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
2019-01-17刘超王友俊许雷
刘超 王友俊 许雷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其主要作用在于对细菌性感染疾病防治,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效果,但同时也因为该药物作用效果的显著导致其临床使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仅会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还会提升细菌耐药性,弱化治疗效果。对于医院而言,抗菌药物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性缓解,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新药层出不穷,在极大幅度上增加了医疗质量管理难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频发,不仅增加了医疗纠纷,严重的甚至给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造成威胁[1-2]。为了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以药剂科进行强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具体实验内容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药剂科2018年7—12月开具的110份处方资料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为分组参考,其中55例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抗菌药物治疗,归为对照组,其余55例患者是经药剂科强化管理抗菌药物的基础上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归为研究组,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医师确诊;(2)患者年龄满20周岁,不超过80周岁;(3)患者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沟通障碍;(2)患者存在精神类疾病;(3)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等;本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30例,女性25例,年龄23~74岁,平均(51.12±7.43)岁;病程6个月~2年,平均(1.16±0.40)年。研究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24~76岁,平均(51.27±7.75)岁;病程8个月~2年,平均(1.19±0.43)年。比对两组患者呈现的各项资料数据,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行。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经药剂科强化管理抗菌药物的基础上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具体强化管理内容如下:(1)组织药剂科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进修,确保其可以及时了解世界上先进性的抗菌药物理论知识,以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3-5]。(2)遵照医院实际需求对抗菌药物进行采购,定期对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以提高使用合理性[6]。(3)就抗菌药物相关内容对患者、患者家属进行宣教,以提高患者、患者家属的认知水平,扭转误区,纠正不良用药习惯[7-8]。(4)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手册,其中包括抗菌药物作用、适用证、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等,确保患者用药合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概率[9],判定内容主要包括给药物剂量不足、给药时间不当、耐药后继续给药、给药途径不当、出现毒性反应或是过敏反应后继续给药等等。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有4例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概率为7.27%,对照组患者中,有17例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概率为30.91%,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47,P<0.05)。
3 讨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频率较高,范围较广,其主要作用在于对细菌性感染疾病防治,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效果,但同时也因为该药物作用效果的显著导致其临床使用普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不仅会给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提升细菌耐药性,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医院而言,抗菌药物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性环节,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革新,新药层出不穷,在极大幅度上增加了医疗质量管理难度,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频发,不仅增加了医疗纠纷,严重的甚至给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造成威胁。现为了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以药剂科进行强化管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概率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47,P<0.05),接近蒋羽等[10]的研究成果,在其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为8%,参照组为3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13,P<0.05)。可见,药剂科强化管理抗菌药物,可以改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合理率。但要想有效强化药剂科的抗菌药物管理质量,需要对药剂科人员进行系统化考核,确保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素养,并定期为其提供学习先进性知识的机会,确保药剂科人员的专业知识可以得到及时更新;而且临床用药期间,还要严格核查抗菌药物,确保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给药剂量与患者处方内容一致,以避免出现抗菌药物给药剂量不合理等情况,减少抗菌药物滥用事件。除此之外,还要培养药剂科人员形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制度,以纠正不良用药习惯,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11-12]。
综上所述,药剂科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可以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有利于患者实现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