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2019-01-15韩喜平

文化软实力 2019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导向马克思主义

韩喜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并强调“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阐述不仅突出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本质,也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突出问题意识、释疑解惑。思想政治理论课若要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和不足,真正触及学生心灵,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必须积极彰显问题意识。

一、以问题为导向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是在对不同历史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的充分关注和深入探索,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面临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并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当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教育本身就是释疑解惑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要担负起为学生成长澄清迷雾、保证方向的职能,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任务。突出问题意识、回答学生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的集中体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基础上,让理论真正触及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借问说理、以理释问、有理说理、以理服人”的理论力量和魅力的现实路径,是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业时代新人、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二、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首先要增强教师践行问题意识的基本素养,推动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由单向度的、以教师为中心的“问题供给”向师生交互的“问题供求”转变,在教学思维上由简单化的理论灌输向系统化的“借问说理、以理释问”转变,在教学内容上由结果导向的教材体系向问题导向的教学体系轉变,在教学方法上由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同时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要在导入疑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现问题式教学抛砖引玉的教学效果;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安排与学生实际需要,在遵循问题逻辑的基础上构建“问题何在”“问题何由”与“问题何解”的问题链,在凸显问题教学“带入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既理解“是什么”又弄清“为什么”,既知道“怎么看”又明白“怎么办”,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探索规律的本领,使学生在真懂马克思主义、真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真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还要求教学过程中找准教师“问题供给”与学生“问题需求”的融汇点,即应回答党的大政方针政策问题以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与理论自信,回答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困惑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以扩充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理论储备,回答学生个人思想困惑问题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三、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主要路径

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探究问题意识、问题逻辑与问题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路。围绕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主线,通过实现体系逻辑向认知逻辑转变、理论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变、填鸭式教学向问题式教学转变,在重塑教学内容、转换表达方式、探索教学规律的过程中,实现问题意识的强化、问题逻辑的建构、问题教学的形成,完成从问题意识向问题逻辑再到问题教学的跃迁。另一方面,应挖掘内容灌输与问题启发的整体协同规律。以内容灌输为问题启发提供方向指引和理论铺垫,增强问题启发的理论性和针对性;以问题启发为内容灌输提供思维、形式和方法上的创新,增强内容灌输的思想性和亲和力。此外,还应提升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效回答学生问题的素质与本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理论功底、足够的教导耐心并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创新回答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教师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促进广大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中主体作用的养成,调动和激发学生学理论、悟真理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并解决问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切实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职责与使命。

(本文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理论课导向马克思主义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犬只导向炮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