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切牙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与天然邻牙色泽差异的研究
2019-01-15王思钱陈琴男黄盛斌林婷婷麻健丰
王思钱 陈琴男 黄盛斌 林婷婷 麻健丰
随着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牙齿美容修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单颗中切牙牙体缺损的修复,其对修复体与天然牙色彩的匹配和外型的对称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天然牙色彩个体差异大,牙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光学特性使其色彩表现形式也复杂多变,这就给临床对天然牙色彩的匹配与色彩信息的准确传递带来困难[1]。长期以来,比色工作主要依靠肉眼观察来实现,往往无法全面复制天然牙的色彩;即使应用电子比色仪测色,也会因为电子比色仪对牙体作局部测色导致色彩信息的遗漏,以及牙体表面曲面形态与测色探头无法密切贴合,造成“线渗漏”影响比色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既可获取色彩的数据信息,又便于准确传递的数码相片作为牙体辅助比色方法的应用越来越受临床重视。但是该方法是否能完全解决色差的难题?对此,笔者在中切牙的美学修复中,通过参考电子比色、目测比色及数码相片比色,制作最佳美学修复体,采用树脂水门汀粘接,观察中切牙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与天然邻牙的色泽差异,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剂和仪器 VITA Easyshade V电子比色仪与相关配置1套(德国Vita公司)、Vita 3D Master比色板1块(德国Vita公司)、氧化锆瓷块(德国吉尔巴赫公司)、Vita VMR9粉(德国Vita公司)、烤瓷炉(列支敦士登大公国义获嘉公司)、CAD/CAM系统(德国阿曼吉尔巴赫公司)、Canon 6D数码相机(日本Canon公司)、Canon EF 100mm f/2.8 L IS USM微距单反镜头(日本Canon公司)、树脂水门汀(美国3M公司)。
1.2 方法
1.2.1 病例纳入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需进行单颗中切牙全瓷冠修复的患者10例,年龄25~45岁。患者对照的天然邻牙(同名中切牙)完整,且牙髓正常,无明显影响色泽的各类树脂充填体,牙龈、牙周健康;缺损的牙齿牙龈、牙周健康,牙体缺损不超过1/3,牙髓健康;患者不同意贴面与树脂美学修复或上述修复方式失败而选择全瓷冠修复。
1.2.2 颜色系统 选择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 1976 L*a*b*颜色系统。其中L代表明度,+a代表红色,-a代表绿色,+b代表黄色,-b代表蓝色,a、b决定物体色相,绝对值大小表示物体饱和度,ΔE表示物体颜色间的色差,ΔE=[(ΔL)2+(Δa)2+(Δb)2]1/2。
1.2.3 修复体制作 由义齿制作中心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技师按照比色板、电子比色仪及数码相片比色结果,参考对照的天然邻牙的细节和色泽,按最高的美学标准制作氧化锆基底+饰瓷全瓷冠修复体。在最终粘接前,经患者、医师及技师三方的确认满意后使用树脂水门汀粘接。
1.2.4 测色的方法及比较的内容与分组 由1位熟练操作电子比色仪的医师进行电子比色仪检测。实验测色对照中切牙的颈部、中部及切端的Lab值;需修复牙备牙后的颈部、中部及切端的Lab值;修复体制作完成并确认满意后的颈部、中部及切端的Lab值;修复体粘接后的颈部、中部及切端的Lab值。
1.3 观察指标 比较备牙后的牙齿与天然邻牙、修复体粘接前后、粘接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的Lab值差异,即△E。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备牙后的牙齿与天然邻牙、修复体粘接前后、粘接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的△E比较见表1。
表1 备牙后的牙齿与天然邻牙、修复体粘接前后、粘接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的△E比较
由表1可见,备牙后的牙齿与天然邻牙、修复体粘接前后、粘接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颈部、中部、切端的△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粘接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颈部、中部、切端的△E均高于备牙后的牙齿与天然邻牙、修复体粘接前后颈部、中部、切端的△E(均P<0.05),而备牙后的牙齿与天然邻牙、修复体粘接前后颈部、中部、切端的△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说明粘接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的色差能明显被人眼所识别。
3 讨论
物体颜色的表达受照明条件、视物者视觉生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获得有效的度量效果,国际照明委员会规定了一套标准的色度系统,即CIE标准色度系统。本研究采用这种口腔科最常用的CIE 1976 L*a*b*标准色度系统,颜色总色差用ΔE来表示。关于色差识别阈值目前尚无确切定值,O′Brien等[2]认为当ΔE<1时,肉眼无法察觉;ΔE>2时,肉眼即可察觉颜色差异;ΔE>3.7时,则颜色完全不匹配。美国牙医师协会推荐以ΔE=2作为衡量颜色差异的标准;Chang等[3]也认为,ΔE=2是树脂水门汀颜色变化能否被分辨的金标准。Douglas等[4]认为ΔE>3.3为临床不可接受范围;而吴效民等[5]认为在临床操作条件下,ΔE<1.5时肉眼才难以察觉物体间的颜色差异,Terada[6]也认为ΔE=1.5是鉴别两色差的临界值。故本研究采用ΔE=2作为临界值,综合评价颜色的差异,即当ΔE>2时,认为色差人眼可识别。
VITA Easyshade V电子比色仪通过自带光源对样本照射,使用多个传感器测定反射光谱,对反射光谱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颜色信息。由于牙釉质具良好的透光性,反射光谱主要来源于牙本质,因此使用此类电子测色仪主要测得的是牙本质的色值。研究发现,牙釉质去除前后牙齿颜色的改变较少,表明牙齿的颜色主要由牙本质决定,半透明的牙釉质的影响相对轻微[7]。本研究结果也同样提示备牙后的牙齿与天然邻牙的ΔE在1.5左右,基本不能被人眼所识别。
在所有的中切牙美学修复体中,全瓷冠修复体因具有自然美观的外形、良好的半透明性、与釉质近似的折光性等而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半透明的陶瓷材料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并发生折射、反射等,使得修复体的颜色更易受瓷层下面结构的影响,增加了颜色匹配的复杂性。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全瓷修复体的最终颜色会受到基牙颜色、桩的颜色、粘结材料、瓷层材料的类型、颜色、厚度及瓷烧结程序的影响,就粘结材料而言,目前说法不一。本研究结果显示,用树脂水门汀粘接氧化锆基底+饰瓷全瓷修复体,修复体粘接前后无论是在颈部、中部还是切端均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个结果与氧化锆基底的透光性差有关,同时也提示临床树脂粘结剂的颜色对氧化锆全瓷冠粘接后的最终颜色影响较小。
本研究为制作美学修复体,采用了比色板、电子比色仪和数码相片比色记录的方式,尽最大努力把真实的信息传递给技师,方便制作逼真的全瓷冠修复体,同时个性化染色直到患者、医师、技师均最大满意后才粘接修复体。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即使三方都认为最优的美学修复体,其电子比色仪测色结果仍然与对照的天然邻牙有明显的色差。可能是由于天然牙、比色板、修复体3者的结构和理化性质不同,存在着同色异谱现象。同色异谱现象是两个物体在一种光源下呈现相同的颜色,但在另一种光源下,却呈现不同的颜色。本实验结果也提示,虽然粘接后修复体与天然邻牙ΔE较大,但所有修复体最终均能得到患者、医师、技师的满意并粘接。所以即使使用电子比色仪测色所得的数值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牙齿所处的口腔环境特殊,加上环境的光线不断变化,其整体的效果仍然能获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