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诗文中“快乐”的语义表达研究——以“称心”一词为中心

2019-01-18三枝秀子著李寅生译

天中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快乐诗文陶渊明

[日]三枝秀子著,李寅生译



陶渊明诗文中“快乐”的语义表达研究——以“称心”一词为中心

[日]三枝秀子1著,李寅生2译

(1. 日本开智国际大学 教育学部,日本 千叶 277-0015;2. 广西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其作品格调比较深沉,但也有对“快乐”的表达。陶渊明诗文中“快乐”的语义丰富,表达形式多样,其中“称心”一词的使用值得深入分析研究。

陶渊明;快乐;语义;称心

近年来学界出现了重新解读陶渊明文学幽默性的动向。川合康三在《论中国的自传文学》一书中提出:《自祭文》不仅采用以死为主题的祭文形式,而且充满了幽默之感,具有打破既成文学的新意。伊藤直哉在《略论陶渊明幽默的“笑”》一书中提出,陶渊明诗文中的幽默精神体现了陶渊明文学的广度和深度,这种幽默精神的表现必定是他关注并超越人生、社会的诸多问题后得到的结果。像这样从“生的欢乐”“幽默”等侧面进行研究论文并不多见。笔者从与两位学者相同的视角撰写了几篇论文①,本文即为其中的一篇。

笔者在《略论陶渊明诗文中的“快乐”思想的表达——以“乐天”一词为中心》一文中分析了川合康三、伊藤直哉研究过的《自祭文》的情况②。笔者认为陶渊明《自祭文》中的“乐天委分,以至百年”中的“乐天”一词源于《周易》系辞传中的以“天赐命运”为“乐”,是彻底的乐观主义。然而其他诗人作品中,凡咏“乐天”的大都为表现无法消解的“悲哀”而使用“天”这一词语,且没有表现出以此为“乐”的内容。陶渊明一反传统,虽同样使用了“天”一词,却是用来表现享受人生的境界。作为探寻陶渊明作品中这种境界的手段,笔者的研究以他的诗文中关于“快乐”思想的表达为对象,本文的研究便如此。

关于“快乐”一词的意义,笔者认为它是和“悲哀”相对应的,既不是“快乐主义者”等词汇中出现的“快乐”含义,也不是“愉悦”“悦乐”的意思。笔者所说的“快乐”,其意义是享受被赐予的人生。陶渊明诗文之所以会有使人心平气和之处,就是因为表现了“享受被赐予人生”的“快乐”境界。当然,这并不是说陶渊明的作品没有围绕生死之类的诸如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像《行影神》便是以自己的死亡为主题,承认面对死亡的消极情绪。“行”和“影”各自述说了对于死亡的烦恼,但全诗并未就此结束,“神”从各方面的烦恼中解放出来。这里展现的是“三个自己”,笔者将在后面的篇幅中对这些内容有所言及。

在本文展开之际,事先要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陶渊明所讲的“承认‘三个自己’”的“视点”:放眼于内心世界,承认自己对于生死的苦恼,然后冷静地接受这一切。问题在于要把意识集中于内心,承认“三个自己”都是真实的自己。意识到这个“视点”对于研究陶渊明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第二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所谓“宴如”,这是一种不被外在条件左右、保持自身内心精神平静的境界。隐居的生活方式的本质不是罢官或居住山中之类的表面行为,而是不受外部因素干扰地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定和心灵的充实。“宴如”一词准确表达了这样的心理状态。诚然,陶渊明在为官和隐居之间有过反复。冈村繁先生形容这种生活方式为“浮躁”“自我中心主义”“变形的世俗性”也是有道理的③。但是,陶渊明的隐居应如川合先生所说,是为了获得心灵的安定和充实。总之,从整体上来看,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的就是维持心灵的“平静”。本文研究的“称心”一词也和“宴如”一样,意在获得心灵上的安定。笔者认为,“称心”一词表现了以上提到的两个方面,即“关注内心世界”和“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本文将通过研究“称心”一词的各种表达,力求明确“称心”这一表达的特征。

