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入融合策略
2019-01-17杨玉华
杨玉华
摘 要:信息技術的飞速发展与广泛普及使得“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而小学语文作为教学教育的基本载体,也应该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与学习水平,切实利用信息技术便捷、实时、丰富等多个技术优势来全面优化语文课程的组织程序与实施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实现深度融合。从以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程资源、以信息技术改善教学互动形式两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以信息技术来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我国的语文教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历史,而近现代的语文教育却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应试问题。这是因为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前,学校教育几乎可以说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且当时的信息传播渠道比较闭塞、单一,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获取的语文知识基本可以应付成长需求。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实时数据,每个人都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补充理论知识,所以学校教育不再是传播语文知识的唯一途径,而这也促使学校教育发生了本质变化。对此,新课改指出了终身教育、学科素养教育的相关理论,希望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教学促使小学生实现终身发展,从学识、能力与品质三个角度提出了课程目标。其中,信息技术也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行语文教育的课改进程。
一、以信息技术优化语文课程资源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教辅资料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然而,随着“知识本位”教学思想退出教学舞台,语文教材、教辅资料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改革需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开发其他有利于推行素养改革的课程资源,全面补充教材理论。针对这个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与开发网络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利用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网络资源拓宽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借助超大容量的语文网络学习平台拓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途径,促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实现长远发展。
就如在《忆江南》古诗教学中,我就让小学生自主利用信息技术来调查《忆江南》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与主要内容,由此补充文化知识储备。在网络资料调查过程中,部分小学生对白居易笔下的江南美景产生了好奇,所以也由此搜集了江南美景的照片与视频资料,很好地补充了自己的视觉认识,切身感受了江南美景的迷人风光。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小学生学习《忆江南》这首古诗,则可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小学生自主总结白居易对江南美景的情感。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小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主翻译了古诗内容,对比古诗学习网站中的翻译结果,初步内化了本诗内容。待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我还鼓励小学生自主收集以江南美景为主题的古诗词作品,体会不同诗人笔下的江南风光。借此,小学生则可积累更加完善的古诗欣赏经验,切实感受古诗词作品所特有的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哲理丰富、情感突出等多个文学特征,为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做好充足准备。
二、以信息技术改善教学互动形式
互动是指小学生、语文教师为了传授学科知识而产生的交互行为,传统的语文教学互动基本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出现的。但是,新课改已经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实时的、生成的发展活动,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突出小学生的主体性与话语权,促使小学生以“学习主人翁”的身份积极思考,以便获取及时的教学信息反馈。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互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通信技术与小学生展开多元交流,兼顾每一个小学生的真实想法,促使小学生在实时互动中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就如在《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教学中,小学生就要积极学习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与文本结构,从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多个角度来学习课文内容,归纳《假如没有灰尘》一文的重点知识与主要内容,感受说明文作品的语言特征。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尽量保护小学生的话语权,鼓励小学生自主分享个人阅读心得。但是,由于本班人数众多,我难以同时兼顾所有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我鼓励尚未在课堂上发言的小学生在课后利用信息技术向我表述个人知识疑问与困惑,比如不理解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或者是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手法等。通过网络辅导,小学生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学习问题,且能及时解决知识疑问,所以可以很好地优化语文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硬件优势来组织发展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全面构建生本化、高效化的语文教学平台,促使小学生实现身心健康与长远进步。
参考文献:
[1]许晓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拓展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0):176.
[2]马希风.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159-160.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