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资本可持续发展视域下西藏山南民族传统手工业的现代转型研究
——以泽帖尔为例

2019-01-15西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巴桑手工业民族

刘 玉 扎 西 刘 国

(①②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③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西藏拉萨 850000)

文化本质上是确保一群人持久地幸福生活的维护系统。所以,只要它以其成员觉得还算满意的方式确保一个社会的生存,就可以被认为是成功的。[1]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确保持久幸福生活的物质文化或科技文化、伦理文化或社群文化、精神文化或表达文化等均是有差异的、动态的和相对稳定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维护了文化生态的平衡,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更加凸显了文化满足人们需要的功能的重要性。一些文化因能够继续满足时代需要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外一些文化则日益衰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差异化并存,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均是极其重要。2010年10月,法国学者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出席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并发言,她指出:“在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内在深处,实际上存在着‘第四种危机’——文化危机;而文化危机的性质,归根结底就是传统形而上学、哲学和人类基本生存方式的危机。”[2]文化危机的表现之一即是现代化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山南是藏文化的摇篮,这里有很多流传至今的传统民族手工业。作为文化资本,民族手工业具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正确认识这种二重性,立足文化资本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些优秀民族文化并增加经济效益,是西藏在现代化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作为文化资本的民族手工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文化二重属性

当代经济分析中界定了三种广义的资本类型,即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其中,厂房、机器等是物质意义上的存量,是进一步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之一,人身上所拥有的技能和劳作经验是一种资本存量,自然提供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及影响这些资源存在和被人们利用的生态过程同样是资本。在这三种资本之外,还存在明显不同于前三者的文化资本。“可以将文化资本定义为一种资产,除了可能拥有的全部经济价值以外,文化资本还体现、贮存并提供文化价值……文化资本有两种存在形式。第一种文化资本以有形的形式存在,可以是建筑物、场所、遗址、庭院、像绘画与雕塑这样的艺术品、手工艺品等。它包括有形的文化遗产,却不限于此。……第二类文化资本可能是无形的。无形文化资本是一种智力资本,表现为某个群体所共享的思想、习惯、信仰和价值观等。此外,无形文化资本也表现为像音乐、文学这样作为公共商品的艺术品。”“遗产建筑、文化机构、剧院、音乐厅、传统工艺坊、艺术工作室等文化设施等都可以被视为资本资产,并且,在文化设施中生产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人——演员、音乐家、手工艺人……及许多其他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为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产生做出了贡献。”[3]从以上对文化资本的定义和分类中可以看出,文化资本有别于物质资本之处在于文化资本创造文化价值,文化资本具有跨期特征,可以实现代际传承并持续发展。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当代人需要,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可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的代际传递,这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可持续发展是有文化维度的。其一,文化与自然一样,也是后人接受的馈赠,当代人有守护的责任;其二,生态系统维持着生物圈的运行,而文化基础同样支撑着人类社会的运行,两者均作用于人类的经济生活。人类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维持文化多样性与自然多样性,上述两者不可偏废。民族传统手工业作为一种从历史中继承下来的文化遗产,历史与文化专家考虑的是对文化价值的保护,而经济专家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种独一无二的稀缺资源在市场中进行分配和消费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种文化资本可以为现在及未来提供物质福利和非物质福利。民族传统手工业是一种有形的文化资本,这种资本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经济文化的双重持续发展,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体现、贮藏并提供民族文化价值。回顾人类历史,正是双重持续发展才使很多精品手工业能在产生后存续千百年之久。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出现。“织布业、金属加工业以及其他一切彼此日益分离的手工业,显示出生产的日益多样化和生产技术的日益改进;农业现在除了提供谷物、豆科植物和水果以外,也提供植物油和葡萄酒,这些东西人们已经学会了制造。如此多样的活动,已经不能由同一个人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第二次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了。生产的不断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提高了人的劳动力的价值。”“在野蛮时代高级阶段,又进一步发生了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分工,于是劳动产品中日益增加的一部分是直接为了交换而生产的,这就把单个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提升为社会的生活必需。”[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日渐改进,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不断增加的剩余产品使更多的人可以从直接生活资料的生产中解放出来,专事纺织、冶铁、制陶等手工业,人口的增长、文化交流以及贸易需求的扩大等都导致手工业在一代又一代匠人的传承中不断向着专业化、特色化和精细化发展。在经济驱动力和文化驱动力的双重影响下,世界各民族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手工业,这些手工业一方面是谋求生计的方式,另一方面也在动态中发挥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并在族际交往中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和标签,如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国瓷器在实现贸易价值的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象与表征。相比机器大工业更能表明现代经济学在形式上的精确性以及明显的经济导向,民族传统手工业的经济文化双重价值则更加显著。