一、关于“称”和“适”

(一)关于“称”

陶渊明诗文中出现了三次“称心”。《饮酒》之十一:“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时运》:“人亦有言,称心易足。”《读史述 · 管鲍》:“管生称心,鲍叔必安。”根据笔者的调查,在陶渊明之前的诗人诗文中尚未出现过“称心”一词④。

在《说文解字》中,“称”的解释为“铨也”,“铨”的解释为“称也”。所以“称”和“铨”都有如称物体重量般衡量大小先后的意思。《诗经 · 国风 · 候人》中有“彼其之子,不称其服”,这里的“称”是指某人的能力与华丽的衣着(即地位)是否相配,把人物的能力和地位像称物体的重量一样相比较,然后得出“不称”的结论。扬雄《剧秦美新》中也有“与群贤并,愧无以称职”,把自己和优秀的人物比较,得出自己能力拙劣、无法胜任职务的结论。由此看出,“称”在这里的意思是衡量一事物是否与另一事物相符合。

随着时代的演变,“称”不再仅仅是指衡量“物”,还可量度“心情”。刘琨《答卢湛诗一首并书》中有“想必欲其一反,故称指送一篇”,意思是刘琨料到卢湛在等他的答诗所以赠诗一首。也就是说“称”是推测他人心情的,然后才顺从其意。《三国志 · 魏志 · 武帝纪》中有“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卹抚循,以称吾意”,意思是武帝见到战乱中穷苦的人们便命令官吏提供粮食并加以照顾。这里“称”的意思是武帝见到穷苦的人们后领会到民意,为顺应民意而采取对策。而武帝也因这些对策和对穷人的救济保持了心理平衡。

总之,“称”的意思就是衡量了A和B后比较两者是否相符。陶渊明的诗中也有与此相同的表达。在《己酉岁九月九日》一诗中,作者首先描写了秋天的景象:“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蔓草不复荣,园木空自凋。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诗人接着由这秋天的感伤而引发出对于死亡的焦虑:“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虽然因为死亡的焦虑使心理失去平衡,但却通过饮“酒”慰藉“情”而获得了心灵的安定。换言之,即借“酒”这个“外在因素”来保持心灵的平衡。

(二)关于“适”

“称”表现的是对A和B两者是否相符的比较,其中A和B不仅限定于“物”,还表现保持“内心”与“外在要素”的匹配和平衡。另外一些汉字中,将“适”和“心”“意”“情”等词一起使用表达心情的诗文非常多。下面将对“适”字进行研究,以明确“适”和“称”的差异。

“适”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适,之也”。藤堂明保先生对此解释道:“之,……意为朝着目标直线前进。适当的‘适’,与匹敌的‘敌’同类,表示A-B两者正面相对。由二者相合之意而引申出符合之意。”⑤由此看来,“适”似乎具有面向外部世界的性质。《吕氏春秋 · 适音》中有一句“故适心之务,在于胜理”,楠山春树先生将其译为:“要适度保持心理平衡,遵从‘理’是很必要的。”⑥由此可见,“适”这一词是可以用来表现心灵的“快乐”的。但是,这必须是在“理”的限制下“适度”的保持。

“适”常与“情”“意”等构成“适情”“适意”等词。《淮南子 · 人间训》中就有“适情”的表达:“故直意适情,则坚强贼之。以身役物,则阴阳食之。”这里描写单豹离开俗世,饮山水,不穿绢麻的衣服,不食五谷,年老了气色还如小孩一般。作者把离开俗世的意义延伸为“适情”。但是,无论怎样养生,他最后还是被“坚强”(虎)吃掉了。作者是在批判这种放纵“意”和“情”的思想,因为它有违和谐。此处的“适情”应该理解为“随情所欲”。范晔《后汉书 · 皇后纪论一首》中也有“适情”的表达:“爰逮战国,风宪逾薄。适情任欲,颠倒衣裳。以至破国亡身,不可胜数。”这里描述了战国时代的乱世景象,人们失去理性和秩序,任意妄为。此处的“适情”表现为失去理性、随心所欲的状态。由此可见,“适”+“情”构成的“适情”一词是用来形容完全偏向感性而缺失理性的心理状态。“适”+“意”构成的“适意”也有此倾向。《史记 · 刺客列传 · 荆轲》中有“顺适”+“意”的表达:“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荆轲即将去行刺,燕太子便凡事随其愿,顺其意,即“顺适其意”。这里列举的“适情”“顺适其意”中的“情”“意”是指随心所欲的状态,毫无自我控制。然而,陶渊明的诗文中既无“适情”,也未出现过“适意”“适心”。

