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2019-01-16李瑛王锋
李 瑛 王 锋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一、研究分布透析
(一)文献数量呈不均衡增长,关注点逐渐稳定清晰
以时间为纵轴可将近二十年来有关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研究文献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2年以前,产出量为0。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起步较晚,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又低于全国,因此,西南四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较为落后。具体来说,直至1998年高等教育法颁布,我国的高等职业学校才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式被正式明确下来,得以稳定发展。此前,全国范围内研究者均较少着重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即使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也都是将高职教育放入职业教育的范畴内或放入高等教育的范畴内与其他教育类型一并提及的,如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或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加快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鼓励高职教育大力培养服务于当地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在此影响下,高职教育的管理者和研究者纷纷开始考虑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但是,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等因素,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的研究者并未着重关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关系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未检索到相关文献。第二阶段为2002-2008年,共产出3篇,具体为:2002年有1篇,题目是《加入W T O与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四川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的战略研究》,2005年有2篇,其他年份产出量为0。可以说,这一阶段研究者开始关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但关注点尚不稳定,于是在成果量上呈现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态势。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文件指出: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要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努力办出特色。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批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2006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同年教育部、财政部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启动实施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帮助高职院校逐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指明了提高办学质量的途径,着重强调了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但是,由于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规模扩张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吸引了很多理论研究者的眼球,在底子薄、投入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外在的规模扩张与内在生均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牵扯了高职教育实践者的较大精力。并且,当时相当一部分开展高职教育的机构还尚未与普通高等教育完全分离,许多刚刚由中职合并升格而来的独立学院在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上还处在不自觉的沿袭普通高等教育的阶段。因此,可喜的是这一阶段已有研究者开始关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遗憾的是其仅仅是小部分,成果数量也很少。
第三阶段为2009—2014年,共产出75篇,平均每年约13篇,2009年有5篇,之后大幅增长,2013年最多,有17篇。求其原因,首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从2009年开始逐批公布建设成果,对其他院校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其次,西南四省在2008年至2010年间纷纷参照“国家示范”的指导思想和申报要求,各自启动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计划,加之2010年国家又启动了骨干高职院校计划项目,极大地调动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参与的积极性。以云南省为例,在2009年实施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三年内先后确定6所院校为建设单位,2012年又实施了省级高职高专特色骨干院校建设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遴选两所作为建设单位,已经建设完成的示范性高职院校不再申报。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项目的下拨,意义远大于建成了多少所高质量的高职院校本身,更在于引导了所有高职院校根据项目申报的遴选要求,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打造一批社会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和行业优势的品牌专业,鞭策其积极思考自身办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再次,《2010-2020中长期发展纲要》在第六章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求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在这一时期,国家出台的多项文件和项目,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指明高职教育必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关注和申报“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也纷纷关注、思考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有关问题,因此产出了相当数量的成果。
(二)研究紧密结合地方教育实践,但理论探讨不足
本文在撰写时先在全国范畴内分别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作为题目、关键词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搜索和分析,从内容上看,不论是西南四省还是全国研究内容都可归结为三大问题,分别是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什么,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如何,以及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具有哪些。对比之下,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内容上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研究紧密结合区域特色和本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在对“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如何”和“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具体有哪些”这两个问题的论述上,全国范畴内有相当部分研究者总结了我国的普遍情况进而一概而论,另一部分研究者则结合某一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特点和当地高职教育实践状况具体而谈。西南四省范畴内的文献则更多属于后者即结合地方发展特色和本地高职院校办学实践来谈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的适应状况和具体策略。如:从统计数字上看,在题目中含有地域信息的文献(如某省、某市及某职院)数量占文献总数的比例,全国范畴内为49%,西南四省范畴为63%。另外,涉及高职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策略这一问题时,来自西南四省的研究者更倾向于结合以某一所(偶尔结合几所)高职院校或其中的某个具体专业建设的做法来谈具体策略,在题目或摘要中提及“以某一所或几所职院为例”的文献占总体的比例为,全国范畴是14%,西南四省范畴是20%。除去统计上这些题目中显示了具体地域信息的文献,也还有相当部分文献在正文部分依旧是结合具体地域或某职院的情况而论述的。因此,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这一主题,西南四省的研究更侧重于区域研究和实践成果总结。