可以说,民族手工业的经济文化二重性并不是现代才产生的,只是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手工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凸显,不得不让人们去思索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和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时代诉求中使这个重要的文化资本能够可持续发展,在满足经济愿望的同时坚持文化信念。

二、泽帖尔的历史演变与现代转型

山南历史悠久,被称为藏文化的摇篮,传承至今的虱雕、藏香、氆氇、藏毯等手工艺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业生产有木器、竹器、铁器、陶器、皮张、纺织等等,纺织中尤以细氆氇闻名于全藏。”[5]其中,泽帖尔作为一种细氆氇,曾濒临灭绝,在巴桑的抢救下,实现了成功转型。

(一)泽帖尔的历史

泽帖尔是产地和产品名称的结合。“泽”是山南市政府所在地泽当镇的简称,“帖”是藏语音译“帖玛”的简称,“帖玛”意为毛哔叽,泽帖尔意指泽当出产的毛哔叽。相比普通氆氇,泽帖尔光洁平整、纹路清晰,质地轻软、紧密适中,持久耐用,在藏族手工编织的氆氇中属于上品,品质可与意大利哔叽和印度哔叽媲美。

藏民族生活在雪域高原,不似汉族可以利用棉麻桑蚕,他们在服饰制作上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绵羊的毛皮,于是产生了早期较为粗糙的氆氇。随着历史发展,藏氆氇工艺不断改进。松赞干布时期,主张加强同周边地区的交流学习,广泛吸收诸地优秀文化,以推动藏族的文明进步,对外联姻即是促进文明交流的策略之一。于是,文化间的借用频繁。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由于文成公主的和亲,其随身所带之嫁妆,据后代西藏文献《柱间史》的记载,有绫罗绸缎等衣物、金银首饰及释迦牟尼佛像、大史集、二百六十经论文典……若干侍女和卫士,制造日用必需品的工匠和厨役等,人数颇众。”[6]文成公主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医药、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技术传播到吐蕃,“据《拉达克史》记载,文成公主曾传授‘以织机织布’的技术。”[7]吐蕃传统的纺织技术与中原纺织工艺进行结合,氆氇织品日趋向精细化发展。帕竹政权时期,大司徒绛曲坚赞励精图治,他组织各项设施的建设,减轻差税、修订法律,推行宗谿制度,鼓励生产,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绛曲坚赞不满服制的过分蒙古化,推行服饰改革,“他极力想回归藏地传统,曾暴力驱逐居住在萨迦和各地穿着蒙古服饰、生活习惯蒙古化的藏人”。[8]改革分为复古和创新,在恢复吐蕃时期服饰风格的同时,“利用当地生产的优质氆氇做面料,按照转轮王国政七宝的理念,创制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官服——‘王子装’……王子装把山南地方出产的氆氇使用到了极致。”[9]泽当属于帕竹政权统治的腹心地区,当地氆氇得到重视。当时,在泽当寺内对传统的氆氇制作工艺进行改良,将原有的经、纬两股线改变为经线两股、纬线一股,编织用的线由粗变细,这就使得氆氇的质地由厚变薄。选料方面,所用的经纬线均选自绵羊脖子附近的上等细羊毛。技术和选料的改变,使得泽帖尔呈现一是轻,二是柔软,三是保暖,四是结实,五是穿着舒适的特点,进而成为向中央王朝进贡的贡品,并深得皇室的喜爱。这一时期,“在手工业方面,无论是产品的种类,还是生产技术都比以前有了明显的发展。氆氇等精细毛织品不仅充当贡品,而且还远销到喜马拉雅山以南地区。”[10]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及进贡的客观需要使得西藏的氆氇生产进入成熟时期,泽当等地成为定点织造高品质氆氇的产地。甘丹颇章政权时期,鉴于泽帖尔的精细,政府将泽帖尔定为高僧、贵族以及政府官员服饰的专用面料。“乃东县泽当镇生产泽当哔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甘丹颇章时期开始,被指定为达赖喇嘛佛衣的专用哔叽,同时也是供各寺喇嘛、职员及上层僧尼所用的上等衣料。”[11]当时,为便于质量监控,专门成立了一个粗朱(组织),粗朱既监督管理泽帖尔的生产,也负责藏戏演员的管理及排练。据泽帖尔传承人巴桑讲,古时候泽当的纺织工人大部分都是谐巴谐玛即泽当民间歌舞人,他们可以演出不同的剧目,主要任务就是一年一度的泽当坚珍宗教活动上跳舞、做泽帖尔。粗朱由材料管理员、质量监督员、材料采购员、资质审核员、后勤及安全员等组成。泽帖尔的编织和染色等工序均在泽当寺及其他几个寺庙统一完成,成品送至泽当孜仲审核。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生产泽帖尔,经政府指定的工艺技术较高的人才能从事此项工作。泽帖尔分三个等级,一等称泽培(藏语音译,下同),专供达赖和班禅等使用;二等称泽瓦,是官员服饰的专用面料;三等称提珠,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众可以用,不过产量很小,三个等级中重点生产的是最高级泽培。孜仲每年都要负责验收筛选泽帖尔成品,挑选上等品作为税项,并在卷好的泽帖尔成品末端盖上章,然后交由活佛念经开光,最后才能送至噶厦政府(见图1)。