在陶渊明之前的时代已经出现了“适”+“情 · 意”的表达,但陶渊明却未使用过。其原因也许在于,当时“适”给人的印象——为了满足欲望A而要求外在要素B——已经被定格了。而且,“适”表现随心所欲地追求欲望的同时,还具有另一个性质,即其意识背离自我而面向自我以外的东西。陶渊明有一首作品《蜡日》,其中可见“适”一词。如前文所述,其意识面向的是自我以外的他人。“我唱尔言得,酒中适可多”,是说“我”和“尔”因酒而意气相投。也就是说,自己“我”和他人“尔”在此面对面,其意识不是指向自我的内心,而是自我以外的“尔”。《归田园居》中也有“适”,诗中描述面对自我以外的世界(俗)的心情为“适俗”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⑧。《蜡日》和《归田园居》中的“适”都具有意识指向外部世界的性质。如果“称”一词的根本意思是“称量”,“适”的根本意思是“之”,那么诗文中应能见到二者意义的差别。据笔者推测,陶渊明在作诗用字时意识到了二者意义上的差别。

二、含有“称心”表达的诗文分析

(一)关于“称”

本论文的结论是,关于“称心”,陶渊明表现的是保持自我内心精神的平静,保持这样的心境既是“享受被赋予的人生”,也是他最终追求的“称心”式生活的方式。为了证明这个结论,笔者要分析一下陶渊明诗文中的“称”和“称心”之意。

我们来看一下“称”“心”组成的“称心”以外的词。《和刘柴桑》诗中有“称其用”的表达:“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和刘柴桑》一诗的大意是,我(诗人)受邀去“山泽”,却因要离开家人朋友独自生活而踌躇。于是拄着拐杖回到庐山西林附近的草庐(西庐),饮春天的浊酒(春醪)消解困乏饥饿借以慰藉自己。岁月匆匆,世事已离我渐行渐远。我的能力也就只是靠耕织过活,再也别无他求,因为人死之后名利也都将随之烟消云散。这里的“耕织称其用”意思是耕织与自己的能力(用)是相称的。

前文提到,川合先生认为“隐居这种生活方式的本质不是罢官或居住山中之类的表面行为,而是不受外部因素干扰而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定和心灵的充实”。在《和刘柴桑》诗中也有“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之句。这是一种与其为世事劳碌,不如在田园“耕织”、过适合自己生活的心态。可以说,这首诗也表达了对安定的内心世界的追求。前文引用的诗《己酉岁九月九日》也是如此,虽然因为对死亡的焦虑而不安,但饮酒可以慰情,故而得以心安。

(二)关于“称心”

如开篇所述,在《饮酒》之十一、《读史述》、《时运》中都出现了“称心”一词。首先来看《时运》的序文:“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序中的“春服既成”一句,出自《论语》先进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只不过“先进篇”中是“冠者”与“童子”结伴,这里是“偶景独游”。虽然是独自一人,却把“景”(同“影”)当做伴了,这里的“景”不是别人,而是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详见后述)。虽是“偶景”出游,但“心”却涌现出“欣”与“慨”的情绪。以下的诗就是咏这“欣”与“慨”的内容:“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一段所吟咏的“欣”,与序一样,身着“春服”在春色里享受田野的漫步。山脉和天空都被春色渲染,温暖的南风吹拂着大地,像是在助长新苗,这样的景色让人“欣”喜。以下也表达了“欣”的情感:“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人亦有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自乐。”在渡口漱口洗手足,望见向远方延伸的景色,心中倍感“欣”然,便驻足欣赏。感言“人亦有言,称心易足”,随后饮酒自“乐”。这里的酒不是《己酉岁九月九日》中为平衡内心世界而喝的闷酒,而是快乐的酒。诗中洋溢着享受现在、充满着快乐的“欣”喜的感情。

