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电影叙事之道

2019-01-17刘超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审美情感人物塑造好莱坞

摘 要:好莱坞电影自20世纪初开始就注重电影叙事的重要作用,逐渐发展出一套成为美国电影制作标准的形式原则体系—— “古典好莱坞电影”。本文结合中国电影叙事的现状,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主题立意三个方面提出中国电影叙事对好莱坞电影叙事模式的借鉴和吸收。

关键词:电影叙事 好莱坞 三幕剧结构 人物塑造 审美情感

图像时代的到来无疑为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中国电影市场更是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呈现出一片繁荣的局面,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作品高产,类型多、内容丰富,票房飙升,观影人次暴涨,大量作品实现破亿大观。以2017年全年为例,中国电影票房达559.11亿元,国产电影票房为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去年一整年超过亿元票房的电影共有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1]单部电影票房突破10亿也已不是神话。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发展一方面显示出中国观众在电影艺术消费方面的觉醒和需求,但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影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却暴露出电影艺术发展与电影艺术消费之间的严重不平衡。中国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像世界电影史上的任何一个繁荣期一样同时诞生出众多经典影片,当代中国电影始终没有摆脱高产+低质的诟病。高票房的背后人们很难看到耐得住琢磨的国产电影,大量电影作品稍一推敲就破绽百出,或夸张喧闹或故弄玄虚,虽能博得一时的热捧,却终如昙花一现,很快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尽管中国电影观众们给予了空前的热情,但无数次的期待与期盼,又无数次的失望与遗憾,很难说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究竟还能维持多久。中国电影人必须真正的明白影片作品质量是核心,只有真正提高电影作品的质量,精彩地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才能赢得中国电影艺术的长久发展。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市场更加自由,作品创作繁多,然而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所谓的“文艺片”;无论是常规创作还是所谓的“大片”,都不可避免的遭遇着针对叙事的批评。主题不明确,人物形象不突出,情节逻辑不合情理,故事结构散乱,人物语言平白啰嗦等皆是当代中国电影的常见问题。说到底,叙事是影响电影质量的根本原因。相比之下,好莱坞电影从电影制作之初就能抓住电影创作的核心,并坚守这一原则。从1904年开始,美国商业电影制作就开始了对故事叙事的重视,他们明白电影制作者必须制作出观众能够理解的故事电影。“要清晰地表现影片中所发生的事,剪辑、摄影、表演和布光技巧可以怎样组合?观众怎么理解动作发生于何时何地?”[2]到1917年电影制作者们已经发展出一套成为美国电影制作标准的形式原则体系—— “古典好莱坞电影”。 1970年代中期以后,理想的美国电影依然是以巧妙的结构、鲜明的动机和一系列观众容易理解的事件为中心的。[3]好莱坞经典叙事模式几乎成为一条永恒法则,并逐步完善、娴熟,而好莱坞也不断地为世界电影制作出大量的经典影片。“更重要的是,毫无疑问好莱坞正越来越成为引领世界市场的决定力量,这就意味着其他许多种类的影片不得不屈服于奥斯卡金像奖规则的约束”。[4]好莱坞电影的成功之路为世界电影提供了一个典范,也为中国电影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因而,追溯好莱坞电影叙事之道,有助于探索中国电影叙事的道路,解决影响中国电影故事质量的根本问题,实现中国电影艺术的长远发展。

一、叙事结构是基础:对好莱坞三幕剧结构理论的借鉴

好莱坞电影推崇三幕剧结构,开端、中段、结局。美国好莱坞剧作家兼剧作教育家悉德·菲尔德把好莱坞故事片的叙事模式归纳为“三幕剧结构理论”[5],如图示:

