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的研究
2019-01-17刘文姗
刘文姗
摘 要:在计算机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互联网的应用在教育领域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并对中国教学模式的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校对多媒体的运用,它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音频代替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改变学习方式、习惯,提高学习语文汉字的能力并协助老师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型技术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在“互联网+”时代语文科目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一种新型的智慧教学模式,让老师能够通过对技术的运用,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应该积极对“互联网+”的新背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能够找到适合这种环境的教学模式,帮助老师找到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下文将针对“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阐述与分析。
一、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很多学校都开始利用多媒体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网络功能的认识。在网络功能的不断完善下,很多老师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进行备课,通过互联网查找备课资料,可以使备课内容更加丰富有趣,也能够帮助老师在最快的时间找到适合自己所讲文章的内容。老师将在互联网上找到的文字图片、音频等资源与教学内容进行高度融合,在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提高小学生语文识字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加充沛的感情去投入学习中。
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目标就是让小朋友能够认识更多汉字。但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往往还未发展完善,他们很难投入枯燥的汉字拼音和笔顺与笔画的練习中。这也体现了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识字的困难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老师可以通过上网查询一些与要学习汉字相关的图片或者是小故事,在形式上丰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小学生在识字课堂上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田”这个字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在网上寻找水田的照片,然后让学生通过这种形象的教学方式了解田这个汉字。因为每堂课上学习的汉字数量是有限的,所以老师对其他汉字的教学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中了解到更多的汉字,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孩子的学习往往是被兴趣所驱使的,因此兴趣是小学生学习汉字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尽量运用网络资源,帮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汉字学习氛围,通过声音、颜色等多样的教学引导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对这个汉字产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汉字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此之外,在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多样化的识字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加全身心投入识字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也能够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自主识字,渗透学法
在新课标的设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激发学生主动,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达到提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先和学生成为朋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老师可以对在与学生交流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从而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上和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和提高语言运用和使用能力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汉字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习中。所以在教小学生识字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将课堂知识尽量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学习。教学中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的学习由以往的老师督促到现在的积极主动。老师可以通过猜字谜的游戏,运用互联网找到的资料进行多媒体呈现,帮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达到识字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言文字。
四、扩展阅读,知识整合
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网上搜索一些简短的小故事,通过多媒体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故事的朗诵,把学到的知识提前通过练习达到深刻掌握的目标。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在提高汉字认识数量的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对语文知识的系统整合。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它在提高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也帮助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识字量,和其他语文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志华.创造教育思想对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260.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7-03:33-39.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