第二,对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缺少理论上的辨析。全国范畴来看,研究者对于二者关系的解读相对全面,既分析了高职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分析了区域经济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影响。在讨论前者时,研究者主要遵循两条思路:一是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服务社会的三大社会功能角度出发进行论证。另一条思路是从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出发来进行论证。关于理论依据,大多数学者赞同高职教育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人力资本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现实依据,部分学者以日本、德国、新加坡、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为例,分析指出了高职教育在此过程中均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关于后者,研究者也进行了较深刻的研究,如马彦平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支配作用:一是政府财政拨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调节作用;二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投入规模;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就业状况。[1]张贵知和刘晓乾认为,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更为明显。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因素最不容忽视。[2]相比之下,西南四省对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刻探讨较少,蔡兆学等在《高职教育服务地方区域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是从高职教育应该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一逻辑出发,分析了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姜家雄和杨徐君从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源动力,区域经济发展为高职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三方面简要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基础作用。可贵的是,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周长春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内向型高职教育和外向型高职教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指出了现实中将高职教育完全等同于内向型高职教育,极端强调高职教育一概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局陷性,揭示了发展外向型高职教育与发展区域经济的内在一致性,认为非经济发达地区应将外向型高职教育与内向型高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重发展,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总的来说,对于这一主题,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怀着拿来主义的态度,理所应当的认为高职教育必须适应本地、本区域的经济,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缺少深刻的辨析,只强调高职教育需要通过各种改革来迎合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其所需的人才,没有深入讨论区域经济对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巨大影响。
(三)研究人员以高职专科院校教师为主体,大学老师和研究生也有所贡献
统计表明,研究人员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大学教师和硕士研究生三大群体组成。从全部作者来看,高职高专教师占94%,大学教师5%,硕士研究生占2%。从第一作者来看,高职高专教师占98%,大学教师2%,硕士研究生占1%。因此,高职专科院校教师是从事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相关研究的主体。如果将高职高专院校中的主要领导和各处室及各系(或二级分院)的负责人算做管理人员,其他算作普通教师,那么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人员占全部作者的21 %,占第一作者的26%,高职高专院校的普通占全部作者的73 %,占第一作者的72%。由此而言,首先,随着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普通教师成为高职院校中研究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的主体,他们主动打破了狭隘的专业局限,积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和类型的需求,已能够从宏观角度思考区域内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当然,这也与高职专科院校在生源竞争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竞争中的劣势有关,这一现实使高职高专教师群体与其他的高校教师群体相比带有更强的危机感,他们也因此比其他高校教师更关心自身所在院校的发展方向乃至命运。其次,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教师也加入了研究队伍,开始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在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上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问题,如叶丹等从工作实际角度出发,总结了作为地方普通高校的铜仁学院在向高职教育本科层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过程中,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推动专业建设转型的工作思路和经验。再次,较遗憾的是,教师们作为研究的绝对主体基本是自说自话,没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相关行业的管理者参与其中,侧面反映了高职教育教师群体市场信息来源闭塞,与行业间沟通交流较欠缺,政府职能部门及行业管理者对于高职教育研究的贡献力不足。我们认为,高职教育应当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行也需要有关职能部门、人才需求信息管理单位等共同参与其中,保持相关信息的通畅和准确。因此,今后各类研究群体应加强沟通交流,达到信息与成果共享,防止闭门造车的现象。
(四)普遍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
在区域研究中研究者均注意首先对当地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等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后,对比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然后就改革必要性以及策略展开论述。这说明,研究者们对本区域内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经过调查和分析,对于非经济类专业出身的研究者们而言,值得肯定。还有少部分研究者,通过更严密的研究方法,分析和证明区域内具体的高职人才供求矛盾。例如,彭茂辉通过测算得出2005至2012年十一年间尽管库区产业结构总体偏移程度有小幅下降,但其绝对值依旧相对惊人,库区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差距过大明显的结论。但是,由于专业所限,加上缺少行业职能部门、人才市场信息管理等部门行政人员的参与,信息沟通不畅这一因素,大部分研究者还停留在直接报告近几年区域内的一、二、三产业的产值、陈列某一产业在政府经济发展规划中的规模,进而得出高职教育与区域发展不相适应的结论,或者不加论证直接认定某一专业曾经某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一些研究者对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布点和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状况缺乏深入研究,因此说,研究者对于区域内高职人才供需矛盾的具体研究稍显不足,有待提高。
(五)研究区域分布上,成果数量与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和院校实力密切相关