理解的清晰是观众对电影有所反应的基础,三幕结构的安排让观众能很容易搞清楚影片是如何讲述故事以及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它使得好莱坞电影总是能具有一种“可被理解性”。我们知道,许多最高票房的成功之作基本上都是那些适合较宽年龄段的,它们总是能在这样或那样的地方吸引各个年龄层的观众群。好莱坞影片故事的“可被理解性”往往能使其超越语言、民族、阶层、信仰等的界限被广泛的接受,获得国际化的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阿凡达》讲述退役中尉杰克被派往潘多拉星球窃取能源,却爱上了著纳威族Omaticaya部落的公主涅提妮,最终选择拯救潘多拉星球的故事。《美国丽人》讲述家庭、事业处处挫败的中年人莱斯特遇到女儿的同学安吉拉后,重新唤起生活动力最终被射杀的故事。“可被理解性”帮助这些影片不仅能运用眼花缭乱的特效刺激观众的感官,带来视觉奇观;也能灵活运用各种叙述技巧吸引观众的好奇心,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更能表达深层的意蕴,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以好莱坞经典影片《泰坦尼克》为例,这部由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和派拉蒙影业公司共同出资,于1994年拍摄的爱情灾难片投资高达二亿美元,收获全球票房近20亿美元,摘获第70届奥斯卡金像奖11项奖,被誉为是无可复制的经典。巨大的投资、完美的历史还原,饱和的包装与宣传等诸多因素为这部影片的巨大成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这些都没有摆脱其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遵循。这部长达3个多小时的影片通过一个简单清晰的故事线讲述了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故事以主人公露丝的回忆为主线,开端于家道败落的贵族女露丝与穷画家杰克的相识,发展于露丝与杰克的相知、相爱,结束于露丝终于冲破禁锢追求爱情。船难事件的背景设置是这个爱情故事的面纱,凭添了荡气回肠的韻味和悲壮的色彩,最终,这部影片成为一部感人心脾的永恒经典。而2017年8月美国福斯探照灯公司出品的奇幻剧情片《水形物语》获得第9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再次印证了好莱坞叙事模式的经久不衰。影片开篇交待了哑女的生活背景,故事以一头水怪被送到实验室,并引发哑女的好奇,与它发生接触作为开端;中段围绕哑女逐步接近水怪,萌发爱情,拯救水怪展开;结尾恶人得逞,“有情人终成眷属” 作为结局,哑女、水怪的设置不过是另一个障眼法,以增添故事神秘新奇的元素。

悉德·菲尔德解释电影剧本结构的定义是:“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戏剧性的结局。”三幕结构不仅规定了开端、中段、结尾所占的比例:1/4—1/2—1/4,还规定了三部分各自承担的任务:建置、对抗和结局。它强调整个故事情节应该环环相扣,逐次演进,直至产生那个戏剧性的结局。开端不可拖泥带水,确立故事主题,中段需围绕人物目标展开对抗,结局解决问题,设置戏剧性的结尾。这种结构的划分会让观众有一个情节如何发展的方向感,有助于理解故事;也有助于防止故事的任何一部分变得过长,而让观众感到乏味。许多国产影片在比例安排上缺乏适度,开端迟缓,铺垫过长,导致影片拖沓啰嗦,入戏太慢。《天下无贼》开篇用了近20分钟完整地介绍对王丽、王薄这对雌雄大盗的骗术及王丽与傻根的相识,而直到傻根乘坐火车时扬言“天下无贼”故事才真正开始。《一步之遥》开端花费近60分钟的时间交待马走日如何阴差阳错走上四处逃亡的道路。《道士下山》、《摆渡人》、《老炮儿》等皆是如此,观众看了半晌,才明白影片的真正用意。这就像是中国式社交,往往茶已快喝完了,客人还未说正题。开端部分比例太长,还往往会导致另一个问题,故事情节不紧凑,故事主题不明确或分裂,产生两个或多个故事的错觉。《老炮儿》开端引出六爷救儿子的故事,至中段这一故事线却戛然而止,转而衍生出一条反腐斗争的新故事线来,导致故事情节转折突兀,缺乏逻辑,前后断裂。《一步之遥》开始讲述马走日帮武七洗钱,主持花国总统大选,却阴差阳错酿成一场悲剧,而后影片演绎成为马走日逃亡的故事,马走日如何成为各方势力争权夺利的牺牲品的故事,以及武六爱上马走日并救马走日的故事。相比之下,有些影片通过借鉴三幕结构叙事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17年10月,国产电影《战狼2》上映后收获56.8亿的票房,并获得较高好评,其叙事策略上明显显示出对好莱坞叙事模式的借鉴与模仿。故事讲述原军人冷锋卷入非洲国家叛乱后孤身一人深入战区营救中国同胞,全片围绕这一主线,以非洲国家突发叛乱,冷锋决定深入战区营救中国同胞作为开端,以在战区与叛军生死抗战为中段,以最后成功营救中国同胞,手刃敌首为结局。清晰明了的故事结构为故事内容的“可理解性”提供了基础,也为影片成功取得了基本前提。

