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美丽河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杨溪为例
2019-01-15佟光臣李福臣林海翔
佟光臣,李福臣,林海翔,张 平
(1.浙江省宁海县水利局,浙江 宁海 315600;2.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宁海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大花园”战略,以补齐河湖安全“短板”、保护与修复河湖生态健康、彰显河湖人文特色、提升河岸景观品位、增强河湖管护能力、构建人水和谐样本为主要抓手、稳步推进“美丽河湖”创建工作。河道在确保防洪排涝安全的同时又兼具景观休闲,改变以往人们心中的单调印象,以美丽面貌示人,深受百姓欢迎。本文以宁海县境内第二大河流 — 杨溪为例,介绍宁海县在美丽河湖建设中的探索与实践。
1 提高防洪能力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1.1 提高防洪能力
杨溪又叫大溪,是宁海县内第一大溪流白溪的最大支流,全线贯穿跃龙街道及黄坛镇境内,自黄坛水库下游至杨溪出口,流经大洋山、五兴、联溪、草湖、范家、溪南许村、屠岙等村,长11.9 km。1988年“7 · 30”特大洪水给杨溪两岸造成重创,水患不治,宁海“难宁”。经宁海县各级部门的不懈努力,西溪水库于2005年建成,与黄坛水库共同调节使用,沿岸洪水频发的态势得到缓解,而杨溪流域治理的脚步却未停歇。作为宁海城市重点防洪工程之一,近城区治理范围由黄坛水库下游至杨溪出口段,其中县城主城区段防洪标准为50 a一遇,其余防洪标准均为20 a一遇,总投资2.42亿元。自此,杨溪防洪能力显著增强,两岸防洪问题得以彻底消除。
1.2 保护生态环境
杨溪河道整治工程在注重防洪功能的同时,大量采用生态斜坡结构等生态工程措施,厚植生态底色,深入实施河湖生态化治理,保留现状滩地、松树坦,恢复河溪道水土草鱼的自然融合、共生共存的生态体系,构建生态水环境。同时强化水岸生态同治,充分实施河道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吸收尘埃、净化空气,还可以保持水土、缓冲过滤、净化水质、保护周边环境、维持整个系统生态平衡;两岸绿化带在植物配置上以乡土树种和乔木群落造景为主,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合理配比,形成浓密丰富的林冠线,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湖美的水生态环境。
1.3 水岸污染同治
为修复杨溪水体污染,结合“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宁海县全面排摸杨溪流域工业、农业污染源,通过关停整改杨溪黄坛段铸钢企业、关闭两岸涉及1万m2的26家畜禽养殖场,黄坛段11个村截污纳管,加快推进城南污水厂及配套管网建设等举措,实现水岸同治。同时作为“生态治水”的重要手段,宁海县大力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既增加鱼类种群数量,恢复渔业资源,又充分发挥“小鱼治水”作用,清源洁水,助力改善杨溪生态水域环境。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第三方定期监测全流域水质,实现问题及时监测、及时预警、及时查处,目前水体水质已达到Ⅱ类标准。
2 提升河岸景观品位
2.1 打造亲水平台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休闲健身环境有了更多的需求,杨溪亲水平台改造提升工程势在必行。自2016年开始,宁海累计投资3 864万元,以水为核心,以现代化的景观设计为理念,建设杨溪亲水平台,计划打造出一个高规格的美丽城市“会客厅”。杨溪亲水平台改造提升工程主要实施南门大桥至范家大桥两岸的下层游步道及亲水平台,长约3.3 km,由亲水平台、景观绿化、过水步道等组成,实现溪流和城市道路的上下联通,建设一个现代与乡野共生、活力与生态并存的带状滨水空间。两岸的绿化带划分为霞客旅游展示带、南大溪生态亲水带、宁海文化导游带,营造出“四季有花,步移景异”的滨水景观。
2.2 串联人文景点
杨溪沿线有竹艺、根雕等传统手艺点,十里红妆博物馆、西门城楼等文化展点,还有黄坛三堂、文峰塔等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在杨溪中段与兴宁南路交接处建造了一座大桥,即“兴宁廊桥”,飞檐翘角,青瓦木廊。而不远处刚落成的杨溪滨水广场是一个集游玩、休憩、停车于一体的水岸休闲场所,通过提升绿化景观、优化游步道等方式,并以开敞广场造型,把优美的山林和溪滩景观引入广场,与周边飞凤山、跃龙山、杨溪的自然景观相契合,似“珍珠项链”般共同串联成深厚人文底蕴的美丽河湖风光。
2.3 弘扬水利文化
宁海县依山滨海,曾经饱受水患之苦,如今山清水秀,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城市,它的繁荣兴盛自然离不开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宁海县历届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与发展,凝练出“上拦、中疏、下排、外挡”治水经验,成为宁海人治水的主要思路和方略,在一次次防洪抗旱斗争中也逐渐孕育出新时期宁海水利精神。为追溯先贤治水兴水史,弘扬新时代水利文化,宁海水利人在杨溪河畔刻碑撰述大禹治水故事,以提高全社会对水和水利的认识程度,提升全社会爱水、惜水、护水和科学用水的意识,为现代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3 增强河湖管护能力
3.1 开展全民护水
美丽河湖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自然离不开全民的支持。宁海县加强部门联动,以创建污水零直排、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等为抓手,提高河道治理水平。组织党群“同心圆”专项护溪行动,定期开展清理河道垃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设立“随手拍”“有奖举报”平台,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治水氛围。高质量落实“河长制”,严格实行“一河一策”的管护责任,推出河长监督制度,邀请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河湖治理,确保美丽河湖整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3.2 严格标准管理
宁海县制定《宁海县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18 —2022年)》,将管护工作纳入考核,落到实处。按照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的要求,对杨溪实行物业化管理模式,安排固定人员定期进行河面、岸边养护和管理,保障河道水环境质量常优。同时为配合“物业化”河道养护,建立起“全流域覆盖、全方位养护、全过程考评”河道巡查机制,实现河道长效管理。严格实行“一河一策”的管护责任,明确工作清单。目前河道管理部门职责明确,工作人员落实到位,管护经费拨付及时。2017年杨溪通过标准化管理创建验收,并被评为“2017年度宁波市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典型工程”。
3.3 深化河长履职
宁海县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全力打造河(湖)长制工作升级版。目前,杨溪建立完善的县、镇(街道)、村三级河(湖)长体系,有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全县经济、环境和作风同步转型。同时成立县河(湖)长办并与县治水办合署办公,各乡镇、街道相应成立河(湖)长制办公室,增强水库、湖泊治理的统筹协调能力。此外,创新性地建立流域长制,改区域治水为流域治水。定期召开“流域长”会议,确保杨溪等河道治理管护不因行政界线而分割,有力推进系统性、一体化、协同式治水。
4 结 语
杨溪的建设成果有目共睹,已融入宁海人日常休闲生活之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当前宁海“美丽河湖”建设成就巨大,但同时也看到美丽河湖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要针对性地进一步采取措施,以“美丽河湖”建设为引领,持续加强河湖生态的修复与保护工作。今后的“美丽河湖”建设,要在侧重结构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河湖美丽的内涵,把保护和修复河湖生态放到重要位置,为沿河湖百姓创造更多更好的亲水空间和体验;同时,挖掘展示母亲河的文化、乡愁等内涵,完善并提升河湖综合管护能力。