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游学中提升大学生国际化的综合素质合理性的思考
2019-01-15张一坤
张一坤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改革开放四十年,见证了教育改革到十八、十九大期间人才强国计划,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建设祖国。而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推进,需要大批精通相关国家语言、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并赢得主动的国际化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必须在“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侧”与外向型人才“供给侧”之间建立有效对接[1]。在此发展大背景下,高校肩负外向型人才供给的任务;加快学校国际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应对国际化综合素质,是响应国家发展的必行之路。在这样一个发展的特殊时期,大学生面对国家人才需求日趋“外向型”化、社会国际交流日趋紧密、企业发展日趋国际化、生活日趋多元化,大学生渴望开辟一条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道路,拓展一条提升未来综合实力的康庄大道,谱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颂歌”。
一、“瘦骨嶙峋”的现实——大学生发展三个层面的阻碍
综合素质是总体衡量个人处于社会群体中价值的标尺,教育获取是人究其一生的事业。个人成长环境与发展可塑性不啻为造就一个人的前提,当置于国际发展背景下,个人成长发展几乎涵盖心理准备、业务能力、资金支持的综合蓄积。
心理准备是大学生对于全球化的应对意识与成才意识的搭建,即人生三“识”里的见识与胆识。心理准备是三个环节最崭新、最丰富的一环,不同于传统的人才意识与发展观,是其在国际化教育发展下全新的补充。国际化的现存影响与未知影响,是大学生的第一层面阻碍——发展的阻碍。首先,国际化是一个趋势,这意味抽象的事物必须依赖现实的解构——课堂教授的知识更新速度能否顺应最新国际前沿科技与发展主流,基础设施与硬件设备能否与国际主流企业更新接轨,能否洞悉国际最新发展理念、规则并主动出击获得发展机会。课堂的解析往往因教育资源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偏离主线,学生面对社会的悄然变迁也往往呈现滞后的现象,需要一个公平的“补习”机会去弥补这样的缺失,甚至是超越资源分布所造成的缺失。“文化的全球化使得各种文化思潮的涌入,政治的全球化使得国家主权、民族归属感的削弱,这些都对我国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信仰和传统的优秀价值观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青少年开始出现信仰迷茫、精神空虚”[2],这是第二层面的阻碍——文化认同感阻碍。不同政治经济体制下的碰撞融合势必会对本土文化与价值观带来冲击,大学生处在价值观逐渐稳固与优化阶段,国内和谐的社会环境与单一的矛盾会造成国家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单一、不充分,对文化充分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比对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自己的文化,强化这样的认同感以应对日渐国际化的社会各项事务,是良性的、有必要的。课堂对政治信仰与价值观优越性的灌输与培养需要佐以实践,让青少年在实践中结合理论去寻找答案,仅仅依靠课本与老师的传输某种程度上会造成信念的不稳固甚至曲解偏离。使实践成为学生降低心理势能差,平衡资源带来的意识短缺,借助文化桥梁与交流契机增强应对全球化竞争威胁的胆识。
业务能力包含从基础能力到未来创造价值的潜力,涵盖语言基础、专业知识储备、沟通能力等等。当前社会,家长抱着乐观态度、盲目帮孩子报读英语培训班,成全了如今这个年总产值高达上百亿的行业。培训机构教授方式犬牙相错,核心思想内容却殊途同归。家长愿意花每小时上百元去请外教与孩子对话练习,将希望寄予培训机构,而问题在于外教职业本身存在明显指向性与针对性,意味着职业素养:耐心与语言标准。而问题则会在与外语母语人员交流时暴露,人与人之间对话会凸显个性与矛盾,语言的标准度也因地而异,这绝不是依靠在情境完全理想化环境下培训可以解决的。此外当面对文化差异、教育差异、价值差异,跨文化沟通应该如何有效进行,这是学生的第三层面的阻碍——跨文化交流阻碍。跨文化交流阻碍体现的第一方面是文化差异,意大利人热情奔放的性格充分表现在说话时的手势上,表现在肢体的灵活度与神态的生动度,以手势“七”为例子,在中国文化里面是数字“七”,而意大利文化则为“什么意思”;中国文化里的“大拇指”是夸赞、“棒”的意思,而泰国文化则为蔑视的意思。或许这会让你陷入迷惑,因为国家、民族的文化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两个标签,而是外露为一个手势、一道菜、一个标语,文化认识的局限会造成观点的偏颇;非躬行于街道,非亲历于人事,不与人语而不得知,这就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的道理。第二方面是教育差异,教育的内容的编排体现统治阶级的核心利益,同时从历史角度来说,对于某些国家或地区是政治敏感问题。跨文化交流不仅是国家层面的协调发展与长久利益,而且是各国人民互相交流,消除矛盾与误解,以达到长久的良性发展状态。第三方面是价值差异,价值差异势必会引起对两件有冲突的事件的取舍,生活中的交流会进行话题的取舍,企业的抉择会进行方案的取舍,价值的冲突是必然的。此外,主动出击宣扬文化、交流中找到引领世界的新文化又是一个较高的能力。资金支持也是重要的一环,优质教育从来都是比较级而非最高级,现代社会更是如此。而适逢“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人才发展计划,更充足的教育资金将为大学生筑就国际化人才梦,国内高校响应外向型人才供给更是为大学生带来捷径。
二、历史的机遇——在游学中提升应对阻碍的五种综合素质