图1经孜仲检验合格并在右侧盖章的泽帖尔(已有三百年历史,巴桑收藏)。

(二)泽帖尔工艺及其特点

泽帖尔前后共17道工序。首先是选毛,主要用羊颈前后的毛,这种毛比较柔软,韧性很好,不容易断。筛选完的羊毛要用一种名为永波(藏语音译)的植物及一种从石头上刮下来的白色粉末清洗羊毛油渍。清洗完的羊毛还需浸泡,放入名为别萨的黄土,以去掉毛上的粘性。然后将羊毛中的杂质去掉并分类,分类后捻线,捻线时为减少对指头的伤害及提高顺畅度,会使用面粉。捻好的线要放入蒸锅用沸水蒸20分钟左右。紧接着拉织布用的经线,选择一块平整的地方,将织布轴放在上面并绑紧,由3~4人在长约12~13米的地方抓着经线接交线头,要抓紧经线筘,用力将拉好的经线捆在经线轴上。期间,为了将经线捆的更紧更牢,要在拉好的经线上洒少量的水。编织好的泽帖尔需要使用小火反复烤,将表面细小的线头烧干净,使泽帖尔表面更加光滑平整。然后用热水浸泡泽帖尔,再用冷水清洗。为防止缩水变形及提高面料紧实度,将洗好的泽帖尔卷成一卷,用大石头压三到四天。然后进入最关键的染色环节。由于泽帖尔用料及前期制作非常繁琐,如果染色出问题,前期所有工作都白费。因此,历史上对染色有特殊的要求。第一,染色的原料必须是纯天然的植物矿物;第二,为保证染色的顺利进行及成品质量过关,染色前要选择良辰吉日并举行隆重的祈福仪式;第三,染色人染色时要保密、低调,不能被其他事物和人影响,必须专注、静心、谨慎。染色当天不能大声说话,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受他人影响易使染色人不能保持心境平和,染色时心不平静,染出来的泽帖尔会受到影响。如果染色后发现有不均匀的地方,就用当地农田施的肥料将泽帖尔裹6~7天,使色泽均匀。这是古时候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染完的布料要在河里清洗,并用舌尖试舔。假如没有苦味和酸味,就说明洗干净了,如果还有苦味和酸味就要继续冲刷清洗。

