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2019-01-17何文娟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审美初中语文因素

何文娟

摘 要:旨在探寻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和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些美,让课堂教学文本发挥最大的功效。美既是精神产物,也是客观存在着的。美的现象和事物都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所谓审美,就是人们对美的现象进行观察、感受、欣赏和评价。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因素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审美因素,许多课文都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作品中高尚的思想感情、优美的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天地。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引导学生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进行体会论述如下。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美”的因素,从文学作品的内容看,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美、人物形象美、自然景物美;从文学作品的形式看,又可以帮助学生领悟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

一、作品表现的社会生活美

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生活的美是五彩缤纷、目不暇接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应该成为“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反映了千百年来人类跟自然和社会所作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故事。这些事迹包含着极美的境界,闪烁着灿烂的火花,能把学生引导到高尚、美丽的世界。

《一个苹果》《老山界》等课文展现了一幅幅壮丽宏伟的历史图景,表现了人民群众反对压迫和侵略,齐心协力英勇戰斗的生活美;《孔乙己》《竞选州长》等课文显示出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反动的本质,揭露其丑恶,鞭挞其弊端,让人们明辨是非真伪,分清美丑,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荔枝蜜》《茶花赋》等课文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人民群众从事生产劳动,创造新生活的美,给人以生活的力量和进取的启迪;《中国石拱桥》《滹沱河和我》等课文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秀美,能培养学生高尚雅致的审美情趣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二、作品表现的人物形象美

文学作品离不开生动而鲜明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能使读者认识到作者对人物的评价,体验到作者对人物的爱憎,感受到作者的审美情趣,从而引起美感。人物的美有外在美和内在美,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人物的内在美。

《小桔灯》一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姑娘身上,作者赋予了她最纯净、最善良的心灵。面对父亲的远离、母亲的重病,她没有被吓倒,而是镇定、勇敢、乐观地面对。小姑娘身上所体现的美正是她在艰苦环境中所形成的美好品质和性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启发学生学习人物身上的这种内在美,挖掘人物身上的内在美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作品表现的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的美。教材中的自然美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可以舒心悦目、陶冶性情,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文学艺术的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春》一文中那稚嫩的小草给人带来勃勃生机之美。《心潮》一文完整地勾画了大海独特的美;沉睡时——宁静、轻柔;醒来时——兴奋、嗷叫;愤怒时——咆哮、怒吼。作者把神奇变幻的大海写得错落有致,尤其是潮来时那种震撼天地的声响、惊心动魄的场面,更显示出大海的伟大力量和雄壮之美。在这样的作品中,自然景物成为读者最直接感受的美。

四、作品表现的意境美

我们在阅读一些诗文时,常常能通过眼前有限的艺术形象,领会到某种更深远的东西并获得美感,这些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就在于意境。意境是作品中生动具体的形象和美的深广的客观社会性的和谐统一。意境在构思中的交互作用是:见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使人产生强烈的美感,意境的变化无穷,给人无尽的生活享受。

意境讲究“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给人再创造的乐趣。教材中的《白杨礼赞》《驿路梨花》等都是含有丰富意境的好作品。

五、作品表现的语言美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再美的内容、再深刻的思想、再动人的感情,如果离开了语言这个基本手段,就无法塑造成文学形象。文学家是通过美的语言来塑造美的形象,让读者获得美的陶冶,学生也能汲取作家的语言精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语言美特别体现在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锤炼、修辞手法的选择上。例如《骆驼祥子》一文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对柳树的一系列拟人的描写上;“柳树像病了似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柳树突然变成天使似的,传达着上天的消息。”“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什么。”这里的柳树被人格化了。作者所要突出的是环境的恶劣,更显示出整个社会的动荡,使祥子不能自立。

六、作品表现的结构美

文章的谋篇布局等于建筑师的建筑设计,文章是作家对作品诸因素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织安排的。作家对众多的生活素材进行剪裁、安排,使之符合生活逻辑与艺术规律,从而具有美感。

文章的结构形式多样,主要有并列式、串联式、特殊式和对比式。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有利于写作时借鉴、丰富自己的结构形式,使文章显得有条理。

在美的欣赏过程中,学生并不是一接触就能立即发现、认识对象客观存在的美,这是一种感觉、体验、领悟、理解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竭力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体会美。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审美初中语文因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解石三大因素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