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画山水与陶瓷山水异同
2019-01-17陈勇
陈勇
(陈勇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1 国画山水与陶瓷山水的历史轨迹
山水,作为中国画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其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彼时时局动荡不安,社会上普遍蔓延着悲观情绪,一些名士选择隐居深山,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在这大环境的催生下,山水题材的绘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画山水也正式登上了艺术的舞台。
此后,隋唐时期兴盛的造园之风,又进一步推动了山水画的发展,追求“主入山门绿,水隐池中花”的达官贵人,开始追求私人园林的建设,这也让一大批文人、画家参与其中,逐渐将绘画中的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推进,完成了山水画历史上重要的转变。
宋朝,因为统治阶级的重视,社会上重画之风尤为兴盛,山水画也迎来了关键变革——荆浩开创的北派山水以雄伟壮丽著称,而董源开创的南派山水则讲究平淡疏远,北宋后期,“士人画”开始暂露头角,并以其“萧散简淡”的意境为人们所青睐,加之这一时期园林艺术步入巅峰,“写意”在山水画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了山水画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也为今后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此后在元、明、清时期,山水画的发展有变革,有兴衰,但宋时山水所刻画的“风骨”,深刻影响了此后国画山水的发展。
与国画山水发展的曲线不同,陶瓷山水绘画的发展,则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绘画的起源,最早就是以陶器为载体——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便开始在彩陶之上绘制图形、图案以做装饰、表达之用。正是这简单不过的线条,奏响了此后中国绘画艺术万彩缤纷的序曲。
山水画作为单独装饰题材出现在陶瓷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但是遗憾的是,在宋、元两朝,乃至明朝大部分时间,陶瓷山水画都没有显著发展,而真正意义上陶瓷山水绘画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了明末。这一时期,几大因素促成了陶瓷山水画的大发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因为这一时期社会政治腐败,国运不济,加之王阳明“心学”的盛行,柔弱空寂的画风被人们所推崇,而寄托于山水逃避社会现实的人们,自然会以山水绘画来寻求慰藉,由此,山水画的备受青睐,自然让当时的陶瓷画工将目光投向这一题材。
其次,明末陶瓷工艺的发展,让表现山水成为了可能,特别是青花中“分水”技法的广泛运用,让青花料在浓淡之间,表现出了国画山水“墨分五色”的精髓,由此大大激发了画工们创作山水的欲望。
另外,明末也是版画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参与版画创作的文人众多,而作为新安画派的发源地安徽新安离景德镇不远,又是当时的刻书业中心。不难想见,当时两地之间在绘画领域,一定有相当程度的交流,这为景德镇陶瓷画工文人意趣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此后,山水成为了陶瓷绘画之中几大重要题材之一,至清三代,陶瓷工艺、艺术的大繁荣,山水画又迎来了新的高潮,再至民国,珠山八友为陶瓷绘画带来的变革,又让山水画有了巨大的发展。至此,陶瓷山水画的发展曲线也已渐渐明晰。
2 陶瓷山水对国画山水的借鉴
纵观国画山水与陶瓷山水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当国画山水有显著的发展时,这种发展也会相应地对陶瓷产生影响。
比如国画山水中“皴”这一技法,作为山石画法的重要内容,隋唐以前的山水画还“空勾无皴”,到随着一个长时间的发展以后,到了两宋时期,皴法也逐渐发展到了巅峰,这一时期,皴法的运用已经十分普遍,且不同名家,还发展出了不同的皴法,有“斧劈皴”、 “披麻皴”, “雨点皴”、 “卷云皴”、 “斧劈皴”、“马牙皴”等,可谓开创了这一技法的全新局面。
简单来说,皴法表现山水中山石树木的脉络、阴阳、凹凸、质地、纹路等有独特的优势,以其放射、修长、灵动不拘、活泼流畅的形态,展现出了绘画中的线条美,尤其是元代名家黄公望,其笔下的皴法线条似疏而实,简率秀雅,又不乏浑厚韵致,彰显了线条美的独特意境。同时,皴法还体现了绘画的力度美,绘成山石、古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体现了作者穿力透纸背的力量感。在这一点上,马远“斧劈皴”颇有代表性,给人以硬朗、刚劲的力度美。
同样,当我们回顾陶瓷山水作品时,皴法的运用亦十分普遍,并且随着国画中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比如在明末时期,青花山水有了长足的发展,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不难看出,画工们在刻画山石、老树之时,已经惯用当时流行的皴法了,借助青花分水技巧的运用,对这一技法的呈现已经十分成熟。此后,因为康熙时期对南宋画院的青睐,陶瓷上山水又多用斧劈皴——唐李思训所创技法,用笔遒劲有力,抑扬顿挫,多有曲折,如刀砍斧劈,故得名。
另一方面,陶瓷山水在构图上受同时代国画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作为绘画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构图是作者思想内容表达并获得观者认可的重要手段。山水的构图尤为重要,因为其相较于人物、花鸟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所需经营更为复杂。对比国画山水与陶瓷山水不难看出,后者在构图上,受国画影响十分深刻,无论是留白的运用,透视的选择,都与国画展现出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对于山水构图中“远”这一理念的体现,在构图上注重突出“从近处的山脚下眺望山巅”和“自山前而窥山后”,突出高远和深远,这在陶瓷山水中的运用尤为普遍,构成了这类题材创作的重要“法则”之一。
