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地区林业资源管护现状及对策
2019-01-17王春艳
王春艳
摘 要:该文从森林资源管护范围与面积、人员配置、管护模式等方面分析了塞罕坝阴河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现状,阐述了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建立健全资源管护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护方式,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林业资源管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塞罕坝;林业资源管护;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24-0078-02
森林资源是塞罕坝地区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是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范例”和“地球卫士奖”的得主,塞罕坝地区的森林管护工作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塞罕坝阴河林场为例,分析了林业资源管护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森林资源管护现状
1.1 管护范围与面积 塞罕坝阴河林场的森林总经营面积为1.98万hm2,其中公益林0.7万hm2、商品林0.76万hm2,天然林0.49万hm2,人工林0.85万hm2。森林总蓄积量154万m3,森林覆盖率81.3%。
1.2 机构及人员配置 塞罕坝阴河林场共设1个资源管护股、6个营林区、1个管护站,3股管护点,资源股主要负责森林资源的统计、造林拨交成果、林地确权等,营林区、管护站和管护点主要负责森林防火、林木资源、封山禁牧等具体管护工作的实施。林场共有在编护林员和巡道员13人,临时护林员和巡道员11人。
1.3 管护模式 一是林场专业技术人员管护,由资源股、护林防火办公室、森林公安联合进行森林防火及资源管护,严格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进行森林资源巡护和检查督导,及森林案件的查处及处罚等;二是营林区及管护点。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将重点路段、路口、地块等管护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具体人员,实施“巡山日志”和“管护效果信息卡制度”,全过程监测资源管护工作实施情况;三是其他管理模式。根据旅游旺季、节假日、特殊天气等情况,抽调机关工作人员做好下浮管护工作,跟随巡护车辆做好资源管护巡查。
2 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管护体制不健全、不规范 近年来,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资源管护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先后制定了一些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但由于管护效果和管护奖惩措施尚未建立,规范执行的力度不大。林场一直以来都是“重防火、重绿化、轻管护”,使得护林员片面的认为防火就是资源管护,而忘记了防火只是资源管护的一部分,虽然在防火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仍未建立资源全面管护体系,制度和规范也大多是停留在在森林防火期内。
2.2 管护设施投入不足 一是通讯设施不足。营林区和管护站是资源管护的中坚力量,但由于林区地形复杂,移动网络信号的不足,对讲机不能安全普及,导致护林员和管护员通讯阻碍,不能及时将管护中发现的问题报告给上级组织,造成管护工作一定的延迟滞后;二是交通设施落后。山区道路崎岖,汛期道路冲刷严重,冬季雪天封路,给防火运兵和资源巡护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管护员和护林员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巡道只能靠步行,造成巡护效率低下;三是资源监测设备。虽然在天然林区域安装了野生动物监测摄像头,但目前的管护工作仍主要靠传统的方法,现代化监测系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仅靠人力去巡护监测,使得许多地方无法巡护监测到,给管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3 管护人员缺失、专业程度低 近年来,林场老龄化严重,退休人员逐年增多,林场改革过程中无人员补充,导致现有管护人员严重缺失,使得专业管护人员的人均管护面积较大,在1666.67hm2左右。另外,管护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接受专业的培训较少,很难意识到管护的专业化和重要性。人员缺失和专业程度低造成管护工作无法安全普及与落实。
3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3.1 建立健全资源管护体系 一是加强资源管护体制建设。修改完善资源管护体制和规范,增加森林病虫害、树木资源监测的内容,增加管护效果检查、奖惩制度落实、辖区管护与年底考核挂钩等,实现内容全覆盖的资源管护体制。二是配备专业的人员。组织管护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详细讲解森林资源管护的具体内容,将人员进行归口,打造一支及护林防火、森林培育、森林管护“一专多能”的专业性队伍,实现管护工作管理专业化、人员管理规范化的目标。三是建立管护目标责任管理体系。林场与个营林区、管护站签订资源管护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体系,建立资源管护考评体系,加强对管护工作的检查监督,真正落实具体责任。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管护点和营林区的的规划建设,在管护人员的生活、交通、通讯等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形成布局合理的管护点网络,根据各自轄区的实际情况,注重森林林况和具体林情,着眼与北方低于特色,将塞罕坝的森林管护、森林旅游和林下经济进行有效结合,将营林区和管护站在森林资源管护和林区经济发展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
3.3 积极探索创新管护方式 根据林场管护面积达、工作强度大、营林任务重、防火时间长、林下经济发展难等实际问题,营林区和管护站要进行合理调配人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在管护责任落实的同时,管护人员应积极做好防火、采摘、营林生产等工作的有机结合,在春秋采摘季发挥林下经济的优势,可以同采摘人员一起进山采摘,进行防火监督;在旅游旺季,林场可以组织青年先锋队人员进行不定点巡护,进行旅游宣传、旅游产品推介等工作,形成集管护、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相结合的创新管护模式。
3.4 实行智能化、科技化管护 从科技和智能化出发,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森林资源管护数字化管理系统,并建立管护效果数字化管理平台。可以从平台上录入管护人员、森林资源状况、管护面积、管护辖区等,一旦发现放牧、毁林、盗伐林木及森林火灾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就可以在终端及微信端及时送达到平台中心,使管护更加科学化,提升管护效率。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