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谦教授气血理论治疗阵发房颤的经验总结

2019-01-18丛欢欢林谦通信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6期
关键词:复脉益气房颤

丛欢欢 林谦(通信作者)

100122朝阳区十八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北京

2017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中国每年约54 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及健康的一大杀手。而心律失常既是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又和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源和传导功能紊乱而引发心脏激动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异常。临床上主要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而房颤则是临床上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一种,包括阵发房颤、持续房颤、永久性房颤。现代医疗对房颤治疗包括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虽取得一定进展及成效但却存在较大不良反应、患者复发率较高等缺陷及局限性[1]。而中医在治疗房颤尤其是阵发房颤却有自己独特理念及非同寻常的疗效。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长期从事心血管临床及科研工作,对气血理论有独到见解,在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基础上运用气血理论治疗阵发房颤取得良好疗效。

气血理论最早见于《内经》,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与血之间存在极为密切关系,二者不可分离,互为影响。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且气重于血,气为血之帅表现在气能生血(气化是血液生化的动力),气能,行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能摄血(统摄血液脉管中运行以防逸出脉外);血为气之母表现为血能生气,血能载气。而若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血关系紊乱是各种疾患产生的根源,因此治疗方面,应当调整气血,恢复它们之间正常关系。林谦教授治疗阵发房颤以气血理论为基础,注重气血相和,尤其注重气对血的统帅作用。现从林谦教授临床治疗的两则病例入手对运用气血理论治疗阵发房颤进行经验总结,现报告如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64岁。2019年1月12日因自觉心悸、头晕于当地医院行Holter检查示:心律失常、房颤,诊断为“房颤”,给予法舒地尔、磷酸肌酸钠等静滴治疗,出院后症状有所缓解。未再继续治疗。既往高血压21年,最高血压200/110 mmHg,规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早20 mg,晚10 mg;酒石酸美托洛尔12.5 mg,2 次/d;缬沙坦40 mg,1 次/d;氯吡格雷50 mg,1 次/d;阿托伐他汀钙10 mg,1 次/d。未口服抗凝药物。当地医院曾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拒绝,有意先保守治疗。2019年4月25日听闻林谦教授治疗房颤疗效确切遂到京求诊。刻下症:阵发心悸,发作1~2 次/d,持续十几分钟,口服药物缓解(不详),盗汗,偶有气短,喜热饮,性情急躁,怕热,无胸闷、胸痛,纳眠可,二便调。查血压140/80 mmHg,舌质淡红,苔薄白燥黄,脉细。林谦教授予以益气活血复脉方,处方:党参15 g,法半夏9 g,鬼箭羽15 g,黄连6 g,川芎15 g,赤芍15 g,白芍15 g,丹参30 g,炙甘草10 g,磁石10 g,远志10 g,生黄芪30 g,知母10 g,14 剂,西药停用氯吡格雷改用达比加群110 mg,口服1次/d。二诊、三诊因异地而行微信电话调方,2019年6月14日四诊(面诊):自述近1个月心悸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只发作3~4 次,程度有明显减轻,持续时间缩短,盗汗症状已基本消失,但下肢怕凉。拟方:党参15 g,法半夏9 g,鬼箭羽15 g,黄连8 g,肉桂3 g,川芎15 g,赤芍15 g,白芍15 g,丹参30 g,炙甘草10 g,远志10 g,生黄芪50 g,继服14 剂。后随访3 个月心悸未再发作。

例2:患者,男,67 岁,北京人。2016年8月8日因心梗、房颤于安贞医院行冠脉搭桥术,房颤射频消融术,术后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 片,1 次/d;倍他乐克47.5 mg,1 次/d;普罗帕酮150 mg,3 次/d;间断性血压升高口服施慧达2.5 mg,1 次/d。刻下症:发作性心悸4~5次/周,持续2~3 h/次,多于劳累后发作,可自行缓解,口服倍他乐克亦可缓解,喜冷饮,口苦,饮食睡眠可,二便可。既往原发性高血压7年,冠脉搭桥术后3年,高脂血症4年。血压140/80 mmhg,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拟方:益气活血复脉方,党参15 g,法半夏9 g,鬼箭羽15 g,黄连10 g,川芎15 g,赤芍15 g,白芍15 g,丹参30 g,炙甘草10 g,远志10 g,14 剂。再次就诊患者已自服21 剂,自述心悸症状有所改善,近半月发作5 次,心悸程度减轻,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约半小时左右。三诊时述此期间只有轻微心悸几乎感觉不到,持续几分钟,给予原方加减,随诊2个月症状未再复发。

讨 论

以上为林谦教授临床上治疗阵发房颤两则病例,病例1 为直接口服中药治疗,病例2 为行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口服中药治疗,无论哪种都取得非常明显疗效。临床上阵发房颤多以心慌为主要表现,属于中医“心悸”的范畴,症状多见疲乏,怕热烦躁,喜凉,舌质尖红苔黄或腻等。目前众多理论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房颤与中医“心悸”“怔忡”有关,多为阴虚脉促,法当滋阴复脉。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则认为问题不是单方面的,心脏的正常搏动节律除依赖心阴的滋养外还有赖于心气的推动,心阳的温煦,除滋阴复脉外亦要顾及心气及心阳[2]。而林谦教授认为此病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及痰热,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液运行动力不足而血瘀,五行中火生土,心属火,心气不足则脾气虚,脾运化功能障碍产生痰饮,瘀血及痰饮阻滞气机的运行,郁而化热上扰心神而产生心悸。因此心气不足为基本原因,而瘀血、痰热则为继发性病理产物[3]。林谦教授传承廖家桢教授学术思想及经验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具有益气活血、清心化痰、定神复脉作用的经验方益气活血复脉方。

上述两则病例林谦教授均应用益气活血复脉方。此方中以党参、丹参共为君,党参补益脾气,开气血生化之源。丹参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且清心,二药共奏益气活血之效。黄连清心降火加上法半夏燥湿化痰合用有清热化痰、宁心止悸之功效共为臣药;鬼箭羽活血通经,赤芍活血化瘀、清热凉血,川芎行气活血、开散郁结,三药合用增强行气活血、宁心止悸之功。远志交通心肾、安神定志,酸枣仁养肝血、补心血、养心安神止悸,白芍养血柔肝、滋阴抑阳,三药合用增强养心安神止悸之效。此六药合而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复脉、调和药性,为佐使药。全方益气行滞、促进血行以治其本,清热化痰、活血祛瘀以治其标,标本兼治,从而宁心止悸。

猜你喜欢

复脉益气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复脉汤治疗心脉痹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胺碘酮联合益气复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分析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复脉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及Cx43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