皴法和构图都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作为姊妹艺术,国画与陶瓷无论是在横坐标或者纵坐标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陶瓷绘画对于国画的借鉴,是陶瓷山水艺术发展十分重要的因素,这种借鉴,在一定程度上为陶瓷山水绘画艺术的发展,增添了动力,也让两种艺术的创作队伍,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统一。
3 审美情趣的高度统一
国画山水与陶瓷山水另一个重要的联系,便是审美情趣的高度统一。
不难理解,国画与陶瓷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种类,无论是创作者还是受众群体,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透过创作的每一个环节,最终让其在审美上达到了统一。
首先,无论是国画山水还是陶瓷山水,都追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统一。古时中国人的自然观,可从《庄子》中窥得全貌,在庄子看来,自然美要远胜人工,任何人造的东西,都是片面的,只有天地自然之美,才是大美之所在。这一思想对于山水画的影响,是深刻且久远的。纵观山水画的发展,对于自然美的刻画,从来都是表达的重要内容,哪怕随着艺术的发展,表达手法的改变,表达思想的变迁,但刻画自然美,始终是国画山水,陶瓷山水最为基础的内容,比如,北派山水的苍茫雄伟,南派山水的灵秀迷人,都是对自然特征的刻画。
其次,国画山水和陶瓷山水都追求天人合一的统一。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其中的“天”就是代表着大自然,“人”就是指的人类。天人合一的意思有两个层面:一是与宇宙这一大天地相对应,人是小天地;二是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人不能站在自然的对立面,而是应该顺应规律,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这也是天人合一思想重要的内容。在山水画中,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有两个层次的体现,一是“山行步步移,山行而而观”,在绘画中赋予山水树木以生命,所绘事物、乃至天地万物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画家在创作过程中,追求于自然生命化的表现。
而另一层意思,则显得更为重要,那便是“寄情于山水”,赋予自然人格化,这种处理可以说是国画山水和陶瓷山水最为重要的表达方式。我们回顾山水绘画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是南宋,还是明末,山水画的大发展,都和当时社会、各阶级的集体情绪有必然联系,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托物言志”,绘画者在山水之中所要表达的,其实是自身的思想感情。比如元代画家倪瓒的作品《溪山访友图》就很有代表性,作者以交错的彼岸相互呼应、绵延不绝,营造出幽远的空间,宽阔的江面之上,一高士坐于扁舟之中。结合作者生平不难看出,这件作品意在表达其与友人伯琬高士之间的友谊,在山水之中,作者注重的是自身情感的表达,历代名家的山水作品,都有这一特点。
4 陶瓷山水的独特语言
在当今陶瓷艺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陶瓷绘画就是画在瓷器上的国画”,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虽然突出了陶瓷与国画的深刻渊源,但是过于绝对,尤其是忽视了陶瓷绘画本身的语言,抹杀了陶瓷的特性。
客观地说,尽管陶瓷山水在技法、审美上都与国画山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前者还是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陶瓷语言的呈现,从事陶瓷山水的创作,切不可忽视陶瓷语言本身。
作为载体,陶瓷与宣纸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立体性,也就是创作者常说的“依型而画”,陶瓷的立体结构,决定了人们在观赏时的习惯和体验都有所不同——随着瓷瓶的旋转,画面如画轴一般缓缓展开。因此,这就要求在创作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器型的变化,以此来考量布局、构图等相关环节。采用宾主、虚实等相呼应,在充分考虑艺术规律的同时,也要考量人们的观赏习惯,要让画面与陶瓷器型和谐一致。
陶瓷山水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绘画材料的特性,这点尤其体现在釉上绘画中,区别于国画的水性颜料,陶瓷釉上绘画采用的是油性颜料,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绘画是所表现出的特性,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创作的时候,这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
以笔者创作的作品《江山多娇》为例,这件作品在创作的时候,充分运用了陶瓷釉上创作的颜色特性,以丰富的色彩,结合艺术化的云彩薄雾,呈现了不同季节山河绚烂的姿态,这件作品有意突出了材料的特性,增加了颜料的厚度,凸显了陶瓷材料独有的质感。
5 结语
陶瓷艺术的辉煌,离不开无数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作为新时代的陶瓷艺术工作者,笔者认为,应该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陶瓷与姊妹艺术之间的关系,既要大胆借鉴,又要注重保持陶瓷本身特性,要用辩证地态度去看待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能有更多的同仁加入队伍,为陶瓷艺术的发展共同努力。此文为从艺路上一些陋见,权作抛砖引玉,不足之处,还请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