体关节麻木、疼痛、肿胀,关节屈伸不利等症。方中穿山龙为穿龙薯蓣的干燥根茎,性苦,微寒。归肝、肺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用。川地龙性寒,味咸。功能:清热平肝、息风止痉、通络除痹、平喘利尿。二药合用祛风活血,从而达到经脉得通,通则不痛的效果。

随症加减

临床上,多以二龙汤为基础方,临证时辨证加减。关节屈伸不利,筋脉挛急,加青风藤、海风藤、钩藤、络石藤、鸡血藤、威灵仙,这类药均有祛风通络的作用;感受风邪为主,症见关节麻木,恶风,疼痛部位多变时,加用防风、白芷、汉防己、追地风等祛风药物;寒邪凝滞,关节疼痛难忍,受凉加重时,根据疼痛程度酌加制附子、川乌、草乌等散寒温经止痛药物;关节重着,湿邪阻滞,加苍术、防己、麸炒白术、薏苡仁等祛湿药物;病程日久,正气亏虚,气血不足,辨证加生黄芪、太子参、当归、党参等补气养血之药;久病肝肾亏虚,腰膝酸软,加桑寄生、杜仲、牛膝、千年健、金毛狗脊等补肝肾,强筋骨的中药;风寒邪气痹阻经脉,关节肿胀屈伸不利,加乌梢蛇、土鳖虫活血通络,搜逷风邪。

典型病例

患者,女,76 岁,于2017年11月7日就诊。初诊:双膝关节疼痛,双手指间关节僵硬疼痛2年,伴有乏力、怕冷,活动受限,腰酸痛。时有心悸,失眠,纳可,大便溏。现双膝关节肿痛,皮温正常,双手指间关节胀痛,余无明显阳性体征,舌质暗淡有齿痕,苔白,脉沉细。双膝关节正侧位片:双膝骨关节病。类风湿因子(+);抗链“O”(-);骨密度检查:-3.3。中医诊断:痹证。西医诊断:①类风湿关节炎;②骨质疏松症。辨证:肾阳亏虚,寒瘀痹阻。治则:温阳补肾,活血止痛,散寒通络。方剂:二龙汤加减。穿山龙25 g,地龙12 g,土鳖虫6 g,制附片(先煎)9 g,青风藤15 g,海风藤15 g,鸡血藤15 g,仙灵脾12 g,仙茅12 g,生黄芪40 g,当归10 g,狗脊12 g,骨碎补12 g,补骨脂12 g,枸杞子30 g,远志12 g,茯神15 g,炒酸枣仁30 g,炙甘草15 g。7 剂,水煎服,1 剂/d,2 次/d。复 诊:2017年11月14日,患者服药后诉双膝关节疼痛、双手指间关节僵硬疼痛减轻,怕冷好转,活动度增加,腰部酸痛减轻。心悸减轻,眠增,大便溏好转。上方减当归,加桂枝9 g。14 剂,水煎服,1 剂/d,2 次/d。三诊:2017年11月28日,患者服药后诉关节疼痛怕冷明显减轻,已基本可外出活动,心悸失眠明显好转,后坚持服药1个月,又随访3个月,诸症平稳。

讨 论

高普教授认为,气血壅滞,瘀血内阻,脉络痹阻是老年人痹证的根本病机,血瘀贯穿于痹证的发生、发展全过程。治疗时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根据风、寒、湿、热邪气的偏重,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给予辨证加减化裁,注重祛风、通络、止痛药物的选用。临证中常辨证予二仙汤、乌头煎、百合地黄汤、六味地黄汤、右归丸、左归丸、生脉饮等方药合用,随症加减化裁,往往能收到更好疗效。部分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药物有小毒,治疗时药物用量应慎重,注意避免配伍禁忌,注意用药时长。老年患者常见脾胃气虚,治疗时要注意固护胃气,调理脾胃。

高普教授临床以二龙汤为基础,同时辨证加减,在治疗老年人痹症时,疗效十分确切,能有效缓解老年痹症患者的各种不适症状,对老年人痹症的进一步发展也能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因此值得我辈深入学习,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痹症高普痹证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Efficacy and Safety of Wuling Powder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 Meta-analysis of Clinical Trials
从“营卫倾移”角度探讨痹证的中医理论机制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