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机械专业培养体系改革探索与研究
——以长春光华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2019-01-17赵京鹤庄宏军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6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民办高校应用型

赵京鹤,张 颖,庄宏军

(长春光华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3)

0 引言

目前,无论重点高校、普通高校都在针对“新工科”这一理念进行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体系等方面改革,各个高校均处于改革及探索阶段,各个高校特点不同,改革模式也不甚相同,民办高校由于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办高校由于办学的灵活性恰恰能更好的进行改革。本文以长春光华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民办高校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可供国内同仁参考[1]。

1 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民办高校的学生在高考中的分数往往不甚理想,笔者认为大多数学生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成绩不好,在大学的学习期间由于没有家长以及老师的督促,好多学生更松懈下来,具体表现如下。

(1)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不强,不善于思考,课后不主动学习,由于大学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往往存在着彼此联系,作为工具的高等数学没有学习好,大学物理和力学的课程往往得不到计算结果,这一恶性循环导致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2)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实践要求,由于民办高校资金,场地以及“本科”培养体系的限制,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2-4]。

(3)主动就业的愿望不强,对就业期望值较高。首先在自身特点上,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院校的品牌影响力较弱,在社会上的认可度没有公立学校的认可度高,在单位招聘以及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录取过程中都会优先考虑985、211高校、省属重点高校、一般本科院校,最后才是民办高校,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不断鼓励民办高校的发展,力求促进教育的公平,但歧视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其次是学生个人原因,民办高校的学生学费较贵,本科四年的费用是10万左右,所以大多数都来自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有极大的物质满足,但是缺乏价值观的认知,对将来的就业没有打算,盲目地听从家人或者其他人的安排,往往荒废了专业知识,专业对口率较低。

2 培养体系改革的思路

(1)教学改革思路与要求

围绕培养目标,构建由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和实践实习平台组成的课程及实践培养体系。在四个平台上,按照基础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突出专业能力培养。其中,专业课程平台的课程模块课跟踪企业需求设置与调整。在四个平台上,纳入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素质。

(2)课程的重构与整合

以培养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为主线,设置课程模块,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1)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内容上整合为工程数学与Mathlab,在内容上强调工程应用;

2)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在内容上整合为工程力学,在内容上引入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整合为机械设计基础,在内容上弱化公式的推导,强调实际应用。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特色

按照“3+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学习与实践。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主体,以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双轮驱动,整合课程知识,建立以从事技术工作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课堂教学课程体系和基于职业体验平台的实践创新体系。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为载体,培养其应用技术能力。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企业需求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上,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充分利用学校的九台创业园区的实训中心,开展实训、实习、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培训认证,结合学院与吉林斯沃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研发等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技能和创新意识。

(4)职业化教育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长期以来的做法都是专业学会对工程师资格的认定采用同行评价的方法。我国自1993年逐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经推出了100多项职业资格认证。2014年2月,国务院通过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草案)》,并且提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长春光华学院在职业化资格认证上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为计算机软件类,包括二维Auto-CAD,三维CAD,CAE;其二为数控工艺员资格认证。在第一类计算机软件类,在学生第二学期结合课程开设AutoCAD资格认证,在第四个学期开展三维CAD的资格认证,为下学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第六个学期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开展不同的CAE的资格认证,对于第二类数控工艺员的资格认证开设在第六学期,在学生经过了数控的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学习后进行。以上两类资格认证都与相关课程相结合,均鼓励任课教师采用以证代考的考试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把资格认证的相关知识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大大提高了职业资格认证证书的通过率。

3 毕业设计改革

毕业设计改革毕业设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的一个重要培养环节,在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展开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各专业知识点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对接工作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课堂教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专业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压力,教师需指导的学生数量也日渐增加,毕业设计对学生、教师都是一种挑战,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在增加。因此,学生毕业设计指导不好,很可能导致学术道德失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下降、学生毕业及就业受到影响等现象。

3.1 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实际

从企业最急需的发展方向中选题,突出毕业设计综合性与生产实际结合,综合素质的提高,熟悉专业前沿和发展,推动择业。

(1)与我院有良好科研、人才培养合作的企业: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长春英嘉齿轮有限公司。

(2)企业导师:企业指导教师大部分为我校校友,都具有高深的工程造诣,可保证对毕业生投入足够的精力进行指导。吉林省建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郑岩董事长在指导2018届机械工程专业窦某等八名同学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在此过程中,郑总从基本的office软件,CAD绘图软件等基本知识进行了强化,结合本公司真实项目,而且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的困难,为学生在本单位安排食宿,平时和学生交流沟通,不仅教会了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样也为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3.2 毕业设计课题与课程教学相融合

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有机结合,真实或虚拟题目结合,与企业工作形式结合。建立课题组,引导学生建立高效、协作、负责任的学习和工作方式。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和要求与一本、二本大学基本一样,都是围绕整机进行毕业设计,这造成毕业设计要求比培养目标定位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其就业岗位的要求差距较大,严重影响了机械类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

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以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为主线,在系列课程及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围绕零部件设计、数控加工、误差测量、部件装配和工艺分析等内容,研究有工程背景的毕业题目及要求,使得毕业设计环节与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一致,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在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的课程设计基础上,基于整机,研究围绕机械部件和零件的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2)以零部件的设计制造为主线,研究把零件的数控加工、尺寸及形位误差测量、部件装配调试纳入毕业设计;

(3)在毕业设计说明书中,引入轴盘零件加工工艺、加工精度,加工成本和改进途径分析等内容,增强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训练针对性和实用性[5-8]。

4 结语

长春光华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在十余年教学实践积淀和成果的基础上,在新工科背景下,修订和完善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毕业设计形式将应用型培养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民办高校应用型
普洱学院烹饪与营养专业2022 届毕业设计作品选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毕业设计探究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应用型院校“导师组”毕业设计实践与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