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差异
——基于不同类型媒体的比较分析

2019-01-18莫冬燕王纵蓬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向性公司财务媒体报道

莫冬燕,王纵蓬,李 玲

(1.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5;2.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一、问题的提出

财务重述意味着之前披露的财务报告质量低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会计差错。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上市公司通过发布补充或更正公告对财务报表进行重述是大股东出于自身利益的操控行为[1]。财务重述可能导致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可能严重地损害投资者利益,还可能使投资者质疑财务重述公司的会计诚信,甚至导致其失去对整个资本市场的信心[2-3]。

财务重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上市公司在各期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前期差错更正”“会计差错更正”“差错更正”等,还包括各种补充更正公告。财务重述的发生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中确实存在着非操纵性的差错;二是上市公司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将财务重述作为操纵盈余的手段,先把盈余调控过的财务报告公布出来,目的实现后再进行重述。在中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市场运作机制还不完善的背景下,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更多是由后者引起[4]。为了减少此类财务重述的发生,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证监会于2016年修订并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第3号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3号。

与此同时,媒体关注能否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也引起资本市场的重视。孙坤和于洋[5]研究发现,媒体关注治理作用的普遍适用性。已有文献多以传统报纸媒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一问题,戴亦一等[6]研究发现,来自报纸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遏制财务重述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细分还可发现,媒体关注能够更显著地抑制非技术问题和核心指标的重述。此外,贺建刚等[7]从财务重述的角度出发,将媒体作为一个外界环境,探讨在不同媒介环境下控制权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发现,随着媒介环境的改善,与大股东滥用控制权有关的公司治理缺陷显著减少。已有研究表明报纸媒体报道能够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媒体,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速崛起,其以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传播互动性强、传播成本低廉等天然优势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传播平台[8]。微信平台自2011年亮相以来用户量与日俱增,短短两年内用户便增长至1.90亿户,2012年网络平台在线时长统计数据显示,微信平台的平均在线时长达到每月5亿小时,远超微博、人人网等其他网络平台。截至2016年,90%以上的智能手机安装了微信软件,月有效用户已达8.46亿户,微信已成为用户量最多、活跃度最高的即时通软件,成为继微博之后又一个备受个体和企业欢迎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我国已然进入了“微”时代。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此背景下,微信媒体能否有效减少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发生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同时,传统媒体对公司财务重述的治理作用是否被削弱甚至被微信这一新媒体所取代也引发了思考。有学者发现媒体关注的公司治理作用主要受其主办方影响,李培功和沈艺峰[9]研究发现,市场导向性媒体对上市公司的报道更为普遍和深入,相对于政策导向性媒体具有更加积极的治理作用。对于微信媒体而言,虽然目前很多政府部门也开放了官方的微信平台,但其主要目的多是收集意见、倾听民意、发布政策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会普遍关注上市公司的治理情况,对上市公司的报道少之又少。因此,微信媒体多是以市场为导向。

综上,不同媒体类型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差异成了本文的研究重点。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研究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治理作用,以便认识与评价新兴媒体对资本市场的作用,为促进媒体法制化建设提供参考。(2)进一步比较不同类型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差异,以便全面认识与评价媒体的治理作用,切实有效地运用上市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为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提出依据。

二、理论推导与假设提出

(一)微信媒体关注对财务重述的治理作用

媒体借助信息搜集的优势,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包装,创造出新的信息[10],并通过对该种信息的报道,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运营行为背后可能存在的“危险”形成相应的估计和判断[11-12],从而增加对上市公司信息的分析水平和利用程度[13]。

新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信息传播渠道的极大扩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到新闻媒体,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革命性的变化使各种信息的传播在速度、频率及容量等方面都出现井喷式发展,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整体影响力大不如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不足是伴随技术创新逐渐凸显的。报纸媒体以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向人们发布信息的媒体,每天定时定量发行,受到信息容量、地域、互动性、表达手法和分众化需求等方面的局限,面临着舆论引导能力不足、创新经营能力不足和职业精神培育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14]。在互联网普及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新兴媒体超越传统媒体的态势日渐明晰[15]。

比较之下,微信不仅传播速度快,可以方便快速地发布信息,能够与用户进行良好互动,而且运行成本十分低廉,因而微信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微信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社交空间被大大地压缩,全新的社交模式得以建立,用户的生活方式、舆论发展方向也随之改变。通过手机网络,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到不同新闻讯息而不再局限于报纸。在微信平台上,用户不仅仅可以接收信息,还可以通过转发或发送朋友圈的方式传播信息,同时不受文字、图片、链接等形式的限制,这体现出微信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打破了报纸媒体的区域性。微信媒体可能更及时、更大范围、更有效地实现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