接下来吟咏的是“慨”的感情:“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挣,寤寐交挥。但恨殊世,邈不可追。”作者看到流水,便想起《论语》先进篇中曾晳言及的“童”子与“冠”者散步于“沂”水、边“咏”边“归”的情景。“我”爱这宁静的安乐,不论是睡是醒都希望能够“挥”着杯子,只是“恨”未能与他们生在同一个时代。

最后是在追忆黄帝和尧的时代,“慨”憾置身当代的处境:“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余。”昼夜都在“庐”中休憩,其中花木药草茂密繁盛,竹林葱郁。有“琴”置于卧床上,“壶”中有“浊酒”半壶,黄帝尧的时代已不甚遥远,但这是作者独自一人生不逢时的感慨。

如上所述,《时运》表达的是“欣”和“慨”两种相反的情感,两者虽然相反,“慨”的情感却是产生于“欣”之情中的。序中的“偶景独游”一句,本来是“独”自出游,为什么说是与“景”结伴呢?因为这一句暗示着全诗的基调。首先,关于“景”,下面来参照一下门胁广文先生的《陶渊明研究笔记——关于陶渊明的诗文中的“影”》一文:陶渊明的“影”始终是自我反省并深入内心的世界。对陶渊明来说,除了现实中真实的自己以外,还有另外一个自己存在,这个自己认为现在的自己不是真实的自己。他举杯对着的“影”就是“另一个陶渊明”⑨。根据门胁先生的论证,“影”其实表达的是另一个自己。除“景”以外,《形影神》中还存在着人格化的“形”和“神”。“形”“影”“神”实际上是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陶渊明三个不同的自己,围绕“死”这一主题作者发表了三种主张。“形”认为,人必有一死,所以举起酒杯欲和“影”同饮,纵酒行乐。“影”认为,名随身灭的想法唤起人的五情,但“立善有遗爱”。“行”主张饮酒享乐,而“影”主张求名的最好途径莫过于立善。“神”认为,“行”主张的饮酒消愁只是伤生催老,“影”主张的立善求名也行不通,而“甚念伤吾生”,所以“不如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关于这三个“自己”,兴膳宏先生认为:有另一个陶渊明一直在审视着这内心的矛盾纠葛,这便是《五柳先生传》中自我客体化的视点,也是自我内心存在的他人的眼睛。内心的纠葛越激烈、越真挚,这个他人的眼光就越冷静、越犀利。这双他人的眼睛将陶渊明本身作为素材给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复杂、难以琢磨。这让人想起了莫里哀的话:“幽默主义作家必须要能支配自己的感情。”陶渊明的文学作品就能让人感受到这样一种柔和优美的精神境界⑩。

《时运》序中“偶景独游”的“景”可以理解为另一个自己,这个自己认为现实中这个“欣”喜于眼前的景色、饮酒作乐、朝夕栖憩于草庐的自己不是真正的自己。那么,这个现实的自己,也就是“欣”然饮酒作乐的自己就是“形”。可以说,“欣”与“形”相应,“慨”与“景”相应。“称心易足”的态度与超越喜怒哀乐和生死恐惧的《形影神》的“神”是相同的。《时运》中并没有像《形影神》般明确的表现“三个自己”,但是可以分析出其原型,并且《时运》的作者的视角也跟《形影神》一样是审视内在的自己。“欣”“慨”之类的感情都是从“心”这一内部世界产生的,所以“称心易足”的表达,如果用“适”一词来表达的话,就成了“适心易足”,那么在意义上就成了随心所欲,表达不了心灵满足的意思。《读史述》中的“称心”也可如此理解。“管生称心,鲍叔必安”,这句表现了“管鲍之交”这一有名的故事。管仲和鲍叔牙分配经商所得的利益时,鲍叔牙先分给家境贫寒的管仲,然后自己再拿剩下的部分。而管仲无论多穷困也总要留下一部分给鲍叔牙,对管仲的这种做法鲍叔牙也非常理解。那么“管生称心,鲍叔必安”中的“称心”绝不是放纵欲望、随心所欲,而是表达了心灵的满足。

