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进入选举模式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2019-01-18陈咏江
■ 陈咏江
鉴于“九合一”选举大败以及2020年大选越来越近,民进党在内斗的激情中提前开启选举模式,两岸关系不幸成为其党内斗争以及打击国民党的工具。
一、民进党提前进入选举模式
一是不再大搞“损人不利己”的改革。“九合一”选前,蔡英文以所谓改革黄金期大肆推行关于劳资关系、“年金改革”、“司法改革”、“原住民转型正义”、同性平权、非核家园等各类激进改革措施,结果把绿营中下层支持者、中间选民以及蓝营上下全都得罪一遍。民进党在“九合一”大败以后,各类打着“分配正义、转型正义”等旗号的内务改革戛然而止,几乎听不到新的口号、看不到实质性进展。甚至对于国民党党产追杀等赤裸裸打击国民党的政治活动都明显力道变缓,显示其重新调整策略,对蓝营采取分化打击。绿营政治人物有规划地开始假扮国民党人气最高的韩国瑜的粉丝,攻击国民党名嘴大咖,打击的对象和手段更加精确,明显更有的放矢,以因应选战的日益临近。
二是集中行政资源为选举服务。一方面,台湾当局各大行政部门及其下属机构成为绿营败选者藏身之地,安抚、控制既得利益者,让绿营权贵仍有东山再起的平台。同时,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还大搞政策买票,针对性地将原来得罪过的青年、农渔民以政策性利益补偿方式收买人心,甚至不顾财政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蔡英文开始集中行政机器塑造舆论,不仅仅在传统媒体上对亲绿者给予更多资源,对亲蓝者连续处罚,对新媒体更是重视有加。蔡英文透过委托中介公司等方式,其网军力量成倍增长,已经达到每天都能够在台湾最热门的PTT网站八卦版上实现“爆版”。甚至在与赖清德的初选竞争中,蔡英文竞选团队乐观评估自己的年轻群体已超过赖清德,可见其自己塑造的舆论反过来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三是蔡英文、赖清德之争白热化。蔡英文与赖清德已经到了谈不拢的阶段,由于蔡英文有执政优势,掌握民意代表提名权,使得党内各派系尤其是赖清德依赖的新潮流系不敢公开支持赖清德。出现党内高层看起来普遍支持蔡英文连任,而党内中下层仍然是赖清德呼声高的情形。在此背景下,蔡英文再度利用党内机器和行政资源,不但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党内初选提名规则,而且刻意安排将赖清德的支持者予以曝光,让赖清德看起来非常形单影只,以方便最终做掉赖清德。而赖清德也采取了不留余地的方式,拒绝就范,党内竞争白热化带动整个民进党进入选举状态。
二、两岸关系成为选举工具
除了内部“独”派压力迫使蔡英文采取更加激进的两岸路线之外,与国民党的竞争需要及美国的暗中支持,也让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动作越来越大。仅就近期而言,就有多处修法可看出其操弄两岸议题为选举造势的意图。
一是修订“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增加限制入境台湾条件。4月9日,台湾当局内务部门、交通部门共同发布命令,修正“大陆地区人民来台从事观光活动许可办法”部分条文,具体包括:一是新增大陆地区人民赴台观光每年停留总期限不得超过120天。二是增加了不予许可大陆地区人民入台观光的限制条件,如:将现行仅限于“现在中共行政、军事、党务或其他公务机关任职”,扩大为“现(曾)任大陆地区党务、军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机关(构)、 团体之职务或为成员”;将现行仅限于“最近五年曾在台湾地区从事与许可目的不符之活动或工作”,扩大为“现(曾)从事与许可目的不符之活动或工作”;将“最近三年曾逾期停留”,扩大为“现(曾)逾期停留”;新增限制条件“申请时,申请人、旅行业或代申请人现(曾)为虚伪之陈述、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伪不实之相片、文书数据”,以及“随行人员(曾)较申请人先行进入台湾地区或延后出境”等;其中比较夸张的规定有,“经许可来台从事团体旅游而未随团入境”的,禁止下次入境观光。意味着赴台参加团体旅游不要错过飞机,不然今后都没有机会再去。此外,还开始针对不同违规情形设定长达1、3、5年的不予许可赴台观光期间。
二是增加执法力度。针对国民党籍县市长与祖国大陆交流设下种种限制,如严格行程报告制度,甚至公立大学教授行程变更都要报告,集中清查未报告人员并罚款。4月16日,蔡英文在召开“国安”会议时更进一步裁示,未来若有人涉及有来台宣扬“一国两制”“武统”等鼓吹战争、恫吓台湾人民的活动,政府应采取相应管制措施,必要时应拒绝入境台湾。
三是限制祖国大陆信息文化传播。蔡英文当局以安全名义,推动修订“通讯传播法”,赋予当局在“涉及国安、资安及个人事项时,限制特定数位通讯传播相关设备之采购及使用”。除了核心设备和主干网拒绝华为等祖国大陆厂商信息设备外,具有台湾当局官方色彩的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及信息工业策进会先后发布禁令,阻绝内部网络使用华为设备。为限制祖国大陆文化传播,推动修订包括“电信管理法”在内的系列法律,限制亲中友华媒体的传播内容。以涉嫌违反投资规定,“不许可爱奇艺来台投资及落地,相关业者也不得代为从事相关活动”,拟下架爱奇艺台湾站。
三、民进党已提前为败选布局
民进党评估2020年大选后丢掉立法机构多数席次的可能性不断上升,充分利用目前立法机构多数席次优势,在两岸关系上人为制造一些长期性制度性障碍,让国民党即便重新上台也很难扭转局面。比如,近期民进党特别力推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法就充分体现出民进党这一布局。
一是为两岸政治协商设置超高门槛。针对祖国大陆有意开启民主协商,探讨“两制”台湾方案,大陆事务主管陈明通在立法机构质询时抛出,两岸谈判涉及政治性议题须“国会双审议,人民双公投”。大陆事务主管部门发布新闻稿指出,未来两岸洽谈有关“政治性”协议,必须由行政部门提出计划,之后交立法机构要经过三分之二民意代表通过才可去谈,之前可先进行不受“公投法”限制的“咨询性公投”。谈完后,送交立法机构审议,必须要有四分之三民意代表出席,四分之三民意代表通过后,再进行全民“公投”,超半数有“公投权”的民众通过后才通过。
二是修改“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加重处罚违规陆资。4月9日,立法机构三读通过“两岸人民关系条例” 第93条之一,全面提高处罚额度,具体包括:一是未经许可在台从事投资,由现行的处12万元新台币以上、6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锾,提升到12万元新台币以上、250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锾,并得限期停止、撤回投资。二是应申报而未申报、申报不实、不完整及规避、妨碍、拒绝检查者,以及违反转投资规定者,由现行可处6万元新台币以上、3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锾,加重为6万元新台币以上、250万元新台币以下罚锾。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表示,正式公布施行后,将由经济部门及金融监管机构依违法情节及社会影响程度订定裁罚基准,核定相应裁罚金额。此举不仅直接限制陆资,也对陆资与外资交叉持股、股权结构较为复杂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入岛产生限制。
由此可见,在某种意义上,民进党在为败选预做准备,即便国民党重新上台,只要敢碰两岸议题,就会遭遇制度障碍,民进党就有了攻击的把柄。而如果国民党不碰制度障碍,两岸关系就难以深入向前发展,民进党本土的话语优势就能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