假设1:微信媒体报道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且其抑制作用要强于报纸媒体。

(二)不同类型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差异

媒体作为重要外部公司治理机制[16],其治理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声誉机制影响高管声誉及社会公众形象以达到改善公司治理的效果[17]-[20];二是借助舆论导向引起相关部门介入,从而促进相关法律的完善及实施[21];三是媒体报道能够迫使企业改正违规行为[10],比如通过媒体报道引发了行政机构的介入以促使企业改正违规行为[9]。Glaeser 和Sheifer[22]及Pistor和Xu[23]研究发现,在转型经济期,法律治理机制的缺乏,可由国家的行政治理作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种替代机制。事实上,我国媒体确实是通过引入行政机构的介入来发挥治理作用的[9],媒体在政府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之间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被称为四大证券报的《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报》是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属于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上市公司的各种公告等一手信息均须在这些媒体上进行报道。因此,相比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被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曝光的公司更容易引起政府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9],即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能更有效地引入行政干预,这也决定了其权威性和影响力会超过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

李焰和王琳[24]研究发现,负面媒体报道会形成由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声誉共同体,共同体中每个成员有不同程度的声誉受损成本。政府监督也在声誉共同体之列,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声誉受损成本越高,声誉主体(直接责任公司)纠错的动力越大。而对声誉机制,媒体的作用不过是放大了舆论[20]。迫于大量媒体报道造成的舆论压力,证监会才展开了对五粮液公司损害投资者利益行为的调查[24]。因此,在相关报道使政府监管部门面临声誉受损时,媒体的积极监督作用会依然存在。由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难以摆脱报纸媒体与技术革命并行等天然生成的局限性,而作为新媒体中用户量最多、活跃度最高的即时通软件同时也是受到个体和公司欢迎的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媒体对社会舆论的放大效果是传统媒体远不能比拟的,这使上市公司各种机会主义行为受到了更有效的监督。逯东等[25]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内部控制建设的发展模式下,网络媒体报道和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能提高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但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却很难。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同为报纸媒体,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同样以市场为导向,微信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

(三)不同类型媒体报道对不同产权性质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

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转型背景下,非国有上市公司主要面临的是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非国有上市公司往往通过构建CEO的政治关联来化解政策风险[26],而对于市场风险,则需要上市时刻关注,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杨洁和郭立宏[27]研究发现,当市场上出现负面新闻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公司的形象时,非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所有权较为明晰且拥有薪酬激励制度,可以保持较高的危机感,往往可以通过解释声明来维护公司及其产品的正面态度,以获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降低报道对消费者需求和公司绩效的负面影响。在不同类型媒体报道中,微信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形态对社会各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影响公司的市场环境等。在生存、发展、获利的终极目标的引导之下,非国有上市公司将会主动管控微信媒体带来的市场风险。

国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高管任命权均归属于政府,其经营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到行政力量的覆盖。唐雪松等[28]研究发现,为了促进地方GDP增长,非国有上市公司往往由于地方政府的干预出现投资过度的行为,而且地方政府持股方式的不同并不会使地方干预有所差异。薛云奎和白云霞[29]研究发现,为了解决失业问题,国有上市公司承担了较多的冗余雇员,而冗余雇员显著降低了雇员尤其是高管的薪酬对业绩的敏感性,导致公司代理成本增加。实际上,地方政府为了实现各种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往往会对当地国有公司长期施以“掠夺之手”[30],国有上市公司对市场风险并不敏感。因为缺乏必要的市场竞争和预算约束,以市场为导向的报纸媒体和微信媒体也难以发挥监督治理作用。而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是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均为国有性质的终极控制人所掌控,主办单位的官方背景使其具有政策传达的功能,政府监管机构往往会高度关注被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曝光的公司,必要时将通过行政力量介入相关事件的调查,这定会给国有上市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本文提出假设3:

假设3:微信媒体报道能够对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政策导向性媒体报道能够对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年的样本数据。选取2015年的财务重述样本是因为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存在较长的滞后期,2016年的财务重述数据并不完整,而微信媒体报道从2015年开始爆发式增长,因而2015年更具代表性。同时,本文为了避免异常数据的影响,做了以下剔除:(1)证券简称容易混淆的上市公司样本,例如,“好想你”“星期六”“深圳机场”等。(2)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样本。(3)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样本,最终得到1 543个样本观测值。

