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教学研究对比中提升教学力
2019-01-15吴珍科
吴珍科
摘 要:有一句话说:教师的战场在课堂。没错,本人从教已有十多年,在自己的战场大概上过有五千节课,但我很幸运的是,工作第五个年头开始参加城区、市里面等赛课机会,更让我幸运的是从此让有缘加入到柳州市小学数学研究指导中心。进入小数中心以后,我一直跟随着柳州市教科所陈进主任先后到南宁、桂林、贺州、玉林、融安、三江等各地上研讨课,不断地去挑战一个又个更高更新的起点,打造着开放、大气、和谐的课堂文化,让我悟到数学文化以“文”化“人”的数学魅力!今天,我选择《分数初步认识》这节课与名师课堂进行赏析和比较进行研究,以诠释自己现阶段对学生、对课堂、对教材这经典三个元素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关键词:教学 课堂 学生
一、教材分析
1.人教版教材编写把《分数意义》的教学要求分成两各阶段。即分成“分数的初步认识”与“分数的意义”。很显然,“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学生学习数概念的一次扩展。这是学生已经对整数的四则计算、运算定律等内容有了较好的认识,特别是对除法运算中的“平均分”的概念已经有了较好理解的基础上安排的。这种课被称作“种子课”。
2.各种版本教材对比。
共同点:
(一)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出分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都从认识1/2开始学习分数。(建构基本分数单位的表象)
(三)再认识1/4等其他的分数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分数意义)
(四)最后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建立数感)
第一个疑惑:《分数的初步认识》到底应该让孩子认识什么?认识到什么程度?(运用联系的观点对“分数”全面的解析)
第二个疑惑:“教什么”? “怎么教”?如果从追求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来说,“教什么” 比“怎么教”更重要;从关注教学效率的角度讲,“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一节理想的数学课有两个标志,即教与学要有效率,要有灵魂,因此,要在“教什么”和“怎么教”之间寻找最佳的连接点。于是,“教材”、“学生”、“教师”三个课堂教学中最原始的元素在我脑海里穿梭。
第三个疑惑:学生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真实起点在哪里? 基于自己的学生情况,我的策略是抽取个别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到三年级学生对分数的知识认识还真是很少,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大小比较等知识基本上是空白。有一些学生认为“分数”就是平时考试时的“分数”;在测查“分数大小比较”时,几乎所有的学生并非按照分数意义或大小比较的方法来进行比较。他们比较分数的大小大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加法,即把每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加得到和,然后比较和的大小,由和的大小来决定对应的分数的大小。另一种是用乘法,即把每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乘得到积以后比较积的大小,由積的大小来决定对应的分数的大小。 综上所述,学生对有关分数的知识认识较少。在这样的前提下,在设计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学起点应该低一点,应多考虑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图形直观,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学好分数。
二、名师同课赏析
话题一:如何有效的创设情境?
观看视频片段,分别节选吴正宪、张齐华、朱乐平以及我的课例进行观摩赏析,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我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引入环节思考:哪种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更合适或者学生更喜欢?
话题二:小学数学课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重要吗?多少次合适?
【观摩吴正宪和张齐华老师的主动建构教学片段赏析】
动手实践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他们都想看一看、动一动、量一量。通过动手,学生学得更有趣;有时教师单一的讲解,无法使学生真正的领悟,新改版的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好多操作的机会,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恰当地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学习过程是很有效果的,并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话题三:数学课如何营造学生的数学表达空间?
【观摩吴正宪和张齐华老师的组织教学片段赏析】
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要使用教具先进行演示,再让学生边自己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讲述过程,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研究收获
共同点:对于同一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比较发现各具特色,各有风格,研究其背后对应的教学目标,我们发现价值追求如下两点:
1.学生需要丰富的学习经历与体验
几位名师的课堂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从不同的需求入手引人分数。不管学生经历从“生活到数学”,还是“数学到数学”。无论是运用哪种导入的教学设计,学生都需要丰富的学习经历与体验,纯数学化与生活化数学皆是风景。
2.学生需要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
教师是否预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尤其是学生的创造力。
四、研究感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不仅要看出远近高低,更要看到它们各自的美,各自的神韵。看山如此,看课亦是如此。同课异构,不在于比较优劣,重在让读者学会品赏“同中之异,异处求同”的那份对数学教育的执著,重在让读者欣赏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教学风格的背后那份对专业钻研的精神。我相信,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当你无法超越别人时,你完全可以超越你自己,用你对数学课堂的独特理解与个性演绎,成就属于你自己精彩灵动的课堂。毕竟,你的课堂你做主!
课题名称:数学开放式教学法的探索研究
课题编号:JKS8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