古登斯提出了“超越二元对立,追求二元融通”的第三条道路,其总目标是要帮助公民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重大变革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这些变革包括全球化、个人生活的转变以及我们与自然的关系[3]。跨文化交互,以理性包容定调,以实际价值导向,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比对中强化应对全球化的综合实力与思考奋斗方向。
(一)国际视野与拓宽思维
刘天鸣教授在访谈中提到国际化浪潮下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三个能力:语言基础、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4],笔者认为可以加一点,即自主学习能力。语言基础可以大致锁定为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特定范围专业术语。批判性思维可以在课堂中展现,游学的基调定为“体验”二字,显然,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在全外语的氛围是不够的,不适应也是留学生需要长期克服的事情。因此,我们不能把目标定位为学习某些具体的知识以达到应用的功效,对于时间区间较短的游学来说并不合理,这是待商议的;“体验”是为了学生大致了解课堂情况,例如课程安排、知识架构、知识互通、教学特色、教学理念等,因此安排一门或多门完整课程以及不同老师讲解是必要的,与当地学生交流也是必要的。每个国家的学生、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学生思维皆不同,学生在课堂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讨论,不是为了方法统一,恰巧不同方法的交锋才是精彩的地方,这样的体验才是有效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有了基本的认识,未来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教育方式。创新思维是在信息流模式下新媒体以及科技企业发展赖以生存的元素,需要兴趣的培养与习惯性思考,安排学生参加学期末的FYP(毕业设计展示),尤其是理工科的设计会非常有趣,这会是一次打开视野、提升兴趣的机会:生活中看似很高级的科技,三年学习的知识加以结合、扩充就可以做到。除此之外,你会感叹创造力的力量,当然没有人会拒绝新奇有趣的东西,而接踵的便是源源的灵感与思路。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面向社会普遍需要的能力,当记忆中具体知识点淡化后,剩下是学生独立思考并对于知识架构把控和知识区块串接能力的考验;是对于面临工作的未知,知识检索能力和知识快速接受与吸收,并且企业、市场短期培训实现操作运用的能力。
(二)文化比对与时代下文化传承
异国他乡,最直观感受到的就是文化差异:如果说所有城市都是一个模板,区分的便是填入的文化。文化承载一个民族的审美、道德、生存与价值取向。不同阶级社会的文化千差万别,而国家文化主旋律也成为一个国家的门面与标志。大学生在游学期间需要面对来自阶级社会差异带来的不适应,与本国文化对比也是难免的。对于当代大学生,游学不仅要体验文化,还要运用两点论——学习优秀并且契合当代中国价值观、隔离现代社会文化糟粕并警醒我们以往的良好传统,以节俭为例,马来西亚的学生餐厅会在桌子上放“请节约食物”的标语,促进学生从小养成勤拿少取的习惯,而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节俭,我们也应当严格践行;而对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碰撞,以尊重为前提,对比之下更好地对本国文化认同才是关键。在“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下,大学生作为国际社会交流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实地深入了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友好地寻找文化中相似的因素,交互以彼此消除误会,从而强化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认同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代变迁,网络速食文化正在潜移默化改变我们的文化价值的认知,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成为当下的焦点问题。每个民族面对时代的洗礼,新一代青年如何去传承,这些都是需要在游学中去考虑的事情。大学生是未来社会革新的主导者,理性、正面地去思考这个问题也是某种层面的回应。
(三)独立自主与担当
沟通与抗压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能力,无处不体现一个人的情商和综合素质。面对挫折与压力,一个人可以短期内摆脱逆境、恢复积极状态;面对问题与隔阂,在同行中通过沟通赢得支持认可,获得综合影响力。国际游学,考验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这要求大学生既能够独立自主,独自安排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解决来自生活的逆境;又能在团队中有担当,树立全局意识,学会沟通和平衡。具体体现在游学期间的集体活动,如何力排众议、统一各方意见考验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和策划能力;面对来自意见争执的压力,自我消化、自我排压,以最快速度投入工作中。游学队伍代表一所高校的荣誉甚至是中国人的面貌,因此树立大局意识、联系看待问题、规划生活的面和棱角,时刻考验着每一个人。“象牙塔”里和温室下成长的大学生,游学生活中磨炼耐挫能力和心智,懂得沟通和理解,同时也为未来工作埋下定心丹。
