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
2019-01-15张友锋刘贻玲
张友锋 刘贻玲
(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吹响了“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双创号角,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政策文件及相应举措。作为高校教育直接主管部门的教育部,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建立一套创新创业教育监督机制,加强落实相关创新创业政策。各高校积极配合落实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如开设创新创业实验班,开办创新创业学院,开出一系列创新创业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
二、理论依据
耦合理论主要有四种,即“齿轮耦合”“同频耦合”“混合耦合”“动态耦合”。本文要研究高校行为与国家“双创”政策的耦合,且这种耦合不仅是紧跟时代的同频耦合,也是一种动态的耦合。认识一个系统,只进行元素分析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结构分析,一个系统,只靠单个要素不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一个整体的教学管理体系,包括师资,课程、实验实践条件作为保障。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促进高校学生可持续发展是该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上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这也是高校长期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实践误区
大部分高校在真正落实双创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导致对创新创业教育只有要求没有指导;设置的课程比较理论或传统,新课程不多。创新创业实践缺乏,没有形成一个课程体系来培养创新创业所具备的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专题培训型
开设一两门通识类课程,仅进行课外专项培训,忽视学生的专业归属。没有根据专业特点,学生个性要求开展专业创新创业辅导,仅仅是短期的专题培训,没有持续跟踪。
(二)精英培养型
针对部分学生群体,通过设立课外项目和学科竞赛等形式来片面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这样受益面非常有限,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开始,面向全体学生,然后选出一批优秀的精英人才继续与实践项目对接培养。
(三)重理论轻实践
很多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但出发点更多地还停留在执行教育部门的要求和任务上。鉴于精力和资源(师资、教材、课程、实践等)的不足,从理论到实践的教育过程仅流于面上的理论讲授,做不到强化实践。
四、建设思路
(一)首先了解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认识什么是创业?——不确定性,机会把握,创造价值;创业成功的核心要素?——商机,资源,团队;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执行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风险意识。创新创业能力评估维度分布为创业基础意识、创业者与团队、机会风险、资源管理能力、创业筹划管理。
(二)“分层开展、逐步递进”,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大学一年级,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公共必修课,供全校大一新生普修,比如大学生创业理论基础课、创业管理综合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精神与创业实务模块:互联网思维与创业、创业中的营销管理、创业与法律、创新思维方法、中外创业型历史人物、创业的教育、技术创新方法等。
大学二年级,结合专业开设专业特色相关的创新创业课程。比如经管类专业可以开设互联网金融与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专题、证券投资创新创业专题与实训、财会信息化创新创业实训、市场调查与预测、创业管理、跨境网络零售实务、淘宝网店运营基础。信息技术类专业可以开设物联网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移动端创客项目实践等。
大学三年级,依托创业学院,开设创新创业精英班定制课程。如创业理财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项目团队合作管理、企业文化与领导力、产品与服务设计思维、精益创业、社会创业、企业战略管理、开启创业之路-创业测评等。
大学四年级,校企或行业协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一方面引进优秀的校外企业家,职业经理来校园进行专题讲座,开展沙龙研讨,尤其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重点挖掘一批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更接地气更有强大辐射作用。这样让学生能吸收到企业的“氧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走出去,积极参与企业具体项目。为了有效推动专业实践开展,可以将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及其成果替代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总之,融入专业,结合不同年级特点,制定一套符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