泽帖尔有如下特点:(1)普通氆氇是横纹,泽帖尔是斜纹,工艺比普通氆氇更复杂精细,面料更轻更薄更光滑,不易变形,光泽度和透气性更好。(2)原材料是纯天然的。比如洗毛用柳树皮、光梗丝石竹等,清洗时需要圣山贡布山脚下的泉水,以及翟麦、榆树皮、白檀香、郁金、肉蔻以及草果等汁液,将泉水、药物和泽帖尔一起放入木盘,由体力较强的壮汉反复搓洗,使泽帖尔充分吸收药物和泉水,以提高品质。清洗完并晾干后的泽帖尔,要用扎日神山的柏树、小杜鹃、野蒿等香料进行香薰,以去除垢晦并增添灵气。(3)宗教色彩浓厚。泽帖尔三个等级中主要生产供达赖和班禅及其他高僧使用的泽培,因此,在选料、尺寸、制作等方面均与普通氆氇有很大不同。选料上,扎囊县是普通氆氇的重要产地,人们认为羊胸脯以下至生殖器附近的毛是最好的,较高等级的氆氇可以用羊生殖器附近的毛,但泽当的泽帖尔使用者主要是班禅和达赖等高僧,羊生殖器附近的毛即便是优质的,也不能用来制作僧衣,这被认为是不洁的,是对神佛的亵渎。因此,最高等级泽培要用羊颈前后的毛,这是两个产地的重要区别。拉织布经线时,普通氆氇是10个双臂伸开的尺寸,泽帖尔是3~7个,刚好是标准的僧人袈裟尺寸,这也充分说明泽帖尔的使用对象。此外,除捻线外,编织、染色等关键工艺环节妇女均不能沾染,妇女沾染同样被认为是不洁的,这些规定都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

(三)泽帖尔的现代转型:传承与创新中创造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以民族平等为原则,消除了民族间和民族内部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旧西藏政教合一政权被废除,被压迫剥削的农奴得以翻身,同样废除了达赖、班禅、贵族及官员等人的特权。相比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普通氆氇,泽帖尔作为专供上层阶级使用的面料,制作过程更复杂、更繁琐,有专人制作,也有专门的组织管理生产,因而熟练掌握工艺的人范围很小。如今,制度上没有特权阶层,曾经监管泽帖尔生产的组织已不复存在,懂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泽帖尔面临失传的危机。

1.泽帖尔的传承

唐卡画师巴桑是泽当人,父母以前专做泽帖尔,母亲编织,父亲是采购泽帖尔原材料的。巴桑是附近较有名气的唐卡画师,依靠唐卡绘制其经济收入很不错,但无意间走上了泽帖尔传承的道路,习得泽帖尔的制作工艺。一次闲聊时,有个老人无意间提及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泽帖尔,巴桑忽然意识到工艺的传承问题。于是,他开始大面积寻访能掌握泽帖尔工艺的人。最终,寻访到5位,年龄最小的已有80多岁,他们已不再制作泽帖尔,也没有人学习这种工艺。巴桑决定抢救并传承工艺。巴桑始终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事,而是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问题。2008年5月1日,他组织了泽当镇的7个村民,成立了乃东县民族哔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他将白宗、查斯等5位80岁以上的高龄老艺人聚集在一起,探讨如何复原泽帖尔技术,从羊毛选料、分梳、捻线、纺织、染色、防虫、防缩水等工艺开始系统学习泽帖尔制作。历时三年,终于将泽帖尔制作工艺抢救成功。这三年,巴桑将所有积蓄投入工艺复原,包括染料、毛线等材料购置,以及5位老人的所有生活开支。由于抢救的三年没有任何经济收益,很快将之前画唐卡所得的积蓄全部用完。最后向政府求助,经过多方努力,将工艺传承下来。