二、人物塑造是核心:围绕戏剧性需求展开积极主动的行动

任何叙事都离不开人物,人物是电影叙事的中心和关键,是电影剧本的心脏和灵魂。一部经典影片的经典之处常常在于其塑造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观众或为其命运的多舛而唏嘘不已,或为其悲欢离合而牵肠挂肚。《廊桥遗梦》中的弗朗西丝卡,《阿甘正传》中的阿甘,《美国丽人》中的莱斯特,《泰坦尼克》中的露丝和杰克……这些人物形象被塑造的有血有肉,真实的仿佛就是你身边的某个人。

“什么是人物?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如何,在乎于他做了些什么,而不是他说了些什么。电影是关乎行为的。”[6]好莱坞电影注重在动作中塑造人物,把人物置于故事发展过程中,通过展现人物如何应对他遇到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悉德·菲尔德认为“从创作人物的传记开始形成你的人物,然后,再通过他们的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及私生活来展示人物”。如图示[7]:

人物传记的创作是形成人物的基础,它并不一定全部的被展现在电影中,它根据人物外在的动作需求灵活取舍,人物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血肉,是一个独立的有个人思想和行动意识的人。就好像故事中的人物仿佛是早就存在在那儿的,导演不过是选取了他的一段最精彩的人生段落记录下来罢了。《沉默的羔羊》中美丽勇敢的见习特工克拉丽斯有一段痛苦的童年生活。《午夜牛郎》中乔从小就被送往富婆家,被富婆“包养”;《泰坦尼克》中的露丝从小被要求规规矩矩的做一名“淑女”,内心却渴望自由。《末路狂花》中的路易斯曾经在德州经历过一段屈辱;塞尔玛没有和其老公以外的男人谈过恋爱,每天宅在家里却渴望旅游……好莱坞电影叙事喜欢让人物带着历史故事进入银幕,观众很容易了解人物,认识人物,进而同情人物,与人物发生共鸣。所以当克拉丽斯在黑屋子里喘着粗气成功击毙水牛比尔的时候,我们同她一样打开了心结。当乔钓富婆的梦想屡屡受挫时,我们反而悲怜他的不幸。当露易斯枪杀哈伦,执意逃亡墨西哥时,我们理解路易斯的痛苦和顾虑……人物的内在生活是人物行为动机的土壤,它解释了人物这样做而非那样做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很多国产电影对人物形象塑造不足,缺乏对人物形象内在生活的创造,人物更像是直接跳入银幕的,他被要求具有而不是本来就具有这样那样的性格。像《捉妖记》、《老炮儿》、《唐人街探案》、《摆渡人》、《战狼》、《红海行动》等皆是如此。相比之下,类型片《战狼》《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等影片塑造了一个个“硬汉”形象,人物设置较清楚明朗,都有明确的需求,但也因为其类型化,脸谱化,人物性格缺乏多面性。