本文媒体报道数据通过“搜狗微信搜索引擎”(http://weixin.sogou.com/)和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手工收集整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数据通过手工收集上市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补充及更正报告等信息取得;其余数据均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与衡量

1.上市公司财务重述

本文将年度财务报告出现错误且被以后年度修正的、发布补充及更正公告的情况视为财务重述,不包括应法律法规或交易所要求的财务重述,且以年度报告出现错误的年度作为财务重述年度。

2. 媒体关注

本文分别采集了微信媒体和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报道数量来衡量媒体关注度。其中,微信媒体报道数据通过“搜狗微信搜索引擎”(http://weixin.sogou.com/)精确搜索上市公司简称,微信搜索引擎会自动搜索出公众号推送全文中含有上市公司简称的文章数量;借鉴戴亦一等[6]及李培功和沈艺峰[9]的研究方法,通过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手工收集报纸的媒体报道作为传统媒体报道数量,其中《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第一财经日报》等8份重要报纸的报道作为报纸媒体报道;这8份财经报纸中前4份作为政策导向性媒体,后4份作为市场导向性媒体。通过全文搜索上市公司证券简称的方式获取媒体报道数量。

3.控制变量

根据已有研究可知,存在其他变量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因而本文同时对这些主要影响变量进行了控制: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净利率、公司规模、成长性、所有权性质、独立董事比率、是否国际四大审计、股权集中度、非流通股比率、是否交叉上市、行业变量等可能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产生影响的变量。关于股权集中度,王霞和张为国[31]研究发现,大股东的存在有利于解决外部股东监督管理者时的“搭便车”难题。当大股东持有绝大多数股权时,公司业绩就几乎等同于大股东的收益,此时大股东就有动机去要求公司建设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阻止或发现会计差错。同时,大股东对公司治理的直接干预也可以打击董事会及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财务行为。变量是否交叉上市控制了公司是否发行B股或H股的影响,因为上市公司对B股或H股投资者的会计信息适用于国际会计准则或香港会计准则,不同准则的使用极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发生会计差错、会计政策的变更等问题。变量的具体符号和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假设1、假设2和假设3,本文首先构建模型(1)进行logistic回归:

prob(fr=1)=α0+α1ln_(media+1)+∑αicontroli+ε

(1)

主要观测系数α1,并通过比较不同媒体下系数α1来判断本文的研究假设是否成立。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由表2可知,微信媒体报道样本公司的平均次数为8.18次,报纸媒体报道样本公司的平均次数为3.41次,表明上市公司受到微信媒体的关注比报纸媒体更多;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的平均次数为1.61次,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的平均次数为3.24次,表明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仍是报纸媒体报道上市公司信息的主力军。同样以市场为导向的微信媒体报道平均次数是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的5倍之多,表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难以摆脱报纸媒体与技术革命并行天然生成的局限性,影响力已远不及微信媒体。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实证结果分析

1.假设1与假设2的回归结果分析

不同类型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本文在表3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合并构建等价方程组,据此回归分析得到相同系数的估计值;其次针对媒体报道和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变量对应的回归系数估计值进行卡方检验,整理得到的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回归结果

注:表格内括号里的数字表示z统计量;***、**和*分别代表1%、5%和10%显著性水平;表格数据的0.00是由于保留小数位数导致的一个极小值。

表4 不同类型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抑制作用的差异检验结果

注:表格内的数字表示卡方检验的卡方值,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卡方检验的P值。

从表3列示的回归结果可知,微信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5%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微信媒体报道能够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从表4所列示的回归系数差异卡方检验结果可知,在5%水平下微信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报纸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表明微信普及度更高,信息传播速度更快,除了由证监会发布的官方信息,还涵盖了大量由财经类微信平台、自媒体人发布的非官方信息及以其他社会公论,社会影响力较高,给上市公司造成了较大的舆论压力,因而微信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报纸媒体报道,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假设1得证。

报纸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10%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5%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并没有很显著地抑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根据Dyck等[12]及Dyck和Zingales[20]的研究发现,媒体无法通过影响经理人声誉实现外部治理作用很大的可能是由于我国缺乏市场竞争机制。而同时又根据李焰和王琳[24]的研究发现,纸媒体报道又无法像微信媒体那样通过扩大舆论而影响声誉共同体的利益迫使直接责任公司纠错。李培功和沈艺峰[9]研究发现,无法像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那样引入行政机构的介入。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因而同样以市场为导向的微信媒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也要强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假设2得证。