(四)生活方式交流与规划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首先具备跨文化意识,要求预先了解当地的文化。沟通是双向的:不同文化中,交流的措辞和禁忌都会有差异,保持有趣与谦逊委婉会减少争议与摩擦,有趣自然的交流会增加交流的质量,同时,独特而又积极的个性会是打破文化壁垒、深入话题的优势。游学过程过中,如何把握重点是需要思考的。一段对话应当由闲聊部分和探讨部分组成,对于自己当前困惑的问题,请教同级或者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看看双方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在生活方面,交流生活方式与兴趣,充分发扬个性与能力。深入融入丰富的课外生活,优质的校园文化是最好的张扬。游学期间,可以通过一些社团的活动来了解,尤其是兴趣社团,会让学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大学学习与个人发展规划方面,向即将毕业的学生咨询他们是怎么为毕业做准备,选择就业的城市以及考虑工作地的因素、就业所需要的能力与材料,以通晓国际发展动向与国际发展机遇。相比以往,游学优势在于大学生以国际视角思考并完善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与生活方式。当然,话题的交流是将来完成进行时而不仅是现在进行时,不同理念下的交流是需要时间的,保持长期的对话以提高话题内容的充分完整,而在“一带一路”的思想影响下,跨文化交流与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为了文化间认同以达到长久良性的效果。
(五)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认同需要在重塑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实现国家文化的当代性构建。现代化传播的民族文化一定是以传统为基础、加以现代实践的改良,例如英国贵族文化、法国浪漫文化等。而能够输出并享誉全球的文化则又是在保留传统精华基础上面的凝练与创新。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当代民族文化的构建依靠人民的智慧。大学生作为时代变革的重要力量,跨文化交流讲述中国故事,在文化的比较中强化对于文化的认识,又要在国家化新环境中重塑传统文化的当代性质,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新可能,开拓“中国功夫”、“和合思想”外,得以征服全世界的文化软实力。
三、合理性分析——双维度看待在国际游学中提升大学生国际化的综合素质
(一)横向——社会意义层面
文化中的发光点依靠交流发现与传播,文化的误解同样需要交流。而现实则是,中国传统聚居文化让中国人很难“被接近”,长期抱团、和外国人只存在课堂上短暂的互动、甚至会主动避免互动这成为阻碍留学生国际化交互的普遍现象。而游学聚焦“交流”,强调在交流中发现差异。游学交流构的建体现在课堂讨论、社团活动、经验交流与答疑解惑等方面,游学特殊性体现在同语言人脉获取的匮乏,短期周期限制了学生对于同语言学生的检索范围,而大部分接触的都是非同语言学生,这就间接促使主动与目标语言的学生交流;话题的角度广泛涉及文化、学习、生活等方面,弱化了仅限课堂学习的枯燥反感,增强了趣味性和随意性;游学代表学校面貌的特殊性与文化冲突带来的矛盾也会增强学生使命感欲参与度。长远意义来看,这对于受启迪而决定出国留学的学生会有深远的影响,从而由点到面、大范围影响整体留学生的思维束缚,产生深远意义。
大学生价值观逐渐稳固,对于本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本国价值观有了更深入认识,此外,依托学校严谨的思想教育与监督,因此可以以坚定地信念去接触外来文化,更有纪律地去鉴别外来文化。对于学校在游学过程作用,第一,学校会以一个宏观指导角度作用于学生,对于政治素养的正确性与坚定性进行指导与稳固;第二,学校践行着政策与倡议,动态监督着学生的喜怒哀乐、疑虑与摆动,及时给与指导与纠正,这是社会私营组织“旅游式”夏令营或游学远远无法做到的;第三,学校致力于学生教育教学研究,专业性使其更有话语权去按照发展规律与科学研究指导游学的流程,使游学的最终达到更实际、理想的效果;第四,在这样的不断践行政策、不断优化改革的过程,也是学校领导层证明自己指导教育能力的最好方式,体现政治理念的坚定与教育的理念的与时俱进。
社会阶级分化与阶级稳固使得“寒门难出贵子”,尽管社会有识之士在为教育公平出自己的一份力,网络共享为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带来了福音,但是游学对深层次的国际化认识与前沿内容更新速度有补充作用。尤其是国际游学相对国内校-校之间交流有其特殊性,文化的差异与知识的共享既是对立面也是交互面,合理规划游学与科学指导进行,让大学生在文化比对中寻找文化自信与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寻求自己的竞争力,争取发挥游学带给学生利益与自身发展的最大化。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学习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优势,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汗水。大学生能否科学规划自己的阶段性人生,是其能否实现自身价值的必要步骤,大学是转型期也是迷茫期,人生规划指导往往并不能动态解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游学的作用在于给予学生在奋斗期的一个冷静期间,在这个期间,对于相互的发展寻找借鉴,并与同专业的国际学生,谋求个性发展的实例与建议。同时,游学意味着对象教育资源的相对优异,在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案。
(二)纵向——教育发展意义层面
游学交流是资源与经验共享的过程,通过达成长期的战略合作与双向交流,以健全更加具有教育与发展意义的活动流程,深化联谊情结与融合感。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参与本地学生全外语的地道课堂,和当地老师交流,达成长期授课目标。综合学习评定,抵扣校内学分,从而达到深入的学习体验,而获得更加深远的教育和体验的意义。当前游学的研究还处于一个很浅的层次,未来的研究将会将这个概念形成完整的培养体系,帮助中国学子完成自己的国际化人才梦。双方在交流合作中无形地联成纽带,转动教育国际化改革的历史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