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气胸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价值研究
2019-01-17杨正宏程波涛通信作者
杨正宏 程波涛(通信作者)
401336重庆市东南医院,重庆
自发性气胸是在肺脏实质或脏层胸膜未受到外源性或介入性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自行破裂,由此引发胸膜腔中蓄积大量气体的一种急症[1]。呼吸困难、咳嗽以及胸痛为自发性气胸的常见症状,严重者很可能会死亡。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电视胸腔镜手术已经逐渐应用于胸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住院周期短、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等优点[2]。
资料与方法
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自发性气胸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观察组男23 例,女17 例;年龄24~77岁,平均(43.4±3.4)岁;病程1~11 d,平均(5.5±1.6)d。对照组男24 例,女16例;年龄25~78 岁,平均(44.6±3.0)岁;病程2~10 d,平均(6.2±2.0)d。
方法:①观察组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实施双腔气管插管,在患者肺部健侧单通气,于腋中线第七根肋骨处放置胸腔镜套管,长度为10 mm左右,通过胸腔镜来观察患者胸腔和肺部情况,从而对患者胸腔粘连以及病变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通过胸腔镜将操作套管放置于腋前线第3肋间和腋后线第6肋骨间,如果患者存在胸腔粘连的情况,应对粘连位置进行钝性以及锐性处理,按照上下顺序进行探查,及时发现患者患处的肺大泡以及漏气口,并直接进行缝扎处理,或通过内镜直线切割缝合器将其切除,如果患者有弥漫性肺大泡,需采取胸膜固定术治疗,手术结束后在患者胸腔镜套管位置放置胸腔引流管。②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患者采取标准后外侧切口,于患者的第5根肋骨处入胸腔内部,对粘连部位进行分离,探查肺部患处,如果存在肺大泡以及破裂口,应对其进行缝扎或切除。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5.10±0.75)d,术中出血量为(48.92±5.62)mL;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98±1.35)d,术中出血量为(188.57±23.19)mL;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愈14 例(35%),有效22 例(55%),无效4例(10%),总有效率为90%(36/40);对照组治愈10 例(25%),有效18 例(45%),无效12 例(30%),总有效率为70%(28/40);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气胸的发病机理是指有气体进入胸膜腔导致胸部出现积气的情况。自发性气胸是指患者身体未受到外在性或介入性等任何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肺组织以及脏层胸膜无端破裂,导致胸部出现积气,从而引发气胸[3]。自发性气胸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过去对于此病常采取保守治疗,但由于自发性气胸的复发率比较高,为25%~50%,如果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虽然会降低复发率,但手术过程中疼痛比较剧烈、创伤比较大、出血量比较高、并发症比较严重,患者的安全很难保证。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采用此手术方式需满足以下条件:①气胸经治疗一段时间后复发;②经胸腔闭式引流后仍有漏气现象;③存在自发性气胸情况;④存在自发性气胸张力性的特征;⑤患者肺部不完全膨胀;⑥存在双侧自发性气胸情况;⑦肺大泡有囊内感染并发症;⑧存在肺大泡且体积大;⑨患者职业特殊。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