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增强群众工作本领的基本认识
2019-01-15张健
张 健
(中共石嘴山市委党校,宁夏 石嘴山 753000)
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洗礼,我国经济社会发生质的变化,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社会财富等方面,作为个体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对富起来有自己的直观认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整体的人民群众与历史上以往任何社会阶段相比,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无论是哪个年龄层次的人民群众,在富起来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敢于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更加敢于表明自己的诉求、更加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是拥有物质财富的人民群众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人民群众富起来的四十年。在这场社会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证明了自己具有带领人民富起来的本领。从国家层面而言,以经济总量(GDP)为衡量指标,中国经济总量稳稳占据世界第二位,并且与世界第一美国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从社会财富层面而言,人均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384美元,增加到2018年的9000多美元,逐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最后就公民个体层面而言,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共造就了接近两亿多人口的中产阶层,比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还要多。无论是中产阶级的绝对数量还是其手中掌握的绝对财富,都在总量上稳居世界第一。
伴随着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在其他层面特别是对于政治层面的民主、司法层面的法治、社会层面的公正、伦理层面的正义、生活环境层面的环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生活在物资短缺、物质匮乏年代的群众相比,改革开放以来的群众逐步实现了自身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关注焦点也从解决温饱走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对执政党的执政提出更高层面的要求,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发生的任何问题,都可能成为一个爆点,而被无限的放大,从而影响执政形象,进一步影响执政地位。
二、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直到改革开放前,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人而言是遥不可及的一种梦想。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国际视野属于一种稀缺资源。能够走出国门,看看其他国家真实面貌的基本集中在省部高层。群众对外界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新闻转播来实现,因此属于间接认知。在这个时间段内,因为群众不掌握第一手信息资料,无法亲眼目睹国际世界的运行,从传播学方面给执政党提供掌握传播内容主动权。根据执政需要,选择传播内容。改革开放四十年,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这种认识逐步形成了群众的国际视野,会对国际国内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做出比较,形成自己的政治认知。
在走出国门放眼世界的群体中,有两个群体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代表普通群众的出境游群体。根据国际统计局的统计,十八大以来中国出境游群体超过1亿人次,并且逐年增加,截止到2018年年底达到1.49亿人次,意味着平均每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有过出国体验。另外一个是代表高级知识分子的留学生群体。改革开放初期出国留学专属于品学兼优的学子,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富起来的中国家庭越来越多的选择自费到国外留学,出国留学趋势逐步由精英化走向社会化大众化。根据国家留学部门相关统计,截止2017年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超过500多万,而且这个群体还处于不断扩大过程中。通过这两个群体人数的变化不难发现,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有着宽阔的国际视野,直接游走于各国之间,对于信息接触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官方发布渠道,会对各国执政党民生政策做出主观上的判断,增加执政难度。
三、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是具有法治意识的人民群众
在富起来的过程中,中国法治教育也不断推进,群众的维权意识也与日俱增。从八零后到九零后再到零零后,有两句口头禅值得我们关注“不要叫我老百姓,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的权利”“不要叫我老百姓,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纳税人,我们有纳税人的权利”,这表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有着强烈的身份意识和维权意识。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政治身份与社会身份已经由过去的老百姓走向更高层次的公民。身份决定行为,在面对执政党的公权力时,人民群众变得更加理性自信,少了悲情维权的成分,多了些理性维权的意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维权意识,底气源于宪法、源于我们国家的法律。列宁同志曾经讲过宪法对于公民的重要性,“宪法是一个国家公民权利的宣言书”,我国宪法在第二章中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有的宪法权利与承担的宪法义务,这些条款都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基石。实事求是的讲,目前党内一些干部尚不具备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干工作依然停留在人治时代,缺少规矩意识与制度意识。这种工作方式,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要求是不匹配的,一旦出现纠纷,容易引发网络舆情,损害我们党的形象。
四、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是拥有文化知识的人民群众
高等教育普及化必然带来政治社会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从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层次,人数都在增加。在校学习大学生数量与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各学历层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知识理解尤其是对于法律知识的学习是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有高校毕业生631万,2018年中国有高校毕业生820万,在过去九年中累计7000多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累计超过1亿多人。与庞大的高校毕业生相比,每年无论国考还是省考,包括事业单位在内,每年进入体制内工作的人群是非常小的。如果仅仅通过自己身边年轻群体的思想动态,来把握青年群体的整体动态,是不符合统计抽样的全面性要求,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现象。
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公权力在现代政治学中的定位。一个执政党能不能长期执政,关键在于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一个拥有知识的群体,在面对执政党各种执政目标时会有自己直观与基于知识的评判,不再是盲从执政党的政治宣传。如果执政党的执政绩效达不到预期目标,那么人民群众会对其执政能力产生质疑,会渐渐失去支持的原动力,甚至会出现审美疲劳。与此同时,伴随知识增加,会对执政党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执政效能的要求更高。
五、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是拥有现代科技的人民群众
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在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方便更加高效。在政治参与与社会参与方面,科技的进步极大降低了参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的参与。伴随智能手机性能提升,直播平台的快速发展,自媒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无时无刻不在监督执政党的执政行为。以2017年发生的昆明城管打人事件为例,处于二楼的群众直接拿着手机对着全网进行公开直播,瞬间引起了极大的网络关注。与以往的网络传播不同,各种直播平台的出现,增加了宣传部门舆论危机处理的难度。
截止目前,根据网信部门统计,中国网民数量达到8.54亿,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网民绝对数量居世界首位。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特别是手机网民数量,一方面增加了人民群众监督执政党执政行为的绝对人数,让更多的群众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参与到监督中来;另外一方面提升了执政党自身执政本领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