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百姓安全避孕站岗放哨
2019-01-16李瑛
李 瑛
新中国70华诞之际,我作为新中国的同龄人,非常荣幸地与大家分享自己与祖国的计划生育科技事业紧密相连,在避孕安全研究与监测领域努力开拓创新的人生经历与感悟。
1 关注避孕药长期应用的安全性
上世纪80年代,江苏省是口服避孕药使用时间最早,使用比例最高的省份。太仓地区妇女60年代就开始使用口服避孕药,使用比例曾占全部避孕方法的40%,许多妇女连续使用已达15年以上,能否继续用下去,对健康是否存在不良影响,引起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当时,国产第一代和二代孕激素避孕药使用人群安全性评价的流行病学研究极少。我们首次在健康人群中建立服用避孕药观察组与宫内节育器对照组,研究发现长期服用国产口服避孕药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有关,对凝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可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远期作用有待深入探讨。
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与成果,1996年,我主持申报的 “避孕药长期应用安全性研究”,在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攻关计划中立项。由多所大学、研究机构组成的课题组积聚了全国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流行病学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我们在江苏太仓市和如东县的25个乡镇15.5万妇女中进行队列研究、中间点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家系追踪和基因分析。无数个日夜的资料查询,披星载月的现场试点奔走,废寝忘食的实验室测试,通宵达旦的计算机处理,从宏观的人群不良反应发生率到微观的基因易感性,发现了国产甾体避孕药的严重不良反应并提出预防对策。为制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实现避孕药具“荐优汰劣”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群众知情选择避孕方法和优质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2 筹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平台
研究结果证实了健康人群长期应用避孕药,不可避免地存在潜在的风险,特别是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急需要建立健全监测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1999年,我主持的“国家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中心(筹)”在江苏省科技厅立项。在由多部门、多学科组成的筹建团队的努力下,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启动平台建设。
2000年,我获得WHO奖学金,带着如何建立中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任务,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研修药物流行病学与药品上市后监测。我的导师Dr.Brian McCarthy建议我和相关领导去美国波士顿国际药物监测中心进行监测研究内容与运行机制方面的考察,还于2001年组织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与WHO和美国CDC在亚特兰大举行了两次“建立中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研讨会,合作拟定监测体系框架。监测体系的建立由我国政府主导,借鉴国际的成功经验。我利用各种机会,在多方支持下,促进交流与合作。除与WHO、美国CDC的合作外,还与瑞典、新西兰等国家的相关部门机构建立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我将我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研究结果与国外同道分享,新西兰专家充分肯定了我们创建的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监测模式。新西兰《奥塔戈每日新闻报》(Otago Daily Times)以大幅照片和醒目标题对交流活动进行了报道。
在国家“十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避孕药具安全性监测评价技术研究”的课题中,我们协助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全国选择监测地区,启动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我主持开发研制的网络版《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在全国10个省的监测哨点推广应用。由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组织全国有关专家联合编写了《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指南》《避孕药具不良事件监测与防治》,既是“十五”科技重点攻关课题的重要成果,也为全国的100个哨点监测提供规范化培训教材与工作参考书,为全国的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奠定了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3 成立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07年8月,在国家“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与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国家人口计生委批准建立的省部共建—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终于落户南京。看着闪亮的铜牌,我心潮澎拜,思绪万千。从1999年开始申报省科技厅 “国家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中心”(筹)项目,历经8年的艰难探索,在国家人口计生委和江苏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南京医科大学的协作下,在江苏省人口计生委和科技厅的直接领导下,有国际权威机构的技术援助,经过全国相关专家们的精心指导,各兄弟院所的全力支持,江苏省计划生育科研所全体成员的辛勤努力,终于迎来满园春色——初步建立了集科学研究、公众管理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运行机制;多部门、跨学科的风格和技术优势基本形成。大家用心血和汗水共同见证和铸就了 “中心”的诞生。
4 坚持科技创新提升监测能力与水平
中心成立前后,国家人口计生委科技司先后分3批在全国31个省市建立105个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建立试点直报制度,实现避孕药具不良反应报告“零”的突破。形成了全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体系,覆盖6000万人口,1200万育龄妇女;报告率在300例/百万人口/年以上,达到WHO的评价标准,有些试点的报告率高达600~1000例/百万人口/年以上。
