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封闭固化的安全培训考试格局
2019-01-17安徽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丁斌
安徽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 丁斌|文、图
安全生产培训、考试是安全生产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2012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关于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提出安全培训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制度落实、基础能力建设、监督检查等6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并提出了“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为近年来的安全培训考试工作确立了方向、目标、重点。为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笔者对安徽省此方面工作的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针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措施。
某企业全员安全培训现场
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系统建设进展显著
近年来,安徽省根据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相关制度要求,注重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内部管理,重点开展了以下3项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考试组织管理体系。2013年,安徽省就出台了《安徽省安全生产资格考试与证书管理实施意见》(皖安监人〔2013〕124号),确定了全省分步实施建设考试体系的工作思路,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规范要求,促进了全省安全生产培训考试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安徽省考试体系架构已基本形成,即建成1个省考试中心,16个市及2个省直管县考试分中心。截至2018年11月,安徽省共建设验收了70余个理论考试点、20个实操考点。2017年,安徽省在线考试 3 000余场次,考试申报人数超过18万人次。其中,特种作业人员考试申报人数约15万人次,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申报人数约3万人次。
第二,考务制度进一步健全。2016年2月,安徽省考试中心正式印发了《安徽省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管理规定》(含8个具体规定)《安徽省安全生产知识考试工作手册》,阶段性地完成了安徽省安全生产知识考试理论考试方面的制度建设。
第三,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安徽省考试平台自2011年建成以来,根据平台运行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护及扩容工作,分别于2014年、2016年、2018年进行了维护、改造、升级工作。同时,安徽省考试平台还与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考试平台对接,实现全国联网查询,方便了政府、企业、公众和持证人员。
矛盾和问题日渐显现
虽然安徽省在安全培训、考试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但客观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集中体现在安全培训考试的政策依据不明确和理解标准不统一等方面。
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的问题。尽管“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已被取消,但部分地区只是将原来的“培训机构资质认证的条件”改为“培训机构条件”,仍延续原来对于培训机构资质的审查程序和审查条件,仅仅将原来的培训机构资质证书改为了审查后所谓“具备培训条件的安全培训机构的公告”。同时,经过笔者调研发现,自国务院取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以来,目前极少有新的培训机构能够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
第二,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尽管根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要求,仍然要对注册安全工程师开展继续教育,但目前却缺乏具体文件政策来落实。各地通常由政府部门所属的二级机构直接进行线下课堂培训,其他培训机构难以“染指”,也很少采用网络教育、自主选学、学分制的继续教育模式。
第三,在线教育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运用存在的问题。由于安全培训市场相关封闭和固化,以及基于传统面授考试体系的严格要求,目前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训较少采用现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等多种、多媒体途径和手段,使得安全培训的效率通常较为低下、质量不高,缺少更新和形式的进步。
第四,特种作业人员多头考试、发证问题。目前,部分安全操作类资格证仍存在由多个部门考试、发证,且互不确认等问题,导致了持证人员和用人单位增加了成本、管理难度,也影响了政府形象。
打破封闭固化格局
为加快实现《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对安全生产培训考试提出的目标要求,构建更加符合市场机制的安全培训考试体系,笔者建议,从以下6方面改善相关工作:
第一,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则制度。例如,对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涉及安全培训、考试工作的相关规章予以合并,并以应急管理部的名义出台新的规章。鉴于“取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后,对培训机构的管理出现真空,导致培训质量难以确保。建议制定相关强制性行业标准,明确“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条件”,如培训场地、设备、实操、教师等硬性标准,促使培训机构主动对标建设。同时,从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层面,应进一步放开安全生产培训市场,如针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市场,可参照其他注册类人员市场化、网络化的继续教育模式,放开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市场;彻底停止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安全培训教师资质培训和继续教育。
第二,在安全生产培训市场化的前提下,适应现代培训潮流,引导培训机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行在线教育、VR、AR等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提高安全培训的水平。并在学时认定、学分确认、证书打印等方面出台全国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规定。
第三,对比以往,更要注重加大顶层设计力度。建议可从国家对省级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中体现培训考核的硬性要求,明确扣分情形,以考核促工作。
第四,建议应急管理部加大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力度,发挥综合监管的优势,从源头上解决多头培训、多头发证等问题。同时,为提升国家层面的专业指导力度,建议可依托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尽快成立全国培训考试工作专家库。
第五,要避免特种作业实操考试过度虚拟化的倾向。建议应采用实物操作、实物仿真操作“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不管什么方式,关键是达标、适用,如实物操作就必须有合格的考评员持证上岗开展考评;对使用实物仿真设备与考核标准的符合性应组织专家论证、确保。总之,务必要避免从虚(无实物,使用软件模拟实物)到虚(无实际操作、仅使用鼠标)的虚拟实操考试。
第六,对非高危行业的培训,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一个推荐性的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以便于全国此类工作的开展。非高危的企业实际上风险并不少,如受限空间、涉氨制冷企业等。同时,对于现行的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建议可适当减少其中与安全操作关系不大的部分内容,并做到题库实施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