那么,随心所欲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是怎样表现的呢?陶翁称其为“纵心”。请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之二:“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可疑。”在陶渊明以前,后汉张衡的《归田赋》中也有一句“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中用了“纵心”一词。如“纵心”一样,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把辞去官职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称之为“委心”:“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肉体的存在实在短暂,为什么不“委心任去留”呢?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富贵何地位都不是我的心愿,神仙的世界也非我的期望。

“纵心”和“委心”的诗句都是表达诗人离开官场回归田园后对心灵所向往的生活的追求。但是,与此不同的是,在有“称心”这一表达的诗文中,诗人期望的不是离开官场这表层的东西,而是较之更深层次的心灵的满足。也许是因为这样,《饮酒》十一中有“称心”的诗句并未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诗中前半部分,即第一句到第六句讲述了颜回和荣启期分别是“仁”和“有道”的人物,虽然死后留名世间,在世时却过着清贫饥饿的生活。后半部分,即第七句到第十二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即使死后得到名誉本人也无法知晓,还不如保持心理的平衡(称心)来得有价值,因为不管怎样养生‘躯体’,肉体还是会随自然的变化规律而消失的。”

陶渊明的“称心”实际上表达了诗人保持自我内心精神的平静和追求心理平衡的心态。“称心”表达的是享受“被赋予的人生”的态度:不为流芳后世而在世间劳碌奔波乃至牺牲肉体,不随波逐流;与世无争,生死无惧,只为求得心灵的安定充实。

综上所述,“称心”表达了诗人面对自我内心世界保持心灵平衡的心态:不为流芳后世而牺牲肉体,不随波逐流,与世无争,生死无惧,“享受被赋予的人生”。这样的心态是陶渊明最终追求的“称心”的生活方式。至于陶渊明在现实中是否实现了他的追求,本文且不做讨论。可以肯定的是,陶渊明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注释:

①如:《陶渊明诗中的“悠然”之意解》(《大东文化大学中国学论集》第十五号;1998年3月出版),《从“欢”和“愉”的视点看陶渊明诗文中的“快乐”表现》(《大东文化大学中国学论集》第十七号,2000年3月出版)。

②参见《大东文化大学中国学论集》第四十一号(2001年3月出版)。

③参见冈村繁《陶渊明 · 世俗和超俗》(日本广播出版协会1974年12月出版)第224页。

④《申鉴》卷五“杂言下”中虽出现过“是称心也”,但其意为“这个是称心的”。

⑤参见《汉字语源辞典》(学灯社1965年出版)第463页。

⑥楠山春树《吕氏春秋》(明治书院1996年版)中的高诱注中将“适”解释为“适中适也”。

⑦陶渊明诗文中“适”的用例有四处,其他二例为副词用法,如《行影神 · 行赠影》“适见在世中”。

⑧另说“三十年”为“十三年”之误。

⑨引自《陶渊明研究笔记——关于陶渊明诗文中的“影”》(《大东文化大学纪要人文科学》第22卷,1984年版)第47―48页。

⑩参见《人物 · 中国的历史 · 六 · 长安的春秋》(集英社1981年版)《论脍炙人口的〈归去来兮辞〉的作者诗人陶渊明》一文。

2018-08-30

三枝秀子(1974―),女,副教授,博士;李寅生(1962―),男,内蒙古巴彦淖尔人,教授,博士。

I206

A

1006–5261(2019)01–0096–05

〔责任编辑 刘小兵〕

猜你喜欢

快乐诗文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以文为诗”辨正——从诗文之辨看韩愈长篇古诗的节奏处理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极相思·检翻旧日诗文
《陶渊明 饮酒》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不为五斗米折腰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