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目标 补强短板推深谋细做实安徽水资源管理工作
2019-01-17徐业平
徐业平
(安徽省水利厅,230022,合肥)
为做好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工作,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求,准确把握省情水情,分析薄弱环节,抓重点、强弱项、建机制、严管控,全面促进水资源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一、近年水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安徽省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实施水资源双控行动。制定实施《安徽省“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方案》,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意见》,累计完成超过60项规划水资源论证,合肥滨湖新区、定远盐化工基地等重大产业布局、一大批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规划均开展了水资源论证。开展了安徽省淮河干流、滁河、水阳江、青弋江等重点流域水量分配工作。
二是坚持节水优先,编制实施“十三五”节水规划。制定实施《安徽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2016—2020年)》,颁布实施 《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修订《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启动43个县(市、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建成并命名一大批省级节水载体,省级机关节水型单位建成率100%。
三是坚持生态优先,水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大。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行动,出台《安徽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建立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年度评估制度。省政府公布了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范围,编制实施《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累计封闭自备井870眼,压采地下水约2 112万m3。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水资源管理新发展。持续推进新安江流域水生态补偿试点,同步推进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认真落实“放管服”要求,除石油石化、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和装机60万kW以上的火电建设项目外,省级负责的其他一般性取水许可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设区市;开展颍河生态流量控制试点和金安区水权登记试点工作等。
五是强化督察考核,建立管理责任落实机制。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等专项督察检查,持续推进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非农业取用水户监控水量占取水许可量(不含水电)超过90%。各级政府每年组织开展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建立并落实考核责任机制。
2018年全省用水总量285.81亿m3(其中直流火电用水量 52.17亿m3),全省万元GDP用水量77.9 m3(不含直流火电用水,下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33.3 m3,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37 9,水功能区达标率81.1%。“十三五”以来,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8.5%,万元GDP、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3.6%、31.9%(2015年不变价),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1.4%,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2.2%。
二、当前水资源管理薄弱环节分析
新的历史时期,安徽省仍然处于水灾害等老问题没得到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的累积效应不断显现的阶段,对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对标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要求,水资源管理仍然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取水许可监管规范化精细化不够。存在取水许可证延续不及时、水资源费征收不规范,特别是公共供水(自来水公司)取水户,由于公共关注、涉及民生、政策倾斜等因素,管理上存在问题较多。
二是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措施落实落地难。从监测情况看,宿州、阜阳等市地下水漏斗区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由于缺少有效替代水源以及传统的用水习惯,淮北地区开采使用地下水仍较为普遍。
三是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落实见效难。城镇发展规划、工业园区布局等有关涉水规划,由不同部门负责审批,实施主体和管理部门也不相同,一些新批准的规划没有同步开展水资源条件符合性论证,已开展水资源论证或评估的规划在实施过程中,论证或评估意见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四是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五是基层水资源管理力量严重不足。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市、县级水利部门编制不同程度减少,一些县水利局与其他部门合并,原本就存在的基层水资源管理能力不够、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三、推深谋细做实强监管措施
准确把握新时代水资源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依法依规强监管。
1.以目标为导向,紧抓重点
一是围绕“合理分水”目标,推进重点流域水量分配工作,建立省级负责水量分配的重点流域名录,制定分年度推进计划,先期完成滁河、水阳江、青弋江等重要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制定,推进各市开展跨县河流水量分配工作。二是围绕“管住用水”目标,认真实施好省“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方案;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落实“四定”管控要求;开展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建库立档并制作“水利一张图”,强化取水许可事中事后监管,依法处理非法取水行为。
2.以问题为导向,补强弱项
一是推进取水许可监管规范化精细化,突出抓好取水户“一户一档”规范建档、严格水资源费征收,坚决整改取水许可监管“宽松软”问题。二是实施《安徽省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方案》,建立地下水压采情况统计台账,推进安徽省淮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置换工作,坚决整改地下水管理与保护措施落实落地难问题。三是以已开展论证的规划实施是否符合 “四定”要求、未开展论证的规划及新批准的规划严格水资源论证为工作重点,加强督察考核,全面推进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的落实。四是总结推广颍河生态流量控制试点经验,扩大在淠河、涡河、浍河开展试点;开展重要河湖生态流量和生态水位研究确定工作,制定省级负责的河湖名录,省、市两级同步探索开展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工作。
3.以效果为导向,健全机制
一是进一步完善预警预告机制,严格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预防超用水总量、超计划用水、超定额用水、取水许可证申办或延续不及时等问题。二是进一步理顺取水户监管关系,严格按照取水许可审批权限及有关规定,明晰用水监管和水资源费征收主体,防止越权审批、监管缺位等情况出现。三是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在推进河湖生态流量(水量)保障、重点河流水量分配、取水许可监管等工作中,明晰省、市、县各级工作范围和责任。四是进一步深化 “放管服”,优化延续取水许可证办理流程,对管理规范信用良好的取水户,仅填写《延续取水申请书》。五是进一步发挥社会监管体系促进作用,将取水许可监管信息纳入社会信用体系,通过企业守信自律促进取用水管理规范化。
4.以责任为导向,严格考核
优化水资源考核方式和内容,修订和完善对各市的考核评分办法,更加突出对基础工作规范性、基层工作落实力、日常监管到位度的考核,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真正推动责任落实、措施落地、工作见效。
四、强化强监管工作保障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进一步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践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的实际行动,作为“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内容。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机制保障。着力解决机构改革后基层管理力量不够、技术支撑不足问题,消除认识障碍和畏难情绪,通过水利部门内部整合增强管理力量、购买社会技术服务强化技术支撑等办法,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落实“放管服”要求的同时,探索推进取水许可审批流程再造,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惩戒机制,充分发挥部门监管、社会监督和市场调节作用,努力破解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设,增强管理能力。加强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非农业地表水5万m3、地下水3万m3的取水户全面实现在线监控,继续提升跨市界水量水质控制断面等监控能力建设,稳步推进重要河湖生态流量、生态水位监测监控,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为水资源水生态管理与考核提供支撑。充分整合优化取水许可办证、计划用水管理、水源地监测、水生态监测、地下水监测等水资源管理子系统及相关监测系统,加强水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切实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