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课堂实录
2019-01-17高政艳
高政艳
一、导入新课
师: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人一样玩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古罗马人一样四处征伐;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足;而现在,我们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而我们的对手却已经换了好几轮。
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文字信息处理技术远远落后,正面临着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计算机提出的严峻挑战,甚至有外国人这样说:“汉字如果不废除,中国就不能进入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真正走向世界。”在这一危急时刻,王选迎难而上,由他领导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让我们的汉字成功通过了这项挑战。这项技术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你打开手机浏览新闻,你看到的文字就使用了这项技术。
二、课前设疑
师:大家看,谁在演讲?
生:王选。
师: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努力奋斗,取得过很多成绩的科学家。”
师:王选曾经取得过哪些成绩?
生: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被誉为“当代毕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2002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师:他在一个什么样的场合对谁发表演讲?
生:在北京大学面向北大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师:大家可以猜想一下,北京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最想在这场演讲中听到什么内容?
生1:关于他们自己未来的发展。
生2:王选的特殊经历。
师:王选今天所讲的内容是“自己一生奋斗过来的体会”。所以作者主要讲的内容是自己的体会,而且是奋斗了一生的体会。
师:56岁的王选退出科研第一线令人震惊。有人直陈这是人才的浪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生1:同意。超过56岁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有人在,王选完全可以和他的团队一起在科研中再出成果,而且还可以在科研一线中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他激励年轻人成才的诸多做法,与他继续奋斗在科研一线并不矛盾。
生2:不同意。因为王选他洞悉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他退出科研第一线,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具体的事例证明了这样做有新人才、新成果的不断出现。
生3:不同意。因为年轻人更有创造力,老年人应该退休,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这样更能研究出成果。
师:我们来看一下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65岁以上。而我们国家的标准是:60岁以上。无论按照哪个划分标准,王选都不能称得上是老年人,他还没有到退休年龄,那么他这么早退居二线是为了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深层探究
第一部分:探究内容
师:本文是作者在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原题是《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课文主要选取的是这篇演讲的开头、结尾以及中间的第六个重要抉择,所以是非常清晰的总分总结构。第二部分是演讲的主体,请大家阅读2-7段,小组合作,完成下表。
生小组合作探究(给3分钟的时间)。
师: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力扶植年轻人,理由是?
生: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
师:作者列举了大量事例,有什么作用?
生1:第二段,列举了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例子,从第一代主任麦克斯韦一直到第五代主任布莱克,这个实验室共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一大传统就是积极扶持年轻人。告诉听众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规律,因为年轻人更有新思想,更敢于开辟新天地。
生2:第三段和第四段,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论这个话题,在他年富力强、处在最前沿时并不被重视,而当他年纪大了、创造高峰过去了,反而得到了很多荣誉并被认为是权威。
生3:第五段,作者列举了王安、英特尔的创业者、比尔·盖茨等人的事例,告诉大家创业的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是可以挑大梁,做出成绩的。
生4:第六段,作者说“扶植年轻人是历史的潮流”,而60岁以后很多时候会对新思想起阻碍作用。
师:这是作者提出大力扶植年轻人的原因。作者的可贵在于不仅提出了观点,还在接下来谈到了具体的措施,作者提出了几条建议,谁来说?
第二部分:探究语言
师:这篇演讲以精辟独到的见解和幽默诙谐的表述,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独特风采,请找出能表现这两大特色的句子來赏析。
生1:“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比喻贴切形象,语言幽默,引出演讲的中心话题——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作者即景设喻,拉近了作者与听众的距离,又给青年人以极大的鼓舞。
生2:“现在为了有些需要,有时候就去卖点狗皮膏药,做点招摇撞骗的事情。”把演讲、作报告说成是“卖狗皮膏药”“招摇撞骗”,表现出作者的谦逊、幽默。
生3:“明明是一个过去时态,大家误以为是一个现在时态,甚至以为是能主导将来方向的一个将来时态。”作者用幽默的语言进行自我调侃,人们把他看成权威的错误在于弄错了时态。三个词语依次可理解为:淘汰、落伍了的老朽;正当红、核心人物;未来决策者、领军人物。
生4:“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风口浪尖”比喻重要的岗位或市场的前沿。运用比喻说法,使语言显得既诙谐幽默,又通俗易懂。
第三部分:探究精神
师:本文的题目是《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抉择是选择的意思,这里能不能改成“选择”?
生:不能。选择与抉择都有“挑选”的意思,二者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互用的。但是在一些重大的事情面前,如国家危亡关头、一个人生死攸关时刻……往往用“抉择”,抉择给人的感觉比选择要显得慎重或重大一些。作者做出“大力扶植年轻人”这项决定是非常慎重的,因为它不仅关乎自己,还关乎年轻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命运。这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生:心怀天下,爱国奉献。
师:还记得我们之前提的那个问题吗?56岁的王选退出科研第一线,为什么呢?
生:是为了积极扶植年轻人,鼓励年轻人在科学领域为国家多做贡献。
师:这体现出王选的什么优秀品质?
生:爱国奉献、甘为人梯。
师:从这篇演讲稿中,你还能看出王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1:专注研究。比如第四段,作者说他“1992年前电视台采访我,我基本上都拒绝了”,前面还说“一个人老在电视上露面,说明这个科技工作者的科技生涯基本上快结束了。”这说明身为科学家,就要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中,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乐趣都与他无缘。否则,在科研领域就可能一事无成。
生2:不重名利。第七段作者把名人和凡人的差别放在一起对比,告诉人们名人和凡人其实都是普通人,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师:王选是一个爱国奉献、甘为人梯、专注研究、不重名利、敢说真话、真诚善良的人。
四、拓展延伸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王选的前三个重要抉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抉择是什么?为什么?或谈谈给你的启发。
生1:我对王选的第一个抉择印象最深刻,他选择学习计算数学专业的核心想法是:“一个人一定要把他的事业,把他的前途跟国家的前途放在一起。”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国家需要,他的爱国精神很让人感动。
生2:我对王选的第二个抉择印象深刻,他刚开始投身硬件研究时,“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一年里头都没有休息”,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他常年能够坚持下来需要很强的毅力。
生3: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第三个抉择,为了锻炼英语听力,他选择收听BBC的电台,“听了整整四年”,我的启发是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師:我们可以用一副对联来评价王选,让我们一起读一下。
生齐读:“身居高位平易近人不以‘权威自居;成就显著心态平和不以‘名人自诩;横批:爱国志士。”
师:同学们,五千年来我们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博弈还在进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王选教授一样化身太阳,为社会带来光和热,我们在世界的牌桌上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推荐阅读:《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选择》,其余四个抉择。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