好莱坞电影叙事注重通过建置挖掘人物的戏剧性需求,即人物所期望赢得或达到的目标。人物形象从内在生活到外在生活的建置过程会形成一条性格弧线,激发明确的戏剧性需求,并推动着人物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行动。《泰坦尼克》中露丝想要自由的人生,远离那个虚伪做作的上流社会,注定会爱上一无所有却自由真实的杰克。《末路狂花》中德州的惨痛经历让露易丝不相信警察,宁愿意粉身碎骨也决不向警察投降。国内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相比,在人物建置方面多有欠缺,缺乏对人物行为动机的合理铺垫。以好莱坞电影《无间行者》和香港电影《无间道》为例,《无间道》中,陈永仁因成绩突出被黄警司看中选为卧底,为使陈永仁打入黑社会合情合理,影片仅简单的设置为警校以其不守规矩将其赶出,故堕入黑道,而人物始终坚守警察职业的内心欲望也只是来自于人物对正义和良心的坚守,人物形象设置显得较单薄、生硬。《无间行者》中,对于担任相同角色的比利,影片开篇就交代了比利的家族背景,为比利加入警局,担任卧底及打入黑社会都提供了更深层的合理动机,人物设置因而更加立体、灵活。

戏剧性需求一旦确立,人物就必须奋力追求他或她所渴望的目标,无论他最初是处于一种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环境中,他都应当导致一些事情的发生,而不是让事件总是发生在他身上。人物或者是一种开门见山式地围绕一个明确的目标展开行动。如,《午夜牛郎》中乔一开始就辞掉工作,收拾行囊,踏上前往纽约的客车去追寻自己的发财梦。他到大街上去寻找“自由女神”,他到酒吧去寻找机会,尝试做“鸭”,到最后放弃终于等到的机会,带着朋友离开纽约开始新生活。或者是一种“逼上梁山式”的觉醒,起先被动,目标确定后迅速展开行动。如,《荒野猎人》中休·格拉斯在遭遇约翰·菲茨杰拉德的残忍迫害后,坚韧地活了下来展开复仇计划,最终手刃仇人。休·格拉斯的行动动机是被动的,菲茨杰拉德杀死了他的儿子,又将他抛弃在荒野等死,企图霸占他的财产,这些事件推动了格拉斯的行为欲望——复仇,一旦这个欲望确定下来后,格拉斯即展开了积极主动的动作,直到完成任务。对戏剧性需求的积极追求“来源于人类寻求了解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动机的倾向,也来源于人类常常承認社会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所有这些人都渴望着实现他们自身的需要。”[8]

人物是电影故事的灵魂,好的人物形象是成就一部影片的关键因素。近几年,我们看到了许多国内影片走向世界的努力,大胆的学习和模仿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但令人遗憾的是,最终表现出来的却是重表面轻内核,人物形象单一、扁平,性格游弋,人物目标混乱、模糊不清。像《捉妖记2》、《芳华》、《老炮儿》、《解忧杂货铺》等影片均是如此。2016年张艺谋导演的《长城》在音乐、场面、视效、演员等阵容上几乎满足了好莱坞大片的一切元素,但影片中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重要人物的塑造都显得十分单薄生硬。欧洲雇佣军威廉的目标是到中国盗取弹药,来到长城后,无影禁军的精锐和勇敢表现以及鹤军将领林梅对其不断付出的温情和信任让其放弃初衷,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共同守护人类的战斗当中。完全靠感化说教带来的人物转变不仅生硬,缺乏逻辑,更难以让人产生认同感。不仅如此,整部影片充分运用明星效应,大咖云集,为了照顾到每个角色,各个人物平分秋色,又都机械被动,毫无特色。

三、审美情感是魅力支撑:表现情感的真实及价值观的统一

剧作家弗朗西斯·马里恩说:“观众期待电影能为他们提供真实生活经验的替代品,而且电影故事要能包含让他们获得情感满足的元素。”[9]一部好的电影常常能够向你提供你在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意味深长的情感体验,它能给观众带来关于爱情、友情、人性等各个方面的反思和思考。好莱坞电影善于挖掘普通大众共通的需求和欲望,并将其有形无形地渗透在爱情故事、婚姻冲突、英雄神话等人类共有的普遍现象中,激发观众的审美情感,表达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念。《廊桥遗梦》探讨了一个全人类共同的话题——爱情和婚姻的冲突,而弗朗西丝卡在面对两难选择时,最终选择了家庭,并无怨无悔。电影在肯定爱情可贵的同时,更表达了家庭责任的重要性,为观众建立了一个具有普世意义的爱情观、婚姻观。《盗梦空间》建立了梦境与现实的双重世界,超现实主义的艺术构思引发观众的是对真实与非真实的深层思考……在观看电影时,观众被逼真的人物性格所吸引,不知不觉中就充当了人物心灵的参与者,情不自禁地鼓掌叫好,痛哭流涕,唏嘘感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集体审美情感的产生大概是由于“在文艺乃至整个人类中存在着一种集体梦幻,大家做着基本相同的梦,都有较为相近的幻想和理想,能够形成若干个集体梦幻模式。”[10]

