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组织讨论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2019-01-16魏万三
魏万三
(武警警官学院军事训练系,四川 成都 610000)
讨论是教练员与受训者之间以及受训者与受训者之间进行知识、技能和思想交流,把教学活动引向深入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讨论,促使受训者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自由切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并巩固军事知识和技能。
一、组织讨论的基本方法
(一)拟好讨论的题目
所谓讨论题,就是讨论的中心内容。没有中心议题的“自由式”讨论,是达不到讨论目的的,也是不符合教学原则的。因此,教练员要组织好讨论,首要的工作是拟好讨论的题目。
1.讨论题目要有针对性。应围绕所教课目的重点出题。这样的讨论题易于达到教学的目的。
2.讨论题的数目要根据讨论时间的长短而定。讨论题的难易程度适中。既不要出那些答案就在教材上,一翻一看就明白的题目,也不要出那些大多数受训者尚难以融会贯通的题目。讨论题的表达要力求科学,使讨论者一看便知道要讨论什么内容。对有争议的问题,题目上不要有明显的倾向性,以防止讨论者不动脑筋“顺竿爬”。
(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培养讨论骨干
培养讨论骨干是提高讨论效率的重要方法。讨论中骨干带头发言,可以活跃讨论气氛;骨干较高水平的发言,可以启发其他受训者的思路,把讨论引向深入。教练员在讨论前可选出1-2名受训者,向他们交代讨论任务,告知他们讨论题目和讨论要达到的目的,要求他们认真思考,做好充分发言的准备。对有争议的讨论内容,必要时,可告知他们教练员对争议所持的观点和认识,以利于后统一思想。
(三)灵活运用讨论的方式方法
讨论的组织方式是否恰当,方法是否灵活,直接影响讨论的效果。而方式和方法的选择又必须依据教学目的,内容特点和教学条件来确定。
不同的教学目的,有不同的讨论组织方式。一般来说,以消化理论原则为目的的讨论,讨论编组可大一些,通常以班或排为单位组织讨论。这种讨论,要求受训者围绕基本理论原则,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目的是让受训者真正把理论原则学到手。以掌握动作要领为目的的讨论,一个讨论组的人数要少一些,通常以班或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这种讨论一般安排在讲解和示范以后或操练之中进行。要求受训者通过讨论进一步把握动作要领,目的是提高受训者的实际操作能力。
讨论的方式和方法,还与所教内容的特点有关。技巧性的内容,如器械体操、火炮操作、车辆驾驶等,通常以小组、炮、车为单位组织讨论,要求受训者边发言边操作或先言后操作。耐力性的训练内容,讨论人数不易过少,通常以班或排为单位组织讨论。
教学条件不同,讨论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也大有差别。如场地、实物,满足不了班组讨论的需要,讨论就可以排、连为单位组织。讨论中,要尽量利用教具、模型、挂图等教学手段,边发言边模仿动作要领。使受训者在没有实物和场地的条件下,看得见,摸得着,达到类似在现场以实物为条件进行讨论的目的。
(四)加强对讨论的引导
讨论中的引导工作,对教练员来说是一项基本功。加强讨论中的引导,是搞好讨论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及时掌握讨论情况
一个教练员指导多组讨论时,掌握讨论情况,是增强讨论引导效果的前提。其方法:教练员既可以亲身参加讨论,掌握第一手材料,真正了解受训者在讨论中碰到的问题、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讨论的进度;也可以适时的召集讨论者开碰头会,了解、分析前一段讨论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讨论要求,保证讨论沿着健康的途径发展。
2.遇到问题不要急于草率做结论
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教练员不要急于作结论,而应当让受训者继续摆事实,讲道理,展开有益的争论,使问题探讨得更加透彻。争论中,要引导受训者紧紧围绕重点问题,不要在枝节上“钻牛角尖”。
3.引导要掌握“火候”
比如讨论刚刚开始,一位受训者发言相当不错,完全符合教练员的想法。此时,如果教练员大加肯定,就很有可能影响其他受训者的发言。这种表态往往成为后来发言者的“紧箍咒”;反之,如果在讨论高潮时或高潮微落时,有人的意见与教练员的想法相符,此时,教练员可表示支持。因为此时大家的发言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几乎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教练员表明自己的态度,一方面可使受训者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思考问题有个方向;另一方面可以表示教练员的想法与大家想到一起来了。
教学中讨论小结的方式,要视讨论的规模、要求而定。对于讨论时间较短、规模较小的随机性讨论,教练员的小结,可穿插在讨论过程中进行。对于规模较大,要求较高的专题性讨论,教练员小结可在讨论结束时进行。小结要紧紧围绕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结合受训者的发言具体情况,具有概括性,便于受训者记忆。在条件和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选择少数体会较深、归纳能力较强的受训者来现身说法,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讨论小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