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推进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

2019-01-17

中国水利 2019年17期
关键词:用水水利浙江省

冯 强

(浙江省水利厅,310009,杭州)

自2012年国务院印发 《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来,浙江省持续高位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强基础、建机制、严管控、促改革,水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18年全省用水总量173.84亿m3,连续5年实现零增长,万元 GDP用水量32.2 m3,较 2015年下降25.8%,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2 m3,较 2015 年下降 32.7%,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97,国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6%,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连续四年获得国家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优秀。

一、主要做法

1.严守“三条红线”,高位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链条长、社会参与度高,浙江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省政府建立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常态化运行机制,形成“政府抓总、部门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积极推动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各类集聚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等规划编制中开展水资源论证,明确规划区域的用水总量、用水效率管控目标,提出准入水耗标准。建立责任制考核体系,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落实了省市县三级管理目标责任制,将水资源控制指标由国家的4项增加到8项。及时分解下达“十三五”设区市水资源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省市县三级水资源控制指标体系全面建立。注重强化考核成果运用,将省对市考核结果纳入省委组织部对设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

2.严格取水管理,持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建立取用水督查机制,有效提升管理效能。每年开展取用水督查专项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狠抓薄弱环节,规范取用水管理。2018年组织开展水资源管理专项行动,省市县三级联动,重点针对非法取用水和取用水不规范等行为,实行问题清单化和销号式管理,基本消灭无证取水,保障有序用水。省级协同开展水资源管理审计,审计内容涵盖水资源费征缴、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等所有取水户日常管理事项,从而促进管理部门更好地履职。严把建设项目取水许可审批关,严格实行“不予许可”,对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区域内的申请取水不予许可,对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不合格区域内的申请取水不予许可,对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产业申请取水不予许可。健全定额标准体系,修订并施行《浙江省用(取)水定额(2015 年)》,定额涵盖了全省58个行业,634个产品(单位),定额值国内先进,建立定额动态修订制度,每年度修订若干行业定额,每5年完成一轮定额修订,积极推进水资源微观定额指标管理。实行取水户“一户一档”管理,2015年印发《取用水监管档案建设管理工作细则》,强力推进取水户档案资料规范化。

3.严抓监控体系,着力构建全方位数据支撑

高标准建设水资源监控系统,全面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与技术水平。2016年完成水资源监控能力一期系统平台建设,实现系统平台 “取水户—取水证—取水点”对接。通过考核监督推进非农取水户取水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实现年取水许可5万m3以上非农取水户取水在线监控全覆盖,部分地区实现所有取水户取水在线监控全覆盖。目前,浙江省系统平台上线取水在线监控点共计3 210个。2018年完成水资源监控能力二期建设,完成灌区335处监测点布设,实现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主要取水点取水在线监控全覆盖。水利部门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大力推进地下水监测点建设,全省共计布设446个地下水监测点,实现水位、水温实时监测,水质每年度人工检测一次。积极推进水功能区水质监测,设置监测断面717个,基本实现全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监测全覆盖。通过监测网的建设,依托省水资源管理平台,充分掌握全省取用水、水源水质等基本数据,为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水资源强监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经过多年“五水共治”,浙江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观,省级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接近90%,但城市内河、平原河网和水系流经城镇的河段水环境质量较差。大部分县级以上水源地由从河道取水转向从水库取水,对优质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总体来讲,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水资源管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水平保障、对高质量发展的高水平决策参谋、对全社会用水的高水平服务指导,已成为新时代水资源强监管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为水资源强监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治水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是“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从浙江省情况来看,当前水利工程体系已达到 “基本适应”阶段,但还面临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需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依靠强监管来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因此,适应治水矛盾变化、解决新老水问题,水资源强监管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三、推进水资源强监管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

浙江省坚持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的发展总要求,围绕“高质量”和“高效率”目标,着力补齐短板,锐意改革创新,强化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1.注重顶层设计,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浙江省水资源总量相对丰沛,水资源管理主要以保障为主,以供定需理念尚未有效树立,需求的合理性论证不够。应聚焦水资源管理制度顶层设计,健全制度和标准体系,完善管理手段,抓好意识引导。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完成流域、用水行业、重点用水单元水量分配,明确水耗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管理,着力研究河湖生态流量适宜标准和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河湖基本生态流量,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区域用水预警、取水户用水行为预警、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

2.坚持管理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

“放管服”改革既要体现便民、高效、服务,又要体现水资源严格监管,现有管理方式难以适应改革需求,需要进一步转变理念,创新技术手段,改革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改革,推动产业园区项目取水许可审批制度和用水监管方式创新,实现水资源管理由“严进宽管”向“快进严管”的转变。探索将水耗标准承诺纳入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推行失信惩戒,形成有效的水耗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以水利数字化转型为契机,以水资源监测网为支撑,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实现水资源管理事项“一网通管”,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3.强化机制建设,全面提升制度执行力

当前,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结构、需求质量发生了变化,就浙江而言,对优质水资源宜居水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优先以开源为基本方式来实现对优质水资源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水资源监管的需求,重建轻管现象依旧存在。需在高位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高质量推进各项制度、措施落地。强化考核奖励机制,将万元GDP用水量等关键指标纳入各级地方政府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将水资源双控指标落实、水量分配、生态流量管控等重点工作纳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成员实绩考核,对考核优秀等次的地区,给予水利资金奖励。强化审计督查机制,及时调整补充水资源管理专家库,落实审计督查经费,强化问题清单式管理,建立问题销号制度,实现问题发现、整改、销号闭环管理。

四、结 语

“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是当前水利改革的总基调。“强监管”是重中之重,水资源强监管是进入新时代水利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既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浙江省将水资源强监管与水利“放管服”改革、“三服务”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落实“互联网+监管”,使水资源管理迈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用水水利浙江省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节约洗碗用水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上海市青浦区大用水户管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