审美情感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在故事叙事之中的,它建立在对故事本身的尊重和对观众情感的尊重上。审美情感不等于情怀,它不能靠盲目的煽情或天真的热情产生,它需要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普世的情感逻辑之上。在这一点上,中国电影导演多有欠缺。他们常常被一个他们觉得非证明不可的观念所蒙蔽,或是被一种他们觉得必须表达的情感所驱策,影片不仅难以激发一种情感的共鸣,甚至导致价值观的错位。《天下无贼》故事设定在当下法治社会,影片讲述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雌雄大盗之王丽因有了身孕决定洗手不干,遇到单纯善良的傻根后,决定保护傻根,并维护傻根“天下无贼”的梦想,与火车上以黎叔为首的盗窃集团展开较量,最后成功守护了傻根,王薄却不幸被黎叔杀死。为了凸显这对雌雄大盗浪子回头的可贵及英雄的形象,故事在结尾处安排了王薄与黎叔在火车箱顶的行李存放甬道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后王薄成功守护了傻根的六万元,却倒在血泊中,英雄实现了心灵的救赎。此时影片中凄美、伤感的音乐也让观众唏嘘不已,本可以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但影片安排让警察私下会见王丽,向王丽表达对王薄的死的惋惜与难过,甚至对其以往的罪既往不咎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仅有违法理,也造成价值观的错位,使本能激起的审美情感瓦解。冯小刚在《芳华》中表达一种对青春岁月的缅怀,军区大院里的一群青春靓丽的身影是他不能释怀的渴望。因而,在电影中,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的恶俗及卑鄙,萧穗子及整个文工团的虚伪、冷漠,现代人的市侩等都被冯导一厢情愿地把实际上已经暴露无遗的人性之恶犹如蜻蜓点水般匆匆略过,甚至刻意掩盖,致使影片支离破碎,难以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像《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金陵十三衩》、《长城》等影片可以说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不真实的情感及价值观的背离问题。

电影的重要任务就是赋予人们以认同感和生活方向,以撫慰人们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的心理创伤。罗伯特·麦基说:“天才作家写出好作品一般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被一种要打动观众的欲望所感动。”[11]一部电影如若不能尊重观众的反映和期待,很难拥有长久的生命力,中国电影人应该突破自我情感的束缚,寻求一种普世的审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吉翔,《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559.11亿 同比增长13.45%》.中国新闻网——娱乐新闻.2018年01月01日.http://www.chinanews.com/yl/2018/01-01/8413735.shtml。

[2] 【美】大卫.波德莱尔 克里斯汀·汤普森著,范倍译,《世界电影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59.

[3] 【美】克里斯汀·汤普森著,李燕、李慧译.《好莱坞怎样讲故事》[M].新星出版社.2009:8-9.

[4] 同上. 395.

[5] 悉德·菲尔德,鲍玉猏、钟大丰译.《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7.

[6] 同上. 34.

[7] 同上. 42.

[8] 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07.

[9] 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M].华夏出版社.2005:8.

[10]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6.

[11]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8.

作者简介:刘超,1982-8,女,汉,山东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电影学。

猜你喜欢

审美情感人物塑造好莱坞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CRAZY RICH ASIANS
《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手法与影响探析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回家之路
浅谈色彩中的色调
《大师与玛格利特》中空间变换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探讨
用比喻构筑的审美世界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