巴桑继承了制作泽帖尔需要的匠人精神。为研究羊毛品质并选取上等羊毛,2009年巴桑曾用三个月时间赴江孜、尼木、林芝、扎囊等地调查比较羊毛质量,到偏远的地方经常挨饿,他乐此不疲。此外,他还不断研习染色技术,学习变色理论。虽然现在染色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挑选良辰吉日,但他准备染色时会提前说明,避免打扰,然后一个人心无旁骛地染色。他说现代社会比较浮躁,尤其需要沉下来去制作精品。他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不用现代化学染料。有些染料虽西藏出产,但由于环保原因不能采挖,只能从不丹购买,一次买很多用大车运过来。他认为化学染色剂虽然染色很快,但对身体不好,宁可用两三天时间用纯天然的植物矿物染色,这样有利于健康和养生。纯天然材料染色除了不伤身体外,不掉色也不脱色,现在他可以染41种颜色,个人研究的结果得到了国家的肯定。除了工艺和原材料被完整承袭下来,现在制作僧服依旧不允许妇女沾染,这种传统也保留了下来。巴桑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研究泽帖尔的历史。他从5位老人(已有3位过世)那里得知五世达赖时期非常重视民族手工艺,在山南地区收集整理过手工艺,七世达赖时期成立了专门管理泽帖尔生产的粗朱,传说关于小泽当的经书里记载着这些事情。他的师父见过这部经书,因而巴桑到很多地方寻找这些史料,一直没有放弃。

2.泽帖尔的创新

现在,合作社不仅将传统工艺传承下来实现了文化价值,还不断创新,改进工艺,开发新产品,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创造出经济价值,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巴桑对工艺进行如下改进:(1)传统泽帖尔原材料是纯羊毛,现在改用优质的纯羊绒作为经线和纬线进行纺织,使泽帖尔的柔软度、手感和档次提升到新的高度;(2)经过市场调查和多次试验,将传统泽帖尔的幅宽从20cm提高到50cm、70cm,使消费者有更多的幅宽选择,同时,幅宽的改变也使泽帖尔面料能够用作时装定制,除了传统的藏装外,西服、马夹、外套、大衣等现代服饰也能够使用泽帖尔面料;(3)丰富泽帖尔的纹样,拓宽了产品的种类,将泽帖尔应用于民族特色手工艺品上。历史上,泽帖尔主要用于高僧、贵族、官员的服装上。如今,巴桑利用自己绘制唐卡的良好基础,将“吉祥八宝”等具有藏民族元素的装饰纹样通过手工刺绣手艺绣在包括围巾、手包等泽帖尔产品上,使产品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4)在延续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新的植物矿物材料,使泽帖尔能够抗皱,有更好的垂感;(5)以前泽帖尔专供高僧及官员使用,色彩比较单一,现在注重调色,将泽帖尔的色彩选择范围扩大以适应现代人审美,这样就可以用来做围巾、西装;(6)为打入内地及国际市场,产品必须适应当地气候。西藏气候整体比较干燥,传统保存方式是在面料中间放一种植物,毛皮类制品容易存放。但内地或国外一些地方高温潮湿,西藏氆氇等毛皮类产品在内地容易被虫蛀而不达标。巴桑意识到这一点,认为产品的高质量意味着应能够克服这种问题,因此,他正在研究用料上的新方法。

工艺的改进使泽帖尔销路更广,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2010年2月,泽帖尔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泽帖尔”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审批,2014年12月,“泽帖尔”商标被认定为自治区著名商标,2015年2月,泽帖尔被国家质检总局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泽帖尔作为西藏传统民族手工业代表参加了2017年国际商标品牌节并获得金奖,巴桑还携带团队及泽帖尔产品参加首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第三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展览,提升泽帖尔的知名度。现在,巴桑是中国纺织业推广大使,全国共有10人,西藏只有一人,他还被授予“西藏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先后到尼泊尔、俄罗斯等国参加展会并做市场调查,将国际商标注册在尼泊尔,尼泊尔的国际游客很多,产品非常受欢迎。在内地深圳、北京、湖南、湖北、安徽、四川等地展销产品。几年前主要做高端礼品,收入超过600万,现在开始注重中端客户。厂里有122名员工,截至2017年年底,仅合作社销售额就达到422万元,利润157万元,参与合作社分红的共计75户,其中,社员43户,残疾人32户。

