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森登-4汤外敷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2019-01-17孟克布和李满都乎阿其拉吐
孟克布和 李满都乎 阿其拉吐
蒙医学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属于蒙医“协日乌素病”范畴[1]。蒙药森登-4味汤是蒙医临床常用的抗风湿药,由文冠木、川楝子、 诃子、栀子等药味成,具有清热燥湿的功能,蒙药森登-4,主治痛风、痹病、关黄水病、水肿等症,疗效确切,千年而不衰[2-3]。该药组方简洁合理,药源广泛,其中文冠木味甘、涩、苦,性凉、燥,以燥黄、消水、止痛为主;川楝子燥黑水为辅;栀子清血,消肿;诃子调理体素,为之佐合用,黄水及水,均有良效[4]。现探讨蒙药森登-4汤外敷疗法治疗该病的安全性、疗效性,进一步验证蒙药森登-4汤外敷疗法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均来自2017年1—12月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蒙医门诊患者。将其按门诊挂号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中,男患者6例,女患者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6.8)岁;病程为1~4年,平均(2.2±0.5)年;其中:左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21例、右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9例。对照组中,男患者5例,女患者25例;年龄40~75岁,平均(57.3±6.9)岁;病程为1~4年,平均(2.1±0.7)年;其中:左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20例、右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为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选穴位依据 参照《针灸学》和《蒙医针灸学》中的特定穴位,选取治疗穴位。
取穴:内膝眼穴(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内侧位置)、外膝眼穴(屈膝,髌韧带外侧凹陷处)、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梁丘穴在股前区(髌底上2寸)、血海穴(在股前区,髌底内侧上2寸)、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等穴位。
1.2.2 治疗组 治疗方法及步骤如下[5]:
(1)蒙药森登-4汤外敷组:①按疼痛部位大小给予适当剂量,用鸡蛋清调成糊状,敷于疼痛部位,给予红外线加热,每日1次,每次40分钟。②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内膝眼穴、犊鼻穴、梁丘穴,血海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以患侧为主),用2.0~2.5寸针直刺1.0~1.5寸或3.5~5.0寸针以直刺3.0~5.0寸;内膝眼穴、犊鼻穴、梁丘穴、血海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以强针感为宜。留针15~30分钟后起针。③14天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立即疗效评定。
1.2.3 对照组 疗方法及步骤如下:
(1)首先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内膝眼穴、犊鼻穴、梁丘穴,血海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以患侧为主),用2~2.5寸针直刺1.0~1.5寸或3.5~5.0寸针以直刺3.0~5.0寸;内膝眼穴、犊鼻穴、梁丘穴、血海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以强针感为宜。留针15~30分钟后起针[6]。(2)14天为1个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立即疗效评定。
1.3 观察指标
1.3.1 膝关节功能 参照《骨科疾病诊断分类与功能评定》书中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功能评定(HSS)表。
1.3.2 疼痛指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数据有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7],基本方法: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1.3.3 疗效评定标准 经过治疗前后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进行疗效评定。根据蒙医疗效评定标准[8]进行评定。方法如下:
(1)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蒙医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症状、体征改善,蒙医证候积分减少≥70%,且<95%。
(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蒙医证候积分减少≥30%,且<70%。
(4)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甚或加重,蒙医证候积分减少<30%。
证候积分下降指数:积分计算公式=[(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膝关节功能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H S S评分分别为(68.18±6.40)分、(68.20±6.88)分,治疗后分别为(79.18±5.45)分、(72.88±6.75)分,治疗组治疗后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4,P<0.05)。
2.2 VAS疼痛指数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VAS疼痛指数分别为(4.50±1.43)分、(4.58±1.93)分,治疗后分别为(1.58±0.78)分、(2.05±0.81)分,治疗组治疗后的VAS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53,P<0.05)。
2.3 综合疗效
治疗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
3 讨论
蒙医学上,膝骨性关节炎是属于“关节黄水病”范围;蒙医学上认为本病是恶黄水与外界互相结合,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滞留于关节处,使该部位出现红、肿、热、痛而发生运动障碍等症状的一种疾病[9]。发病机理是由黄水增多与巴达干和绰搏凝聚于关节部而且阻碍气血运行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虚浮而肿胀、伸屈不利、骨疫肌痛[10]。
蒙医临床该病可分热、寒两种分类。其中热型膝关节黄水病:关节部位局部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特点有遇热反而加重,遇寒反而缓解,口以干、舌燥苔黄色,脉数,大便干结,尿色黄,气味浓。寒性膝关节黄水病:以冷木僵,纯痛为主。屈伸运动使症状加重,动则痛甚,局部有发冷感,舌白而脉慢弱,得寒加重,遇热则舒,尿白色、气味儿淡。《蒙医药选典》云:“黄水存在于全身各部位,尤其是在皮肤及关节部位比较多”因此也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关节疾病之一[11]。恶性黄水常累及关节、其周围骨骼及肌腱等。
蒙医传统疗法是蒙古族先辈们多年与疾病斗争,从磨炼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一种体系的医疗技术,其中蒙医温针疗法创作而使用历史悠久。生息在蒙古高原为中心的蒙古族人民,环境干旱少雨,降水少而不均匀、寒暑变化剧烈冬季漫长寒冷,在这样的环境中,蒙古民族从远古至今在恶劣的环境中游牧生活,所以寒型疾病的患者反而多得多。所以蒙古族先辈们从冷热交替的环境中慢慢提炼出治疗该病的治疗方法,包括了蒙医温针、拔罐放血、按摩疗法、理疗、蒙药贴敷、药浴、熏蒸等等[12]。
蒙药森登-4汤外敷疗法配合中医针刺治疗(治疗组)和单一中医针刺治疗(对照组)均能够缓解患者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蒙药森登-4汤外敷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综合疗效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