我成为博士生导师后,一支以药物流行病学为研究方向的硕士博士队伍初具规模,“中心”成员的专业从流行病学拓展到药事管理、临床医学、药学、卫视统计、计算机等。我主持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课题以药物流行病学监测方法、计算机软件技术、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基础,创建人群监测、医院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相结合的避孕药具上市后安全性监测模式;建立了避孕药具安全性大型数据库;创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型,开发研制系列网络版避孕药具不良反应报告、监测管理和风险预警系统软件并在105个监测试点实现在线运行与实时分析。集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为一体,在全国10个监测基础好的试点进行避孕药具首诊登记、健康筛查、定期随访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开发避孕药具使用首诊登记和随访监测便携机的硬件与软件支撑系统,实现便携式智能设备研制。监测内容从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向生殖健康监测拓展,监测范围从试点向非试点拓展;研究内容从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预警技术和防治技术研究向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与卫生技术评估等方面拓展。通过科技创新,推进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的开展。
5 加速由科研项目向常规工作的转变
WHO的外评估专家Barbara Pillsbury博士作在“中心”成立前后两次(2003年与2007年)来江苏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考察。她对 “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软件”以监测为主兼顾预警的理念进行研发和推广应用给予高度肯定,建议“中心”重点加强对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宫内节育器(IUD)的监测,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方面的经验,将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的药具向发展中国家推荐,实现一个避孕大国在避孕安全方面的领先和示范作用。
从避孕药具安全性研究课题到省级公共服务平台的避孕药具监测项目,再到建立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我们逐步完成了科研成果服务于社会的转化。2010年时任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视察时,对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给予高度评价并给予厚望: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责任重大,是一件关注民生、群众受益的大事,你们的工作成果令人振奋;“中心”要为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在全国推广继续努力,在科学研究方面,要发挥龙头引领作用,在技术服务方面,要起到示范指导作用,期待着你们做出新的贡献。
2011年《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防治项目》纳入国家人口计生委中央财政专项(2011-2015),得到江苏省财政的支持。“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实现由科研项目向常规工作范畴转变,从搭建平台向规范管理转变,从单纯监测向服务干预转变;进一步加强全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面向需求的创新型运作模式,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在全国逐步展开。
6 满足公众避孕安全需求
实行医院监测与重点监测后,“中心”对IUD的系列严重伤害事件进行了分析和报道,例如曾发现我国使用较广泛的TCu220C IUD一度在某些地区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质检部门深入企业的现场调查,发现是某企业的塑料原料颗粒存在质量问题。在国家药监部门通报后,国家人口计生委对相关批次的TCu220C IUD做出停用与召回处理。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国产紧急避孕药一经注册上市,群众购买踊跃。为保证此类非处方(OTC)药物的用药安全,“中心”对于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使用中存在的有关避孕失败、异位妊娠及其他的不良反应等问题,进行文献检索与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药品说明书中没有对用药人群、使用次数、用药间隔及不良反应给予足够的提示,也缺少相关药学研究数据。根据我们的建议和专家评估,相关部门和企业对此类药品说明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50年来,我国免费避孕药具主要通过社区(包括乡镇街道和村居)发放,或者在药店作为非处方药销售,从用药安全的角度看,存在妇女使用前与使用时无健康记录,难以及时发现与处理相关问题的薄弱环节。“中心”在避孕药具上市后监测与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最佳循证证据主持编写了《复方口服避孕药社区服务使用指南》,有助于避孕药品首次使用的健康筛查和其后的随访服务,也有助于专业人员提供咨询和出现问题的医学处理,可促进避孕药的不良反应监测,指导使用者安全有效合理地应用。
2012年“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与风险评价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会议交流了避孕药具安全性监测与评价的国际前沿进展;总结国家有关避孕安全课题相关研究成果;研究探讨IUD的高风险品种的重点监测方法。与会者还听取了国家监测试点代表的经验交流,到“中心”考察网络版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预警系统的实时运行,去国家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试点进行考察与评估。这是首次从理论到实践对我国的避孕药具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与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全面展示的会议,标志着计划生育系统的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阶段性的丰硕成果。国家卫生计生委组建后,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纳入妇幼司的工作职责,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0年的风雨兼程,我们国家已成为科技强国,我们这代人通过不懈努力,成为强大祖国的追梦人。以科技创新,服务人民为宗旨,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首次在中国建立既符合国际标准,又适宜于中国国情的避孕药具上市后监测技术体系和风险评价体系,这一项重要的创新性工作填补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管的空白,并对避孕药具更新换代提出战略性建议,对于维护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减少和预防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开展以人为本的生殖健康优质服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抚今追昔,细述“中心”建立前后一些重要事件,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用累累硕果回报那些多年以来全力支持、关爱有加的相关部门的领导们,那些长期一直精心指导、无私奉献的专家们,那些满腔热忱、群策群力的团队成员们。特别要感谢《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一直以来的关注,一路相伴同行。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希望“中心”继续发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敢于创新的精神,为保障公众避孕安全和育龄群众身心健康,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做出了新的贡献,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