表4的回归系数差异卡方检验结果也表明在5%水平下微信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在5%水平下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回归结果再次支持了假设2。

2.假设3的回归结果分析

将上市公司按照其产权性质划分为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媒体报道对这两类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如表5所示,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与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5%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可以有效抑制财务重述的发生。微信媒体报道、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未能显著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是因为我国地方政府出于政绩诉求和经济诉求,对本地国有上市公司实施司法地方保护,极大地限制了微信媒体报道及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对公司违规行为的监督效果,而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因其浓厚的政治色彩能够引起国有上市公司的重视。

微信媒体报道与非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10%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重视市场表现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会更主动地进行风险管控,以避免强大的社会舆论对其公司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与非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之间的系数不显著,但符号为负号,表明在我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中,非国有上市公司也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给公司造成的政治风险。

表5 媒体报道对不同产权性质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

3.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本文进行如下稳健性检验:以营业收入总额的自然对数(ln_size2)替代资产总额作为公司规模的衡量指标,以总资产增长率(growth2)替代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公司成长性的衡量指标,以公司前3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top3)替代公司前5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作为股权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回归结果基本一致。

假设1、假设2和假设3的稳健性检验结果如表6、表7和表8所示。

表6 假设1和假设2的稳健性检验结果(1)

表7 假设1和假设2的稳健性检验结果(2)

表8 假设3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表6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微信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5%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7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在5%水平下微信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报纸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表明假设1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在5%水平下同样以市场为导向的微信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在1%水平下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表明假设2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表8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微信媒体报道与非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10%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与非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10%水平下也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验证在我国这样的转型经济国家中,除市场风险以外,非国有上市公司也需要应对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给公司造成的政治风险。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与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在10%水平下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假设3的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5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媒体报道与上市公司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发现:(1)微信媒体对上市公司关注能够抑制其财务重述,且抑制作用要强于报纸媒体。表明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对上市公司行为的影响格局发生了转变。(2)通过对媒体类型的划分,发现同为报纸媒体,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报道;但同样以市场为导向,微信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3)微信媒体报道能够显著抑制非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政策导向性媒体报道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财务重述。

针对研究结论,本文有如下启示与建议:

第一,本文的研究表明以微信媒体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能够有效地治理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同时大有超越传统媒体之势。首先,这为广大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相比于政府监督和法律约束等其他外部治理,媒体监督以其市场化程度高的特点,有着更好的外部治理效果,应该充分利用,并与公司的内部治理形成良好的互补。而微信媒体更是以它成本低、覆盖广、传播快的特点,通过大量媒体报道对政府监督部门施加压力进而促使直接责任公司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使其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优势互补,成为监督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一把利剑。其次,微信媒体等新兴媒体出现较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成熟,对其监管也相对有限,难免会存在不实报道,给上市公司带来不必要的舆论负担。因此,在充分利用好微信等新兴媒体的监督作用的同时,也应该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严厉打击媒体制造、传播虚假新闻的行为,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和声誉,为公司营造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

第二,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相比于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其抑制作用明显,尤其是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抑制作用显著,以其浓厚的政治色彩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形成了震慑。因此,尽管微信一类的新兴媒体崛起给媒体的监督作用带来了一股新的力量,但作为所有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公告的权威新闻载体,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在媒体监督方面仍然是起到主导作用的,其在抑制企业财务重述等方面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本文认为,政府应该坚定对政策导向性报纸媒体的支持,使其能够在中国资本市场上长久持续发挥其监督作用。

第三,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在抑制企业财务重述方面的作用不显著,一是受到了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纸质媒体的局限性被放大;二是确实存在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对当地国有上市公司施以“掠夺之手”并利用司法手段进行自我保护的现状,使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的监督作用被内外两个方面削弱。因此,市场导向性报纸媒体应该积极转型,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纸质媒介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其传统媒体的专业性和庞大的线下组织,重新发展壮大,成为另一股能起到有效监督作用的中坚力量。

通过本文的研究,不同类型媒体报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的抑制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各种媒体之间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其不可被替代的作用。因此,采用多种媒体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全面地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进行监督,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导向性公司财务媒体报道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研究
基于认知-信念-行为导向性护理干预在脑动脉瘤栓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因及治理研究
专家点评
多元化战略下的雅戈尔公司财务风险研究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指数报告(2016)发布
新媒体广告营销的平台优势与导向性问题
课堂因问题而精彩思维因问题而活跃
超级平衡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