泽帖尔前景很好,谈及未来的发展,巴桑充满信心。他认为必须关注经济效益并不断创新才能将民族传统手工艺更好地传承下来。厂里招收的学手艺员工里有些是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孤儿等,他教授这些员工手艺,使他们学到手艺能养活自己,从而身心愉悦。他还帮助住房条件差的员工盖新房子,按照国有企业员工的标准为17个贫困户缴纳五险一金,希望通过努力改善这些人的经济条件,帮助他们脱贫。这些举措使员工们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他们珍爱这份工作,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甚至在藏历新年,员工认为15天的假期太长,6天就可以,希望早点回厂里上班。时代的发展使巴桑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尤其是有想法、有创意、精通电子商务的大学生。现在巴桑有两个助理打理内外事务,但染色、成品营销、参展、设计等均离不开他。他说自己是多功能的,西藏、内地、国外要来回跑,每年还要研发1~2个新产品,年龄越来越大,精力也不足了,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目前员工文化水平较低,他自己也只上过二年级,厂里没有大学生,也没有通过网络销售,很缺设计、营销、财会类的专门人才。对此,巴桑新建了厂房,想以新的厂房,更好的办公条件和待遇满足年轻人的要求,以吸引人才。新厂房分了三个区,一个车间保留原有工艺,专做加工;第二个区域用于展销,将附近11个县的手工艺品精品集中起来,这些县城有手艺但没销路,巴桑准备收上来代售,使产品种类更丰富多样;第三个是综合楼,准备做成博物馆展示泽帖尔的历史。外面是现代结构,但里面的设计是古代风格。他认为泽帖尔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有历史的沉淀,现在用的还是古代的手艺,因此,展览中要有藏族文化的风格才有代表性,厂房也要有古时候的风貌,这不是单个的产品,而是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建造和设计过程都要体现民族特色,环境要与藏文化相协调。

三、泽帖尔对山南民族手工艺现代转型的启示

全球化使得文化同质性要素增加,相比过去,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工业化对效率和成本控制的高效使得小作坊式的民族手农业面临强烈的冲击。民族传统手工业如何实现现代转型,关乎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民族传统手工业作为一种文化资本,若要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关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实现,两者不可偏废。过度关注经济效益,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就会使传统文化的文化价值面临危机,过度关注文化价值,就会使手工业工艺创新缓慢,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大环境中日益衰落。

山南是藏文化的摇篮,有很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其发展状况参差不齐。笔者在山南调研期间,发现XX地毯厂现在面临危机。该厂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被国家轻工业部、纺织工业部、国家民委、国家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等选为“全国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有很高的起点。但现在经济效益下降,厂区里清冷无比。很多女织工因为当地对生育二胎给予物质鼓励而回家生孩子,还有一些年轻的女织工认为工作枯燥乏味而不愿从事此项工作。这些均不是根本原因。该厂在发展中过度关注文化价值,固守传统生产方式而不肯创新,导致市场日益萎缩,效益不好,员工的收入无法保证,同样的工资水平下,年轻姑娘更愿意从事服务行业而不愿编织地毯。

泽帖尔的成功为本地其他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模式探索,并带来以下几点启示:(1)民族传统手工业如不能在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两者之间作出平衡,是不利于现代转型的。“如果要同时服务于文化利益和经济利益,那么文化政策在追求要获得的结果时应该同时考虑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12](2)民族传统手工业必须结合时代需求不断创新才有生存空间。这内涵着传统手工业的现代转型必须重视工艺改进、原材料更新、包装、宣传、营销、新产品开发等各方面,满足时代适用性和消费群体适用性,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有所取舍,固守传统无法发挥经济效益,开发过度又会失去文化本意。(3)匠人精神要始终贯穿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匠人精神意味着对民族传统手工艺本身的钻研、坚守,意味着追求精益求精而不断超越。它是民族传统手工业品质的灵魂支撑,同样是现代企业竞争中的一种重要资本。现代社会的浮躁使很多人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这种做法是产生不了精品手工艺的。必须依靠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立足手工业的长远发展,才能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经济驱动力(the economic impulse)是个人主义的,而文化驱动力(the cultural impulse)是集体主义的。”[13]在民族传统手工业的传承发展上,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结合起来的,是匠人精神及对民族整体的责任感和担当。正如巴桑所说,传承发展泽帖尔,让更多的人知道关于泽帖尔的历史和文化,不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整个民族的利益,宁可把家放弃了也不能把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放弃了,这是民族的命脉所在,如果不做这件事,他会一辈子遗憾、后悔。

猜你喜欢

巴桑手工业民族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我们的民族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野魂犬
野魂犬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奥尔哈代的梦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