从研究成果的区域分布上看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从经济较发达的省份相欠发达省份递减,西南四省的整体经济实力依次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成果数量也是四川最多,有26篇,然后是重庆,有18篇,云南有20篇,贵州最少,有14篇,这其中还有三篇主要由省外单位的研究者完成的,其他省份无此类情况。二是第一作者所在单位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占有较大比例,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共有三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和三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统称示范性院校),这六所院校的成果占重庆市成果比例的55%。之所以呈现以上两个特点很可能因为,第一,经济较发达的地方政府能给予高职教育更多的财力支持,用于基础建设投入、生均补贴、科研经费等,这些地区的高职院校也较早脱离了物质匮乏困扰,管理者与教师们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院校的内涵建设上。第二,经济较发达地区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对人才的消化能力较强,在产业一线切实需要大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能够提供较优厚的待遇将其留住。所以,较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更加认可高职教育,并渴望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更多贡献,下拨的课题也较多,鼓励研究。第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建设特色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当前重要的政策导向之一,示范性院校的教师在申报和建设过程中,已经按照这一思路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教育改革实践,论文成果就是对以上思考和实践过程的一种文字呈现。第四,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办学实力、师资质量、科研实力方面比一般高职院校更强,因此科研成果更为丰富。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2014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简称《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改革的方向,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本文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下的研究趋势预测如下:
(一)研究关注点稳定,研究主题不断细致分化
高职教育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基本成为社会共识,接下来关键点在于如何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因此,今后一段时间,这一主题仍是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研究内容上,第一,坚持《决定》精神,在工作中进一步大胆改革,总结实践成果。研究者们很可能将在已有的众多“策略”中特别关注其中某一方面的实践和总结。例如:许多研究者都建议鼓励、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立高职院校办学、规范校企融合制度、合理设置专业优化院校布局。《决定》中也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等类似的要求,这些都需要研究者通过在高职教育实践中大胆探索来不断丰富经验、加深思考,然后专注于某方面来论述具体策略,如股份制院校的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内专业增减的原则与制度等。第二,在理论上对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更多探索,例如,如何看待欠发达地区高职生到外省地就业的现象,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探索,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当地高职教育的影响等。第三,关注地方本科院校围绕区域经济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决定》指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地方本科院校将加入高职教育体系后,将有研究者投入关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第四,引介其他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模式或具体做法,如已有的《美、澳、德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互促发展发展模式研究》、《从互动关系看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以韩国专门大学为例》。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引介国外高等教育的文献,但大多不够深入,从区域经济角出发,立足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文献更少,因此,这也是今后西南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研究的趋势之一。
(二)研究者中地方高校教师和行业行政管理人员中的比例将提高
目前研究队伍的主体是高职院校教师,大学教师较少、行业管理人员几乎为零。首先,随着职业教育体系的纵向延伸,本科职业教育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更多的本科院校的教师今后将加入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研究的队伍,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来思考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其次,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离不开通畅的行业发展、人才供需等信息,此次《决定》也要求: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方式,把适宜行业组织承担的职责交给行业组织,给予政策支持并强化服务监管;行业组织要履行好发布行业人才需求、推进校企合作、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开展质量评价等职责,建立行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就业状况定期发布制度。因此,我们可以预测,将有更多的大学教师和行业管理人员参与到高职教育研究中来,为高职教育在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改革和调整中贡献重要力量。
(三)区域研究方面将不断丰富、深化
虽然西南各省已经有关于本省及部分城市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文献,但对于区域研究的广度而言还远远不够。每省每市的高职教育发展状况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对于高职教育的需求也都不同,目前许多研究者还处在对全省状况的一概而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持续和深入,相信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转向本省本市,立足于当地的具体情况,主要讨论某一区域的特殊问题。另外,加上行业组织及时发布的各类信息以及情报,研究者更便于对本地区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主题展开研究,由于信息的权威和全面,在研究深度上也很可能更进一步。因此,有理由预测,关于某一具体地域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将越来广泛和深入。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关于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计划和各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进,在最近几年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成果数量快速增长,研究紧密结合地方高职教育改革实践,高职专科院校教师成为研究的绝对主体,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示范性高职院校贡献的研究成果较多。不足之处在于,研究者对区域经济与高职院校发展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还不够充分,对本地经济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状况的研究欠深入,除高职专科院校教师以外其他研究群体的参与度较低。在今后一段时间,研究者们将很可能紧密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的精神,继续关注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在已有的发展策略中随着高职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入很可能就某一点进行深入思考,即研究主题将不断分化。研究队伍中,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教师和行业管理者的比例将增加。对于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研究将更为广泛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